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三觀盡毀(2 / 2)

為了這部影片,單單拍攝方面,大衛-芬奇就拍了過5oo個小時的鏡頭素材,最後剪輯得到了不到兩個小時的影片。

可謂慢工出細活的典型。

大衛-芬奇在黑色風格的電影上面,有著極高的創作天賦,這部《陽光女孩》甚至帶著末日情節,社會陰暗絕望,仿佛只有打破社會體制、法律法規與道德底線,才能爭取到生機。

畢業後的莎拉來到了紐約,進入一家公司做實習員工,准備擺脫過去,開始全新的生活。

電影的明亮色彩消失,穿著深色職業裝的女孩,穿梭在紐約城的高樓大廈之間。

一場叫做社會的鞭打開始了。

職場的潛規則,低廉的薪水,繁重的工作,老員工不經意的欺壓,中年男性上司若有若無的騷擾……

這些在社會中隨處可見,很多外貌稍微出色點的女孩走出校門踏入職場時,幾乎都會遇到其中的一部分。

新生活的種種不如意,讓莎拉漸漸無法忍耐,終於在見到學校時期從事過同一行業的女同學瀟灑寫意的生活之後,莎拉決定拋棄社會的鞭笞毒打,再次選擇解放自己那自由的靈魂。

一個艷光四射又光芒萬丈的女孩又回來了,並且很快投入到了紐約一位經紀的旗下,利用天賦本錢,開始了新生活。

雖然在新城市里開始時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就像讀大學時一樣,莎拉在這方面有著非常強悍的天賦和領悟能力,沒用多長時間就成為了紐約商圈的名人。

莎拉成為了一名高級應召女友,每小時收費高達15oo美元,她的客戶有房地產老爹、律師、有錢帥哥等等。

甚至一位中年男人為了約她,不惜變賣商鋪籌錢。

莎拉成為金錢奴隸,而有些客戶則為她神魂顛倒。

電影中,莎拉漸漸成為唯一的光芒,而圍繞著她的人群,乃至整個社會都是病態的。

這部影片就像大衛-芬奇曾經那部《消失的愛人》,不止是三觀不正,整個影片的主題和價值觀簡直歪到了火星上。

女主角那些正經忍受社會和職場鞭打的女同學,整日為了基本的生存而奔波,住在狹小的公寓里面,吃著廉價的快餐,每天去擠沙丁魚罐頭一般的地鐵。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女主角莎拉在無數中老年男人的「資助」下,不僅生活愜意,甚至在靠近中央花園的地方,買下了一間不大不小的公寓。

這個年齡不大的女孩,巧妙的掌握了極其高明的技巧,不止是職業技能,還有心理因素。

因為她的客戶大都是那些成功的中老年男人,她總是能夠微笑面對,認真傾聽,其實這些都是逢場作戲,但是確實讓那些男人們感到開心。

莎拉以一種非常職業化的態度在做應召女郎,她有自己的專業精神……

比起在職場上付出沒有對等回報的毒打,她得到了出付出的回報,一位年邁的房地產老爹,直接給了她五十萬美元。

這也是房款的主要來源。

與此同時,莎拉與自己的經紀鬧翻了,經紀高達百分之三十的抽成,讓她非常不滿。

莎拉開始聯系客戶單干。

但好景不長,原先的經紀找人黑了莎拉的郵箱,放出了莎拉偷偷錄下的視頻,莎拉在網上名聲大噪,家人的詰難隨之出現。

而且在紐約從事這個行業是違法的,莎拉極有可能面對牢獄之災。

莎拉有錢,重金聘請律師幫助自己,先用天賦本錢跟布視頻的網站高層交涉:錄制視頻她是知道的,她只是在和前男友玩角色扮演游戲,原是和前男友之間私密的東西,不能作為面向公眾的「消遣娛樂」。

她又在律師的幫助下和檢察官交涉:沒有其他證據,強調她只是在和前男友玩角色扮演游戲。誰黑了她郵箱視頻她不會追究,出於保護前男友隱私,她也不願意說出前男友是誰。

這種事,找不到直接證人,那些與莎拉存在交易的成功男人,誰會傻到站出來作證?

莎拉成功擺脫了麻煩,找私人偵探整趴下了前經紀,隨即在自己單干的同時,利用手中的客戶資源,也做起了抽佣的經紀。

影片的結尾,在遍布失敗者和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忙碌的灰暗社會中,莎拉成為了一名成功人物。

她在長島買下了一棟豪宅,在一番美容美之後,坐在豪宅中開始了新的生活。

最後的鏡頭,一片陰暗的背景襯托中,莎拉坐在豪宅寬大的客廳里面,猶如太陽一般在閃光。

影片隨之結束,劇院里面陷入短暫的沉默。

這部《陽光女孩》的主題和三觀,不是一般的扭曲!

女主角莎拉從頭到尾沒有所謂的反思,也沒有後悔的悲悲戚戚,更沒有認為自己犯了錯……

可以說,女主角的內心世界非常強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