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2 / 2)

晚唐 木子藍色 1582 字 2022-07-10

林威冷笑道:「這沙陀人勇則勇矣,但勇而無謀。他們不全力攻打太原,卻兵分諸路,四面出擊,進犯各地,這是自尋死路。朝廷四路大軍殺到,他們死路一條。」

「現在說他們敗了還言之過早,朝廷幾路兵馬討伐,我倒覺得一時難以功成。那李克用父子雖然分兵多路,但目前他們卻還未遭遇過大敗。」李璟搖了搖頭。

「那咱們就不要管他們,任他們打個天翻地覆就是。」王普說道。

其它諸將也大多是這個意思,雖然皇帝下了聖旨過來。但天高皇帝遠,李璟雖然一直對朝廷保持著恭敬,但不一定說李璟說會怕了朝廷。眼下的朝廷,所能直接控制的地盤除了關中和東南外,就連中原的這些藩鎮,表面上節度使們都聽朝廷的。可是這些節度使大多是些文官,在不觸動下面軍人們的利益時,大家還聽他們的。可一旦如果觸動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立即起來趕走節度使,甚至是殺掉節度使。比之大同的情況,其實也好不到哪去。

李璟也不用說反叛朝廷,只要他隨便找幾個借口推脫不出兵,朝廷根本拿他沒有半點辦法。

不過,李璟心中並不這么打算。在晚唐所有藩鎮都不拿朝廷當回事的時候,李璟卻希望能保持著鎮東軍忠誠於朝廷這個外表。朝廷雖然失威,可對於李璟來說,現在反叛朝廷他得不到什么實際東西,但如果一直能打著李唐的旗號,其實還是很重要的。

更何況,就算是出兵,其實對李璟來說,這並非是一件什么壞事。其它的兵馬也許不願意出兵,李璟卻是願意。

熟知歷史的李璟知道,李克用父子歷史上反唐,最後是被朝廷殘酷的鎮壓下去,最後不得不逃亡韃靼的。要不是後來黃巢鬧的太厲害,朝廷重新召起他們父子,歷史上也根本不會有晉王李克用,更不會有後唐。

「我李璟乃大唐天子之臣,鎮東軍更是大唐天子的一柄利劍。皇帝陛下的手指向哪里,我們鎮東軍也將斬向哪里。我思慮良久,決定出兵大同。」李璟望著廳中眾人,大義凜然道。

諸將有些驚心訝,但卻並沒有人反對,事情顯得有些古怪。

王普暗中觀察了一遍廳中的眾人,特別是李璟的謀士李振李良郭承安幾個人,見他們都一副古井不波的表情,頓時明白,李璟召集這次會議前,肯定就已經在鎮東軍的核心圈內做出了決定了。

「不過,如果要對付沙陀人,我們得出大軍。而旨意中,我們還得出兵征討王郢,因此,這次是我鎮東軍兩面作戰。另外,遼中的高句麗人和契丹人還在戰斗,但我們也得隨時駐兵防范,在登州,也得駐軍准備隨時聽候青州大帥的調遣,出兵支援攻打王敬武的叛亂。」李璟頓了頓,道:「鑒於眼下局勢如此復雜,我決定,在出兵之前,將再征召兩廂一萬兵馬。」

聽到這話,遼南的石守誠有姜舉表情都有些復雜。先前,李璟將遼南的數萬兵馬,最後整編成了一萬人。現在,李璟卻又要招募新兵。

李璟清了清喉嚨:「不過招募的新兵一時無法上戰場,只能留守。因此,這次出征的兵馬,還是抽調原有兵馬。征討李克用父子,我准備出兵兩萬人馬,其中遼南兩廂人馬抽調七個營,都里鎮一廂兵馬抽調三個營,另外鎮東軍的抽調兩廂十個營。一共出動二十個營,另外,還將從遼南的八縣八個團結營中,抽調八個團結營所有八千兵馬,做為此次出兵的後勤後輜重與輔兵。擔任糧草運輸,以及打掃戰場,押解俘虜,運送戰利品的任務,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他們還將做為支援戰場的預備隊。」

「另外,四個水師營除鎮海營留守登州外,其余三營,並五個鎮東軍步兵營,共八千人馬出征浙東。」李璟隨後又道。

聽到這個安排,不少人頻皺眉頭,鎮東軍原本有五廂二十五營二萬五千人馬,後來在遼東新增了三個營,有兩萬八千人馬。而都里鎮有五千,遼南兩個廂一萬,加上遼南的八個團結營土團兵八千,算起來總共有五萬一千人。

現在李璟要調兩萬八千人馬出兵大同,又調八千兵馬出征浙東,這都里鎮只剩下兩千兵馬,遼南兵只剩下三千,登州和遼南的鎮東軍也只剩下子一萬人。

在眾人還沒有搞明白李璟為何有這樣的驚人決定時,李璟已經宣布完決定,解散會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