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天武修道(1 / 2)

按朝廷禮儀,每年正月初一,在京群臣都應該到奉天殿外朝拜天子。

但自天武六十二年起,八十歲的天武皇帝便搬出了紫禁城,住進了位於神烈山的東苑。

東苑,也稱龍景園,是天武朝修建的大型皇家園林,朱慈烺每到盛夏就來此避暑、聽政,算是大明版的「圓明園」。

讓人驚奇的是,平時偶爾用作內閣和司禮監合議國事的大殿,現在改作了道場。

天武皇帝看破紅塵,開始修道了!

這一日,龍虎山的張天師奉皇帝詔命,帶著鍾鼓法器及一眾道士來到東苑,位列兩班,要做一場慶賀皇帝修道的羅天大醮!

皇帝修道,在大明朝並不新鮮,嘉靖皇帝修道二十年,還給自己自封「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

朱慈烺修道,自然也不甘落後,也給自己封了道號:太上大羅天仙萬法歸一紫極長生九天真理操盤手總掌乾坤大真人六道輪回帝君。

嘉靖帝迷信丹葯方術,他派人到處采集靈芝,並經常吞服道士們煉制的丹葯。

朱慈烺卻不信這一套,他不吃丹葯,也不煉丹,只修心,以求延年益壽。

偌大的宣德紫銅香爐香煙氤氳,兩班道士肅穆盤腿坐在大殿兩側的法器前,敬候六道輪回帝君天武皇帝。

大殿的大門開著,幡羅旗蓋從殿門分作兩行,沿著蹕道一直排到遠方的宮門。

朱慈烺頭梳道髻,身穿道袍,面南而坐,泛白的長須飄逸,真有點老神仙的樣子了。

在他對面的是龍虎山張天師,只見他臂抱拂塵,手拈法指,微閉雙目在那里念念有詞。

完成了一波法事,二人開始論道。

「如何長壽?」朱慈烺開門見山,拋出了一個世紀性大問題。

張天師也沒想皇帝這么直接,沉吟片刻後答道:「寒暖不慎,步行過疾,酒色淫樂,皆傷身,損傷之極,即可亡身。」

「遂行不疾行,目不久視,耳不極聽,坐不至疲,卧不至極,無喜怒哀樂之系其心,無富貴榮辱之動其念,此乃長壽之道也。」

張天師最後告誡說:「飢寒痛癢,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愛自全之道,才是養生長壽的准則和關鍵。「

聞言,朱慈烺若有所思。

身旁一個名為李清雲的小道士同樣若有所思,似有感悟。

論道結束後,朱慈烺賜張天師一品印,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長住東苑,與帝同修。

自此,朱慈烺潛心修道,命皇太孫朱怡錦監國理政。

皇太孫年二十八歲,跟在老皇帝身邊學習政務已有十年,接手監國之職,也算井井有條。

難能可貴的是,皇太孫為人機敏,他深知皇爺爺修道,看似放權,實則如嘉靖皇帝那般,名為玄修,實則仍暗操獨治。

皇太孫亦非等閑,凡軍國大事,官員任免,事無巨細一一奏報。

就連意大利傳教士、畫師郎士寧到達南京這種小事,皇太孫亦是不敢隱瞞。

天武大帝修道的事在京師傳開,因神烈山出露紫色頁岩,在陽光照射下閃耀金色光芒,百姓也稱其為紫金山,甚至有人傳言,老皇帝這是得道成仙了.......

天武七十年春,遠東總督府傳出不安的情緒,闔府上下一陣慌亂,七十歲的東勝王病重,眾多名醫束手無策。

遠東的太陽、東勝郡王徐明武躺在病榻上,舉族傷心哭泣。

徐明武也清楚,自己快不行了,大小便都要侍從侍奉......

有孫輩跪在榻前,傷心詢問:「爺爺,您有什么心願未完成嗎?孫兒一定替您完成!」

徐明武微微搖頭,他太累了,不想聽這幫孫子廢話。

眼瞅著氣息越來越弱,世子徐長俊臉上掛著淚痕:「父王,您還有交代的話嗎?兒臣替您上書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