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表態(1 / 2)

奉天殿內沉寂了片刻,緊接著眾臣開始了表態環節。

當時就有好幾個大臣跳出來反對,也有相當數量的大臣支持對外征伐。

四十多名朝中重臣及勛貴大員,只有不到半數發言比較積極,主要集中在幾個重量級的衙門,贊成和反對的比例一半一半的樣子。

至於曹變蛟等幾個軍機大臣,他們習慣性的不插嘴,全程坐在那觀望。

因為軍機大臣的傳統就是不參與政治,這是天武朝養成的好傳統。

朱慈烺叫他們來,也不是讓他們和那些文官一樣,踴躍辯論的,而是當文官們從軍事角度分析的時候,請他們發表專業意見的。

畢竟對外征伐、滅國掠地之事,打的是國力和後勤,主要靠內閣下面的各部門協調運作。

武將們根本不用討論,他們都是贊同明軍橫掃世界的,最好能比當年的成吉思汗西征更加輝煌!

蒙古帝國西征打到了歐羅巴,打的很漂亮,被西方稱為「黃禍」,但他們沒有往南征服南洋,和往東征服日本。

大明做到了,現在大明只在往西深入上略差一籌,如果能卷起更大規模的「紅禍」,那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個時代,會被世人銘記!會成為後世子孫奮斗的目標!

朱慈烺和幾位軍機大臣一樣,坐在御座上,低頭品著茶,並不說話,靜靜的聽著群臣的辯論。

朝會是讓群臣充分辯論,並不是走過場,這么大的國策問題,影響到大明帝國今後的生死命運,必須慎之又慎,從全局的政治角度考慮問題。

朱慈烺再厲害畢竟只是一個人,眼界頭腦都有限,總會有考慮不周、計算不到的地方。

他很清楚,決定大明帝國命運的事情,一定要經過群臣的充分討論,不然就太草率了!

朱慈烺作為皇帝,也必須站在中立的位置上,引導著左右雙方都暢所欲言,從爭論中發現朝廷將會面臨的困難。

一旦他自己跳出來,明確支持某一方的話,那會議就沒法討論下去了,什么困難也看不出來,更沒法進行兵棋推演了。

朱慈烺一邊聽著,一邊看向各人面色,默默統計著。

武勛將領們應該是全部贊同對外全面征伐的,那么剩下的就是內閣大臣們了。

首輔楊士聰雖然表面上溫文爾雅,但他骨子里和武將一樣,也是個鷹派,所以他應該也是贊同全面戰爭的。

而其他大臣們現在看來是一半贊同一半反對,贊成征伐的代表人物是鴻臚寺卿方以智、戶部尚書李岩。

方以智熟知世界,知道擴張帶來的好處。

而李岩身為戶部尚書,負責全國戶籍,深知漢地九州人口稠密,將會對未來造成重大的隱患,應該找些事給這些人做做。

全世界宜居的好地方多的去了,只要軍隊拿下這些地方,朝廷再實行豐厚的移民政策,總有人會搶著去的。

若是再不走的話,李岩就要考慮搞一搞皇帝之前提出的房地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