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發膠(2 / 2)

多方預測,在電影大熱的加持下,《媽媽咪呀》的原聲帶下周必然會坐上公告牌專輯銷量榜冠軍的寶座。

過去的十年里,有8張電影原聲帶先後穩定公告牌北美專輯銷量的冠軍,成績最輝煌的是曾領跑專輯榜16周的《泰坦尼克號》電影原聲帶。

詹姆斯-卡梅隆非常不喜歡,甚至數次與二十世紀福克斯生沖突,想要撤換掉的《我心永恆》,創造了電影史上最瘋狂的原聲帶銷售數據。

《媽媽咪呀》的成功,也為相對論娛樂在歌舞片這一類型上面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劇組的音樂團隊,算是比較成熟的組合,喬治-克林特在數次面談之後,其中絕大部分人員,都同意加入《漢娜-蒙塔納》劇組,開始一場全新的創作。

《漢娜-蒙塔納》也有了一個成功的音樂班底。

成功總能帶來更多的關注,也能吸引來更多人的目光。

有一位導演兼制片人帶著項目,找到了相對論大廈,與喬治-克林特一番會談之後,項目出現在了羅南的辦公室里。

「今天上午,約翰-沃特斯主動聯系了我。」喬治-克林特大致說起了經過:「然後我與他在辦公室見了一面,約翰-沃特斯正在策劃一個歌舞片計劃,重新拍攝1988年他執導的影片《膠》。」

羅南翻看著項目計劃書,大概是《媽媽咪呀》的成功,讓約翰-沃特斯找上了門來。

這位導演他並不熟悉,但喬治-克林特專門在計劃書上附錄了約翰-沃特斯的詳細資料。

約翰-沃特斯因7o年代拍攝的一系列cu1t電影而聲名鵲起,其電影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口味非常重。

「垃圾教皇」、「惡心之王」、「惡趣味之父」,這些名號是約翰-沃特斯電影風格最好的詮釋。

1988年的歌舞片《膠》是約翰-沃特斯第一部被主流電影界接受的電影。

不過這些介紹,在羅南的眼里,都不如約翰-沃特斯自編自導的一部電影更加能直觀反映他的風格和特點。

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粉紅色的霍烈鳥》!

那位3oo磅重的聖女,估計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按照資料里面的介紹,那位聖女是一個男演員出演的……

羅南疑惑,抬頭看向對面,問道:「約翰-沃特斯推銷的是歌舞片?」

難道演員邊唱歌邊吃……

喬治-克林特說道:「約翰-沃特斯現在很少再拍那種重口電影了。在約翰-沃特斯看來,他1988年創作的《膠》實際上是在通過一個白人的視角——也就是肥胖少女主角的雙眼,去看待取消種族隔離運動的。」

羅南問道:「也就是說,女主角是個胖女孩?」

「是的。」喬治-克林特進一步說道:「2oo2年,約翰-沃特斯聯合百老匯,將《膠》改編成了歌舞劇,叫做《膠:音樂喜劇》。」

他著重說道:「《膠:音樂喜劇》在托尼獎上大獲全勝,拿到13項托尼獎的提名,並斬獲了其中的8個,包括最佳音樂喜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聲音樂等等。」

羅南非常意外:「音樂劇很受歡迎?」

「目前還在百老匯的尼爾-西蒙大劇院演出。」喬治-克林特顯然做過初步了解:「我專門找百老匯的合作方和從事戲劇行業的朋友問了一下,他們對《膠:音樂喜劇》的評價相當高,認為它通俗易懂,有可愛的角色、大眾化的主題,贏得了幾乎所有年齡段觀眾的喜愛。」

羅南翻看過項目計劃,輕輕敲著手指,說道:「這本質上就是一個灰姑娘的故事,一個身材矮胖卻夢想成為明星的跳舞女孩……」

喬治-克林特這時補充道:「對了,約翰-沃特斯跟我提到,約翰-特拉沃爾塔已經向他承諾過,會在其中出演一個角色。嗯……就是女主角的母親。」

「反串出演?」羅南不禁笑了起來:「有意思。」

約翰-特拉沃爾塔在歌舞片方面的表演才華毋庸置疑,這點過往多部影片都可以作為證明。

但這部叫做《膠》的項目,羅南卻沒有任何印象,一點都想不起來。

《粉紅色的霍烈鳥》的導演拍攝歌舞片?

乍一看上去相當不靠譜。

不過,約翰-沃特斯深度參與改編的歌舞劇,卻在百老匯取得了巨大成功。

羅南思考了幾分鍾,對喬治-克林特說道:「我明天要去舊金山見史蒂夫-喬布斯,你跟約翰-沃特斯約一下,我回來後想要見見他。」</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