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完美的英雄(2 / 2)

散場時,羅南又遇到了扎克-施耐德,不禁想起了曾經的《鋼鐵之軀》。

盡管影片口碑不一,評價兩極分化,但尋找自我的克拉克-肯特確實增加了很多看點,甚至為了淡化人這一符號化因素,扎克-施耐德學習《黑暗騎士》,片名干脆拋棄了人的名字,直接以《鋼鐵之軀》命名。

當然,影片留給人最為深刻印象的,還是那人間之神般的動作場景,動輒毀滅城鎮和都市大廈。

相比之下,隔壁的漫威真的只能算是小學生約架。

這樣做的好處和壞處都很明顯,前者不用多說,看過的人都印象深刻;後者帶來了極大的能力不平衡,最為典型的一點,人對於整個正義聯盟來說太強了,怎么平衡眾人的能力?怎么讓蝙蝠俠自處?

羅南不需要操心這些,具體怎么做,八成還要落到扎克-施耐德的頭上。

扎克-施耐德需要為華納兄弟和dc漫畫挑起這幅重擔。

作為羅南提攜起來的導演,扎克-施耐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擔負著相對論娛樂和漫威娛樂的極大期望——華納兄弟和dc漫畫一定要把這手好牌打爛!

新牌會不會打爛,要看未來的展,但舊牌的市場反響,並不好。

由於是漫威娛樂和復仇者計劃的直接競爭對手,羅南參加完映式之後,一直在關注《人歸來》的市場狀況。

媒體和影評人口碑不算差,《人歸來》的爛番茄新鮮度甚至過百分之八十。

雖然不能跟《鋼鐵俠》比,但這樣的爛番茄指數,在級英雄電影當中絕對算是比較高的。

然而,影評人終歸是脫離一線市場存在的。

《人歸來》北美上映日,符合所有人預期的坐在了單日票房榜冠軍的位置上,只是票房數字,有點出乎預料。

這部影片北美上映第一天只有18o3萬美元進賬。

排在第二位的《鋼鐵俠》,當日票房只有《人歸來》的一半。

如果放在大多數影片上面,《人歸來》的日票房數字也不差,但這部影片的投資實在是太高了。

僅僅制片成本就高達2億7ooo萬美元,甚至更高。

算上宣傳行費用呢?

雖然華納兄弟沒有對外公布過,但《人歸來》的宣規模絲毫不弱於《鋼鐵俠》。

隨後的兩天里,《人歸來》票房逐步下滑,周六原本可能爆的休息日,票房不升反降,只有1631萬美元進賬。

周末三天過後,《人歸來》雖然不出預料的拿到了北美票房冠軍,但票房數字只有4838萬美元。

《鋼鐵俠》結束了北美票房連冠的勢頭,以符合爆米花電影正常規律的方式,在連續兩個周末大賣之後,本周票房有了較大的滑坡,三天報收3356萬美元,落在了票房榜第二位。

排在後面的是二十世紀福克斯行的《冰河世紀2》。

面對同一個月上映的《鋼鐵俠》累計高達2億7215萬美元的北美票房,人在大銀幕上完全是一次失敗的歸來。

ema score根據觀眾口碑預測,《人歸來》的北美票房很難過2億美元。

巨大的成本,帶給華納兄弟和dc漫畫山一般的回本壓力。

從北美日票房出爐之後,熟悉電影市場規律的人都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人歸來》不會出現票房慘案,卻能帶給制片方巨額虧損。

華納兄弟的風險管控無疑出了問題,這部影片與其說是電影拍攝制作上的失敗,不如說是電影籌備上的失敗。

前期較為隨意的選擇,後面不斷更換編劇、劇本、導演和演員,都為項目制造出了巨大的麻煩。

等到華納兄弟有所覺悟,考慮項目是否該喊停的時候,《人歸來》已經花費了近5ooo萬美元。

巨額的投資面前,華納兄弟別無選擇,為了給股東、董事會和集團公司交待,必須要完成這個項目。

於是,更換編劇、劇本、導演和演員又開始走馬燈似的上演,最終導致制片成本堆高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跟華納兄弟在《人歸來》中反反復復的表現比起來,詹姆斯-卡梅隆簡直是勤儉節約的典型。

「《人歸來》失敗了,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華納大樓的辦公室里,凱文-特蘇哈拉一臉嚴肅的對查爾斯-羅文說道:「老的級英雄電影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我們必須做出羅南-安德森一樣的選擇。」

查爾斯-羅文說道:「徹底中止除去《蝙蝠俠》和《守望者》之外的級英雄電影計劃吧,全力去運作我們的級英雄電影宇宙。」

迭戈-哈里斯說道:「我們制定了初步計劃。」

凱文-特蘇哈拉這次下定了決心,問道:「情況很明顯,剛剛遭遇失敗的人不合適,現實化的蝙蝠俠同樣不行,你們確定了?」

「確定了!」迭戈-哈里斯說道:「綠燈俠!」</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