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節 蚯蚓(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36 字 2020-11-28

「溫度計,你們要每天監測堆肥的溫度,溫度太低或者太高都不合適。半個月左右可翻堆一次,添加水分,經過三、四次翻堆腐熟後,腐熟的飼料應該是:黑褐色,無臭味,質地松軟,不粘滯。這樣就可以使用了。」

萬里輝看著吳南海扒開一個小堆,用手伸進去抓了一把腐熟飼料出來:「就是這樣的。」

這個動作讓他有些心悅誠服了:不錯,這才有個農技員應有的樣子。

然後吳南海開始帶著他們做蚯蚓床,把腐熟好的飼料,按照寬度80厘米,長度200~300厘米的尺寸堆成地壟,再澆水。最後他把木盒里的蚯蚓倒了進去。蚯蚓幾乎立刻就鑽進了飼料里。

「要是不肯進去。就說明飼料沒腐熟好。」吳南海說,「這一批是隨船帶來的種蚓,不過幾十條,正常情況下每個蚯蚓床可以接種一千條。大概三四個月就能達到每平米1.5萬條,這個時候就能收獲了。不久蚯蚓可以用來作飼料,蚯蚓糞也能作為魚蝦的飼料,還能當肥料。」

吳南海又給了他一本《蚯蚓.蒼蠅蛆養殖技術》的油印小冊子,上面還印著一行字「內部資料,農委會專用」。

「蚯蚓養殖相對簡單,主要還是保溫保濕通氣,另外就是加工飼料了。」

「這么養殖的話起碼也得一個季度之後才能形成批量生產能力。來得及嗎?」

「來得及。」吳南海說,「一開始我們的放貸規模很小――小雞沒這么多,配方飼料的需求也不會大。」

吳南海交代完,又給了他一張物品單,都是養殖蚯蚓上需要用的器具,什么耙子、鐵鏟之類的東西,還有幾個醫葯廠的口罩。

「這些就是你們名下的了,口罩隨用隨領――要做好勞動保護,農具什么的要注意保管。」

找便跨上自行車揚長而去。萬家兄弟倆坐在蚯蚓床邊,面面相覷。

「哥,你不是說來了這個地方可以拿槍打日本人玩嗎?」萬里煌望著哥哥,「我看怎么一天到晚要我們干農活啊……」

「這個――」萬里輝無言以對。這現實和隨便拿槍拿倭寇當靶子打相差也太大了吧,「我們還是先建設新農村吧。」

「那我們上這里來建設干嘛?當年直接回老家建設不就是了……」

「哪有這么多為什么!」萬里輝終於忍不住了,「去堆肥!」

萬家兄弟於是又開始了新時空里的新農村建設工作。

吳南海騎著車優哉游哉的在田埂上穿行,路上不時可以遇到手下的農工們。大家對這種「鐵輪車」已經很適應了,沒人過來圍觀,只是在他經過的時候恭恭敬敬的站著等他過去。吳南海照例要和農工們打個招呼,這不是「親民」的體現,而是他生性待人寬厚,一貫如此。

現在他沒有回到農庄的辦公室,而是去了新建的養殖場。

過去養殖場只是在農庄里不大的一個部分,基本上就是庭院式養殖的模式。隨後通過打仗繳獲、貿易等手段,牲畜家禽數量不斷增加。加上春季的時候在在楊寶貴這樣的專業獸醫的指導下,農委會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人工授精戰役――戰果顯著,顯然到夏某秋初的時候種群數量會進一步的擴大。農委會決定趕在這之前建立永久性的養殖場。

養殖場就在原先為尼克建造的馬棚附近,實際上這塊土地農委會看中很久了,為尼克修建馬棚的時候就想過要一並買下來。

但是這一大片的荒地中居然有一塊是有主地,大約有二百畝大小,還種過些花生,只是看模樣已經拋荒很久了。

無主地只要到縣衙立個手續,花點錢就能領到地契,但是和這塊地的地主的交涉卻花費了不少時間,這地主上屬於一根筋式的人物,吳南海跟著張有福去拜訪他的時候真沒法相信此人居然是地主――住的屋子居然是草頂的。雖然窮得和一般的小農沒什么兩樣,地主還是不肯把這塊他不在種也根本無力去種的土地出手,據說賣了他就算不上是個地主了。為了保持這個虛名,他堅決不賣。去交涉了多次都不奏效,知道這事的獨孤求婚甚至打算發動他的警察隊去搞強占了。張有福建議:如果穿越者不想自己動手的話,可以偽造張地契,然後通過王師爺的路子,花上一百兩銀子上縣衙門打官司――准贏。

「不可以,不可以。」吳南海一聽就把腦袋直搖。這種勾結官府,仗勢欺人的勾當,他打心底里不願意。眾人也覺得這手段太骯臟,嚴重損害穿越集團的形象――大明爛是大明的事情,俺們眼下屬於革命初級階段,偉光正的形象還是要保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