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成默的裝逼與牛逼(2 / 2)

反叛的大魔王 趙青杉 3683 字 2020-11-26

「那得了文理雙狀元有什么感想?」

成默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因為在意料之中,也就沒有什么特別的感想。」

「為什么想要參加兩科高考?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證明別人對你的誤解嗎?」

「這個問題我已經回答過了,網上有答案。」成默說。

劉記者笑了,「真的是為了把狀元當做禮物?」

成默說:「是。」

劉記者眨了眨眼睛問:「能說說送給誰嗎?」

成默毫不猶豫的回答:「送給我原來的班主任沈老師。」

「她給你學業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成默第一次停下來思考了須臾才回答道:「主要是人生,算的上是人生導師吧!」

「這個是文科狀元要送的人,那么理科狀元要送給誰?」說完劉記者還扭頭看了下一旁的唐水生,因為剛才唐水生說過成默高一的時候就在他班上。

成默對劉記者的動作視而不見,淡淡的回答道:「這個我不方便說。」

「能談談你的學習經驗嗎?」劉記者問了一個高考狀元必答題。

「我覺得我的學習方法其他同學沒有借鑒的意義,它只適合我。」成默回答。

「為什么你初中就參加了奧賽拿了不少的一等獎,但你卻沒有去參加國家隊的集訓夏令營?然後到了高中就連奧賽也不參加了?」

成默認真的回答道:「因為奧賽只是不斷的重復別人已經破解過的題目,對於喜歡數學的人來說,是沒有什么意義的,我們華夏人對數學有誤解,覺得數學是一門死板的學科,實際上數學是一門非常需要想象力的學問,然而奧賽的訓練只會讓你覺得數學是一門演繹的學科,不會讓你明白數學其實是一門實驗與歸納的學問,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華夏學生參加奧賽比較強,但卻產生不了數學大師的緣故,因為他們只是考試厲害,而不是數學厲害。」

劉記者饒有興致的問:「數學實驗?什么是數學實驗?」

「給你五個砝碼,你可以將砝碼放在天平的任意一端,你怎樣規定砝碼的克數,讓天平稱出最大重量,這些重量還必須是從1開始連續自然數,如果你的數學水平足夠高的話,這個實驗就毫無意義,如果你並不清楚這道題該如何做,那么你就可以開始你的數學實驗了。」

劉記者環顧了一周問道:「這道題誰會做?」

周圍的人都要有,一旁的唐水生汗如雨下,正在思考的時候就聽見成默開口說道:「這道題的奧妙並不在答案,而在於理解這個題目,比找出正確答案更難,這就是數學實驗的意義。」

劉記者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不過他狡黠的笑了一下問道:「剛才你叔叔說你平時非常的努力,除了學習、刷題、看書,就不做別的,那么你認為你的成績這樣好,是因為足夠努力,還是你足夠天才?」

成默搖了搖頭說道:「放在宏觀角度上看,我覺得兩者都不是那么重要。」

劉記者被成默的回答給驚到了,:「哦?怎么解釋呢?」

成默淡淡的說道:「這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一般我們認為一個人能取得的成就必然與他的努力程度有關,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之一就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其實能不能成功和努力不努力沒有必然的聯系,他只和你所擁有的資源才是密切相關的,你擁有的資源越多,成功就越必然。

努力不努力對於資源多的人沒什么意義,對於資源相對少的人比較重要,對於幾乎沒有資源的人來說同樣沒有太大意義。

就好比王思聰躺著就能把錢賺了,你拼死累活的加班加點才能還的起房貸......」

成默說到王思聰和房貸所有的人都笑了。

成默頓了頓繼續說道:「然而偏僻的山村又或者正在發生戰亂的國家的底層民眾,不管多努力,都掙扎不出現實的泥沼,只能混吃等死。」

眾人沉默。

「把這個道理放在看似公平的高考中也是一樣的,有一部分人不用努力就能上好學校。有一部分人需要非常努力才能有機會進好學校,而還有很多人,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沒有辦法進好學校。

我們往往認為在以高考為目的的學習中努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讀,重要的還是你所擁有的資源。京城戶口是資源,優秀的父母是資源,像長雅這樣的強校是資源,厲害的老師是資源,價格昂貴的課外輔導同樣是資源......

