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八十八節 爛賬(2 / 2)

還看今朝 瑞根 1637 字 2020-12-18

最後一個被帶進來的人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漢子,但是從對方黢黑的面膛和畏畏縮縮的神色就能看得出來,這不太可能是一個有多么大債務規模的事兒,這讓沙正陽有些驚訝。

雖然說下午這一輪接待里不少沙正陽都是知曉情況的,畢竟動輒涉及到百萬資金的債務,再怎么也要提前准備一下,最起碼也要和財政那邊對接一下,免得真的過不了,那也太難看了。

但並不是每一個都是提前准備了的,還是穿插安排了一些臨時排隊排在前面的,像這一個就是臨時排隊排上來的。

蔣勝寬已經提前看了看反映情況的材料,臉色不太好看,他感覺這事兒恐怕又得有人要挨尅了。

沙正陽接過材料簡單一瀏覽,不出所料,就陰沉了下來。

涉及到的金額不大,八萬多塊錢,而且是從1992年一直持續到2ooo年,嗯,但這債務也比較復雜,准確的說都是吃飯錢,餐飲欠賬。

官泊縣喬庄鄉李家飯店的九年欠賬,復印件大概有三百多頁,堆在桌面上也是厚厚一疊,小的面額不到一百塊,大的也不過八九百元,幾乎每一張都有簽名,而且略微翻閱一下就能看得出來,簽字的人也不盡一致,想一想也是,橫跨時間如此之長,估計領導都不知道換了多少茬兒了。

反映的問題也很簡單,李家飯庄是喬庄鄉的一家飯館,從八十年代就開始開著,但從1988年開始,喬庄鄉政府就6續開始在李家飯庄定點用餐掛賬,甚至也包括當地的兩個村也在李家飯庄掛賬,按照原來的規矩,都是一年一結,但從1992年開始,這個規矩似乎出了問題,當年的鄉長因病離世,飯館老板李長庚因為不清楚這一情況,來不及簽字,等到年底去找新來的鄉長簽字結賬時,新來的鄉長以不清楚情況拒絕,而找鄉黨委i書記,鄉黨委i書記則以鄉長負責財政簽字為由推脫。

當年的掛賬就是五千多塊,未能結到賬,後來李長庚找了很多人作證,勉強結了一千多塊錢,剩余四千多就只能掛在這里。

從993年開始,鄉政府繼續在李家飯庄吃飯掛賬,僅1993年就消費了九千多,但到1993年底結賬時,又卡住了,時任鄉長的雷先河稱定點在這里吃飯沒有經過鄉里研究過會,誰吃的誰負責,如果一定要鄉里結賬,那么就要寫清楚是哪些人因為何事消費,而原來這種掛賬都是李長庚自己做了一個記錄,注明是誰帶來吃飯,根本沒有讓別人簽字,他再去找的時候,有些鄉干部還能認賬,但是有些人卻以記不清推脫了。

光是這一下子就讓他有七千多沒能結賬掛在這里。

照理說吃了這么大的虧,也該汲取教訓不做這種生意了,但喬庄鄉就那么大,鄉政府消費是一個最大的客戶,李長庚也不可能放棄掉這樣一個長期生意,所以還得要繼續維持。

1994年李長庚便多張了心眼兒,每一次來吃飯的,哪怕多散兩支煙也得要請來請客吃飯的人落下大名,覺得這樣把穩了,到年底,又出幺蛾子了,鄉里規定要說明每頓飯消費的原因,哪些人消費的,這下找到這些簽字的,人家都認,也簽了字,但是拿到鄉長那里去簽字,卻說逐級報批,要分管鄉長和各辦公室的負責人也要簽字,這里邊矛盾重重,有些願意簽字,有些則也不清楚為由不肯簽,這一下來,又是四五千沒能結到賬。

從1995年開始,李長庚便有些不願意做鄉政府的生意了,但有人給他遞了話,如果不肯做鄉政府的生意,那便是給鄉里過意不去,雷鄉長很不高興,李長庚最後只能去服軟,想了一些辦法才算是把關系重新維系好,這1995年和1996年還行,過了。

1997年開始換了鄉長,新來的鄉長手筆很大,長期安排在李家飯庄吃飯,縣里來的,鄉里的各種會議和接待都安排在李家飯庄,兩年下來就消費了七八萬,但是結賬卻總是磕磕絆絆,鄉里態度很好,但是總是說困難,每一次結賬總是只能接到百分之七八十,要留點兒尾巴。

這種情形從1999年開始又變了,一年下來消費了兩萬多,一分錢都沒接到,理由是鄉里財政沒錢,等到有錢的時候再來結賬,欠賬不賴賬,但具體什么時候有錢,說不清楚。

就這樣李家飯庄關門歇業,實在是撐不住了,八萬多塊錢對於一個鄉里的小飯館不是小數目了,而且再這樣下去,李長庚不知道這賬還要累多高,鄉政府的人來吃飯,你還不敢拒絕。

從沙正陽眉宇間的陰沉中夾雜著的怒火,蔣勝寬和馬建軍就知道恐怕要出事兒。</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