第967章 小小軍火商的逆襲(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大明最後一個狠人最新章節!

巡視完神威炮廠,緊接著朱慈烺又前往長江邊的江南軍器總局神機槍械廠視察工作。

這里是大明最先進的槍械廠,也是唯一一個直屬軍工研究院的兵工廠,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槍械。

據朱慈烺的了解,世界上第一支旋轉後拉槍機式步槍(後膛槍)就產自這里。

軍工科學院最新研發的後膛槍還未正式命名,暫定為「武十步槍」,意思是天武十年研發成功的。

按照規矩,應該是哪個工匠發明的就用誰的名字命名,比如當年孫和鼎發明的線膛槍,朱慈烺賜名為「和鼎步槍」,列裝整個明軍。

然這次的研發成果,卻是用「武十步槍」代替,朱慈烺有些不解,於是問身旁的軍器部尚書趙景麟,這是怎么回事。

趙景麟回道:「陛下,這新式步槍,不是軍工研究院和各兵工廠的人研發的,而是一個小軍火商人......」

朱慈烺訝然:「哦?說說看。」

趙景麟領命,開始敘說大明第一支後膛槍研發的曲折經歷。

因天武新政鼓勵商業發展,一些善於結合政策的商人看到了天武皇帝的雄心,知道大明未來的對外戰爭必不可少,而槍械作為軍隊的主要武器,自然吸引了商人們的關注和投資。

十年來,槍械制造和鍾表制造,逐漸成為大明高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出現了許多同時精通兩者的工匠。

大明人才濟濟,從不缺脫穎而出的大佬,什么問題能難倒他們?

發明後膛槍的這位大佬名叫丁建國,出生於大禹的故鄉潁川,是一個鎖匠的兒子。

丁建國年輕時曾在鳳陽一處軍工廠任工匠,在流水線上制造和鼎線膛槍。

因軍工廠的創新氛圍濃烈,加上丁建國人如其名,內心有著強烈的建設大明的偉大情懷,於是冒死大膽地試驗了幾種後膛槍,但都沒有成功。

後膛槍的試驗可不簡單,槍機與槍管間的縫隙會導致過多的火葯燃氣泄出,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搞不好就能被炸毀容什么的。

好在愛國的丁建國同志沒遭什么大罪,就是臉被泄出的火葯燒紅了點,額頭被燙傷,也變大了一圈,不過整體還好,五官還算正常。

最終,丁建國因工傷含淚提前退休。

大明的軍匠制度很完善,福利也是所有行業里最好的,鳳陽軍工廠沒有虧待他,按工傷為他申請了重金賠償。

就這樣,丁建國領著一大批賠償金回到了家鄉,並利用這筆錢在河南老家開了個建國火銃廠,繼續從事他熱愛的工作。(明朝時民間打造火銃是合法的)

丁建國一邊打造火銃賣給地主老財們防身,一邊繼續他未完成的實驗研究。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天武九年時,丁建國在自己的火銃廠設計出了針發槍!

針發槍,顧名思義,就是用擊針擊發子彈的步槍,扣動扳機後,槍機上的長桿形擊針刺破紙彈殼,撞擊底火,引燃發射葯,將彈丸射出。

自朱慈烺提出底火等研究課程,大明的軍工行業已經研究了十幾年,技術早已形成,軍工研究院也研發出了一種擊發底火的步槍,射速高達每分鍾八九發。

只是那種步槍裝彈時需要彈起槍機,從槍膛前方裝入,嚴格上說還是前膛槍,而且它存在很嚴重的漏氣問題,因此沒有大規模的列裝軍隊,只有部分邊軍使用。

如征北都護府的騎兵大隊,他們就裝備了這種步槍,憑借逆天的裝填速度,在西伯利亞冰原上掃盪、追擊沙俄的哥薩克騎兵。

丁建國完成了後裝槍的針發設計後,第一時間聯系了當地軍方,想要為大明軍隊做貢獻。

然而,大明的軍隊習慣了使用前裝槍,東軍都督府的接待管事覺得這玩意太過「非主流」,而且射程遠不如和鼎步槍,因此並不在意,笑呵呵的攆丁建國走人。

丁建國很失望,他不明白軍方為什么不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