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試探的結果(2 / 2)

李安突然笑了,說道:「安德森先生說的非常有道理。」他頓了頓,又說道:「你的話,概括出了武俠片的精髓和武俠的精神。」

羅南似乎一點都不吃這恭維的話,繼續試探:「但我在《卧虎藏龍》上,沒有看到這些,這……不像是武俠片。」

徐立功皺眉,忽然有種遇到懂行的鬼老也是種麻煩的感覺。

李安很平靜,問道:「安德森先生,貴方真的有意行我這部影片?」

羅南當然不會給出肯定的答復,說道:「我個人很喜歡武俠片,但你這部《卧虎藏龍》給了我很大的疑慮,因為改編幅度太大,與我所了解的武俠電影完全不同。」

這話一出,李安立即明白了,如果不能打消這位行公司老板的疑慮,這次生意肯定要吹。

目前北美有意的行商只有一個米拉麥克斯,開價還極其不理想,如果眼前這個行公司放棄了,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合適的北美行商。

《與魔鬼共騎》的慘痛失敗,已經動搖了李安的自信。

徐立功很想插話,但忍住了,相比於李安,他對於好萊塢的了解不夠深。

李安略作思考,說道:「這確實是一部非傳統的武俠電影,其中包含了很多我個人的東西。幾年前,我讀到了王度廬的《卧虎藏龍》。武俠里,我最喜歡白羽的,其次就是王度廬。拍《理智與情感》時,我一面構思《冰風暴》,同時由徐先生代表洽購《卧虎藏龍》的版權。」

羅南的真實目的不是質疑這部電影,而是在試探對方在行上有沒有其他牌面,在瓦解對方有可能期待過高的心理,這時沒有插話。

李安聲音不算高,似乎擔心羅南聽不懂,說出的中文語很慢:「一般武俠總以男人為主角,比較陽剛。《卧虎藏龍》的重心則是女主角玉嬌龍,心理層次詭譎復雜,白天是千金大小姐,晚上開打、談情說愛,是個對江湖兒女情有所幻想的難馴少女,也是個中國戲劇少見的角色。」

「項目之初,很多人並不看好,因為書中的大俠李慕白與俞秀蓮戲份不多,篇幅甚多、十分傳神有趣的小人物劉泰保無法挑大梁,主角玉嬌龍又是個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凶角色,除了我喜歡外,沒人贊成。但我接連拍了三部西片,我一定要拍中片。」

「關於改編,我是這么想的。電影改編有兩條路:你可以選擇毀掉原著拍部好電影,或是忠於原著拍部爛片。」

這話羅南極為認可,微不可查的點了下頭。

李安繼續說道:「我覺得電影和是不同的載體,改編時常常從里子到面子都得換掉,以片子好看為主。它如果是本爛,何必要忠於原著?如果是本好,其文字行里間之妙,豈能以聲影代之。反之,最好的電影必是筆墨難以形容。那么忠不忠於原著,也都無所謂了。」

羅南不為所動,仿佛對於這部電影的興趣有限。

相比於李安這個導演,徐立功更像是個商人,這時插話道:「安德森先生,其實這部片子是我們為西方觀眾量身打造的!」

羅南漸漸確定試探結果,看這兩人的話,八成沒有找到合適的行商,估計連候選都沒有。

再加上北美市場的排外性和行公司產業鏈的上游位置,瞬間給了他充足的底氣。

羅南故意疑惑:「這怎么說?」

徐立功與李安不同,立即從市場角度說道:「我們為西方人量身定做了兩對主角和兩條線索。李慕白和俞秀蓮這對主角是為西方的知識分子准備的,柏拉圖式的愛情、莎士比亞式的對白、崇高的人文境界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

就跟很多制片人一樣,他也在對行商推銷自己的片子:「羅小虎和玉嬌龍這種敢愛敢恨、敢打敢殺的西部牛仔性格的主角是為普通的美國觀眾准備的;李慕白為師傅報仇殺死碧眼狐狸的故事暗合了《基督山伯爵》的主線,而盜走青冥劍的這條線索又像極了美國的通俗劇。」

徐立功強調道:「所以說這部電影的意義並不在於展示了多少東方元素,而在於用恰當的方式讓西方人理解和接受這種展示。」

「兩位說的有些道理。」羅南淡淡的說道:「但有一點很要命!李導演,這部片子摻雜了太多你的思想,從而讓它變得更作者化,而不是大眾化!《卧虎藏龍》已經脫離了大眾武俠片的范疇!」

面對一個足夠了解武俠電影的人,李安無法否認這一點。

羅南繼續敲打他們的心理:「我之所以願意跟你們談,是因為北美有一批武俠片愛好者,他們是這部影片的潛在受眾,但《卧虎藏龍》顛覆式的風格,極有可能讓這批人放棄。」

他強調道:「武俠片本來就小眾,《卧虎藏龍》的受眾會更小。行這樣一部片子,風險極大。」

李安和徐立功的心在往下沉,特別是李安,他不想跟韋恩斯坦兄弟合作。

羅南適時說道:「使館影業要承擔極大的風險,運營稍微出現差池,我們可能血本無歸。如果貴方真的想讓這部影片出現在市場上,出於我個人愛好,我可以讓使館影業可以嘗試。但行抽成要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宣費用單獨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