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節 海軍(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23 字 2020-11-28

「轉舵,航向120。前進二,靠上去。」陳海陽發布著命令,原本以慢車行使的漁1號偏過船頭,向漁船駛去。

這樣的臨檢,過去幾乎每天有好幾次,隨著不斷有漁船被沒收漁獲,無旗捕魚的漁船愈來愈少,近乎絕跡,這次一下出現了三艘,陳海陽心里是有些疑惑的:

「拉響戰斗警報,准備跳幫臨檢!」

隨著船上的警鈴響,漁船上的三十多人迅速各就各位,戴好鋼盔,穿好防火戰斗服――這個時代中國沿海的海戰中,縱火是常見的攻擊手段。准備好了武器。漁1號沒有火炮之類的重型武器,最基本的火力配備就是靠水手用sks步槍齊射。不過最近稍有改善,工業部雖然缺少金屬材料,木材、竹藤和獸皮之類的東西還是不少的。加上有個號稱除了原子彈什么武器都玩過的林深河的加盟,很快根據資料復制了幾台ballista

所謂ballista,是古羅馬時代最成功的大型機械弩,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機械弩,嚴格說來它不能算弩,其發射機理跟弩不同,發射勢能主要不再積蓄於弓身,而是積蓄於兩側的扭曲發條。ballista有一個綽號:shieldpiercer(盾牌穿透者),它發射的巨箭能輕易洞穿任何已知的盾牌和鎧甲。一部合格ballista殺傷射程可達五百米,兩百米內能穿透厚度約兩英寸的勻質木板。而且它可發射的武器五花八門,包括箭,標槍,石彈,燃燒彈等等。在全盛時期的古羅馬軍隊,每個軍團裝備的ballista多達50部以上。

穿越海軍使用的機械弩從結構上來看和古羅馬時代的ballista別無兩樣,甚至還有些不如――古羅馬最好的ballista上運用了大量的鋼鐵、青銅構件,不像穿越眾這么吝嗇,所以這個穿越版的ballista比真正的原版要笨重一些。稍微先進一點的地方是它擁有360度回旋的轉盤,轉盤上還有低矮的炮廓,可以給射手一些基本保護。

漁1安裝了兩台這樣的機械弩,前後甲板各一。海軍在海面上的幾次試驗性的射擊證明:如果在500米處開火,能不能命中完全靠運氣,抵近到200米左右命中率要好得多。

好在這個時代的中國沿海海面上的各國船只的武備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只要穿越海軍不頭腦發熱的准備靠機械弩去制霸海疆,打打近岸小股海盜、嚇唬下商船漁船還是可以的。畢竟他們擁有比羅馬人高明的彈葯。

「准備2號彈!」槍炮長發出了口令。

「2號彈准備完畢!」一個大號爆竹一樣的東西被裝上機械弩。

見漁1逼近過來,三艘漁船慌慌張張的轉過帆,似乎准備逃走,漁輪上的高音喇叭開始播放事先錄制好的用多種方言和普通話一起錄制的錄音:命令他們即刻落帆,接受檢查。

在錄音播放之後,漁船上的風帆果然都落了下來,甲板船艙之間還有些人在慌慌張張的跑來跑去。

「准備靠船跳幫。」

這已經是他們駕輕就熟的事情了,跳幫隊員們穿上救生衣,每人一支手槍和一柄砍刀,站在船舷邊,等待命令。

「跳吧。」隨著一身令下,五名隊員依次縱身越過船舷,落到了對面的甲板上,沒等他們站穩,耳邊就傳來了隆隆的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