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奔騰急 第九節 競聘,選人用人觀(2 / 2)

還看今朝 瑞根 1613 字 2020-12-18

但六千職工,對於一個幾乎是從頭再來的企業,壓力太大了,如果能夠再找到一條出路就更好了。

注意到沙正陽有點兒走神,盧雅也知道這項工作的確很費腦,不是輕而易舉能辦得下來的。

******

面試場地設在了市委黨校。

經歷了殘酷的筆試淘汰,進入面試階段的競聘者都是蓄勢待。

一比四進入,意味著52位進階者,最終產生13名最終入選者,當然還有13名第二名備選者,一旦前面13人因為其他意外因素落聘,就會根據成績補入。

評委九人,除了開區黨工委五位委員外,市委辦、市委組織部、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各派出一人進入,面試題也很簡單,仍然是通過抽題,然後進行即興的闡述,然後在接受九位評委中的三位評委提問,最後進行綜合打分。

盧雅抽到了第17位,不偏不倚,還算不錯。

從面試下來的這些競聘者交流來看,題不算偏,但是卻要讓你自由揮,也就是說評委的評分標准全靠評委自己掌握,也就是說不確定性因素很多。

不過這個標准對誰來說都一樣,只不過那些明顯在市級機關里工作的干部就要占優勢了,這些評委都來自市里,對縣里的這些干部了解又有多少?甚至很多連面都沒見過,而市里的干部好歹也會混個臉熟。

「楊處長,感覺如何?」沙正陽歪著頭,微笑著輕聲道。

第一輪十個選手過去了,大家要休息十分鍾,再繼續進行。

「嗯,很有新意,不過聽多了,感覺還是比較老套,回答都是中規中矩,難有新意。」楊成廣這段時間和沙正陽接觸比較多,也熟悉起來,說話也沒有那么多顧忌。

「難免,幾十個人在這么二十道題里抽出回答,而且二十道題里很多也相關聯,答案肯定多少都有近似,關鍵在於能不能提出有價值的東西來。」沙正陽解釋道。

「你所說的有價值如何來評判?」楊成廣夾著煙,很吸了一口,反問。

「我的判斷標准,第一是是否實用,也就是說在我們開區這個環境下能否切實可行,好高騖遠誰都會,講出來和我們開區不搭,那有何意義?」沙正陽談了自己的觀點。

「還有呢?」楊成廣點點頭,看來這位沙主任不像外界所傳言的那么眼高於頂嘛,還是很講實際的。

「第二就是是否有新意了。」沙正陽沉吟著道:「切合實際是基礎,但是如果千篇一律的老一套,和別的地方政策方略沒區別,如何去揚長避短體現自己強項長處?如何來和競爭對手競爭?就得要在切合實際的基礎上有拔高,有創新,這才能引領工作,走在前列。」

「看樣子你對九號的印象不錯?」楊成廣笑了起來。

按照規則,不當場評分,而是各自打分之後裝入袋中密封,等到面試結束,再來統一算分,這樣可以避免前面的干擾。

九號競聘者胡志洋,山都縣計經委干部,剛滿三十,但沙正陽看過他的履歷,只是一個高中畢業生,後來通過自考考了一個大專文憑。

此人在溫州去打過三年工,後來回來之後在村上干過一段時間會計,被鄉里抽調到經辦工作,干了三年後獲得了計生干部指標轉正,92年調到縣計經委。

履歷很豐富,而且有在沿海地區工廠工作過的經驗,按照他自己所說他還在鞋廠擔任過工班組長,這份經歷很不簡單。

這也是沙正陽最喜歡的一類干部,而且這個人在剛才的演講中也充分展示了這一面,同時在回答評委的問時,也是根據的自己的特長談到了自己對未來工作的一些想法,未必正確,但是頗有新意。

「一個普通干部能有這般立意和看法,很不容易了。」沙正陽淡淡的道:「眼高手低者太多,我不喜歡那些誇誇其談的,與其口若懸河,你不如和我說點兒你打算在開區怎么干?比如招商引資你覺得該從那一步開始做起走,但我感覺好像大家都忽略了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