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尋找真實案例(求訂閱)(2 / 2)

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是前世華納兄弟行的《自殺小隊》,影片拍的非常爛,華納兄弟很早就意識到了這點,專門外聘了一家專業公司做宣傳,這家公司將影片不多的精華濃縮進了預告片中,結果預告片引起轟動,周票房級爆。

盡管看過影片的觀眾現預告片就是影片唯一的看點,導致罵聲一片,卻不妨礙《自殺小隊》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

院線行總監托馬斯這時問道:「《王牌特工》還做映嗎?」

「不用了。」羅南直接否決:「這片子卡司陣容沒有任何影響力,舉辦映式也不會有太多關注。」

這片子真實成本只有1ooo萬美元,包括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在內,全是好萊塢的屌絲演員,花費幾十萬美元搞映,實在不劃算。

羅南又對宣傳總監大衛-比利亞說道:「《王牌特工》的宣傳要有針對性,以少數族裔作為主要群體,前期宣傳費用控制在3oo萬美元以內。宣傳的重點是《死神來了》,我給你8oo萬美元宣傳預算。」

有了《女巫布萊爾》的巨大成功,使館影業上下對羅南的能力有了很大的信任,大衛-比利亞接話道:「我下周會給你詳細計劃。」

羅南想了想,又說道:「《死神來了》的宣傳多想點辦法,我這有個主意。」

會議室內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轉向羅南這邊。

「在互聯網上散步謠言,說《死神來了》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羅南說的這些依然沒有脫「病毒營銷」的范疇,但比起《女巫布萊爾》的計劃絕對有良心:「杜撰一個飛機失事……」

說到這里,他感覺不太合適,畢竟《女巫布萊爾》這事鬧得很大,再以類似的手法刺激觀眾的敏感神經,說不定會適得其反。

羅南很快有了主意,說道:「羅伯特,這個工作交給你,你想辦法去收集些逃過災難,特別是空難,後面又意外死亡的案例,交給宣傳部用於炒作。」

羅伯特托著下巴:「我好像在哪年的報紙上見過這樣的案例。」

以前在媒體行業工作的喬治-克林特接話道:「七十年代有個案例,埃文斯維爾大學男子籃球隊員在空難中遇難,只有一個隊員因為生病沒有參加這次旅行,但是他在兩周後被一個醉酒的司機撞死了。」

聽到這話,會議室內的人突然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羅南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說道:「仔細找,肯定還有其他案例。」

前世在網上看過一個帖子,上面寫的就是真實的「死神來了」,當時只是大致瀏覽了下,具體內容早就忘干凈了。

羅南轉頭問喬治-克林特:「《王牌特工》什么時候能完成後期制作?」

喬治回道:「最晚十月初。」

「保羅-格林格拉斯那邊你多上心。」羅南問自己的財務總監:「瑪麗,資金狀況呢?」

瑪麗看著自己的筆記本說道:「等《女巫布萊爾》的北美票房分成到賬,我們的財務狀況將明顯好轉,有充足的資金完成《死神來了》和《王牌特工》的宣傳與行。」

羅南做出決定:「這兩部影片的宣傳行資金,依然由使館影業向相對論娛樂借貸,行抽成百分三十,不!百分之四十!」

北美的普遍行抽成比例是百分之三十,但同一集團下的制片公司和行公司,即便北美行抽成也能劃定到百分之四十。

這是典型的左手倒右手的游戲。

原本左手上的利潤要給投資人分紅,但右手抽取的抽成高了,左手的利潤自然就少了。

「只算票房抽成嗎?」加西亞試探問道:「宣傳和行費用要不要單獨算?」

事實證明,大家的心都很黑。

羅南在斟酌利弊,特別是阿布扎比那邊可能帶來的影響。

如果只是民間的基金會,黑也就黑了,投資局畢竟屬於阿聯酋的官方機構,他還是有點顧慮。

一個國家,哪怕是阿拉伯人的國家,能量也非常大。

相對論畢竟不是華納兄弟,像華納兄弟那樣有實力有底蘊的龐大公司,都敢將從票房到周邊斂財無數的《哈利波特》做成虧損……

「暫定百分之四十的行抽成。」羅南沒有立即做決定。

距離影片上映還早,看看後面的具體情況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