當你擁有這些的時候,努力才會事半功倍。而你如果一樣都沒有,不管你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考上一個好學校,甚至只能是端盤子的命。這就是現實中絕大多數底層勞工來自農村的原因。而我們強調「努力」這個因素,不過是因為「努力」是我們唯一能夠自己掌握的東西罷了。」

「那你的意思就是努力一點也不重要?」

成默搖頭,「恰恰相反,對於擁有不多資源的普通人來說,『努力』就變成了是否能贏過其他普通人的決定性因素。努力不一定能帶來你渴望的成功,但它一定能讓你生存的好一些。

比如多搬幾塊磚就能多拿點工資,多推銷幾份保險就能多賺點提成,多碼點字就能多騙點稿費......」

眾人又笑了起來,很快一場格外精彩的采訪就在歡聲笑語中結束,告辭的時候兩個台的記者都留了成默的電話號碼,說播出的時候會通知成默。

成默並不是特別熱情,反倒是吳磊校長和叔叔相當的在意。

等吳校長和一群電視台的離開之後,又有不少報社和網站的記者打電話打到了成默的手機上,要求采訪成默,整個上午成默的手機就沒有停過。

成默剛開始還接電話拒絕一下,後面一看到是陌生電話一概不接。

中午和叔叔、嬸嬸還有成浩陽吃過飯之後,成默就跟沈幼乙的父親沈平打了電話,打第一遍的時候沈平並沒有接,第二遍沈平依舊沒有接,成默打到第三部沈平才接。

成默也不生氣,語氣平常的說道:「沈伯伯,我想你應該知道我已經拿到了文理雙狀元的事情了,現在就該你履行我們之間的賭約了。」

電話那邊的沈平用一種略微壓抑的語調說道:「你想要我做什么?」

「沈伯伯,我上次跟你說過,人不能停留在過去,更不能停留在過去的錯誤里,要向前看,你很同意我的看法對不對?」

沈平冷冷的說道:「有什么話直說,別繞彎子,如果太過分的話,恕我不能答應!」

成默輕聲說道:「您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嗎?」

沈平狐疑的問:「什么日子?」

「明天是羅佳怡的農歷生日。」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沈平的強忍著怒火問。

成默聽著沈平在電話那端粗重的喘息,用稍微柔和一點的聲音說道:「沈伯伯你不要動氣,關於曾經發生的事情你在《秘密隧道》里已經寫的很清楚了,我相信你是受到了黃仁安的蠱惑,加上他是你的學生,你拉不下面子才決定包庇他,當時在你看來不過是黃仁安違背了職業道德,算不上特別嚴重的事情,你也沒有想到羅佳怡會自殺對不對?」

見成默似乎是偏向他的,沈平稍微放松了一些,他喃喃的說道:「是,黃仁安說他一定會處理妥當,我完全沒有想到羅佳怡會自殺。」

這是成默轉換了語氣,嚴肅的說道:「確實,但客觀上你還是要承擔一些失職的責任的。作為校長任何出了問題你都是有責任的!」

「是嗎?」沈平的聲音顫抖了起來,成默說他有責任,他的語氣卻像是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

「我准確客觀的說,羅佳怡的死亡和你沒什么關系,我查過羅佳怡的病歷本,在還在調查黃仁安,你還沒有決定究竟是包庇黃仁安保護學校聲譽,還是開除羅佳怡的時候,羅佳怡已經患上了抑郁症。因此羅佳怡並不是因為你沒有處罰黃仁安患上的抑郁症,她是因為黃仁安的背叛和對沈老師的誤會才患上的抑郁症。導致羅佳怡自殺的直接原因是抑郁症,是當時那個時代對抑郁症的不理解......你的責任主要就是學校工作的失誤與失職,這點你承認嗎?」成默早就掌握了沈平的心理,這個時候只需要給他一個合理解釋,讓他接受自己的小罪,忽略自己的大罪,就可以擊垮他了。

沈平聽到成默的話竟然哭了起來,「是啊!是啊!我確實失職了!我也不該相信黃仁安的一面之詞,我不該為了集體利益選擇傷害個人利益的.....」

「沈伯伯,現在說這些沒有意義了,你應該接受一點處罰。明天去羅佳怡的墓上獻一束花吧!雖然你並不是害她自殺的人,但作為校長,你也欠她一句對不起。」

沈平在電話那頭的痛哭流涕,像是懺悔一般的說道:「對!對!我確實該去,我早就想去了,但我不敢。」

「明天去,你等我電話。」成默不容置疑的說,也沒有等沈平回答成默就掛了電話,他站在窗戶邊看著掛在天空中的太陽,夏天的陽光是那么的刺眼,讓人不能直視。

成默心想:「人人都以為接受懲罰是痛苦的事情,實際上逃避懲罰比接受懲罰要痛苦的多。當面對錯誤的時候,選擇逃避,所承受的壓力和折磨往往比承認錯誤要大的多,這也就是為什么逃犯在被抓的那一刻會覺得輕松,也是為什么人們需要向牧師懺悔,因為只要接受了自己犯錯的事實,懲罰也就變成了一件能夠令身心放松的事情。」

成默低聲說道:「世人皆有罪,真是這個世界上最暖心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