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節 慈惠堂(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30 字 2020-11-28

這些措施大大淡化了原先廣州站原本大量搜羅人力的狀況。但是搜羅流民的腳步張信一刻也沒有聽過。他命令慈惠堂組織專門的收容小組,每天走街串巷,出入各種廟觀收容外來流民。只要合適的,立刻連哄帶騙的帶走。

郭逸在這方面毫不吝嗇銀子,將番禺、南海兩縣還有廣州府的衙役、典史之類的小官小吏們全部買通,加上又有梁存厚這個世家公子的支持,搜羅人口的事情一直辦得很順利。

陸家的模樣雖然潦倒,但是一看就不是泥腿子農民出身。收容小組的人知道澳洲人對「城里人」很感興趣,尤其是這家還有年輕的女孩子。沒花多少口舌,陸家就被收容了,隨後的事情由不得他們了,先是「凈化」,然後就是簽了賣身契,最後就直接到了臨高。

陸白被抬進了檢疫營的專用醫療所,此地被單獨隔絕開。這地方專門收容治療生病的難民,一方面是避免人力損失和傳染;另外一方面則是給大夫們練手用。衛生部把這里作為定點實習單位,培訓的大夫、護士學員還有制葯廠的各種新葯都在這里獲取經驗。

病人在蒙古大夫、毫無經驗的護士和不知療效、毒副作用的各種新葯的聯合摧殘之下能夠活下來的人就痊愈了,捱不過去的就完蛋了。死亡的人當然不少,但是救活的也多。煤焦化聯合廠制造的出來的第一批粗制磺胺就是在這里證明了它的效力、副作用和多少用量才能起效又不至於讓病人送命。

陸白再次證明自己是個生命力很旺盛的人,雖然出院的時候骨瘦如柴,他還是活了下來並且痊愈了,休養了一個月之後他甚至能夠參加每個難民都要經受的基本軍訓了。

檢疫期結束之後,陸家全家就被安置到了新設置的加來公社。在安置之前,有幾個穿著藍布衣服的人管事專門「審」了全家,把陸家全家的事情無論大小全問了出來,連陸橙沒能嫁成的婆家的事情也徹底的盤問了一番。

加來公社是民政委員會設置的第四個公社,重點進行農業開發。也是吳南海的農業委員會繼美台洋開發之後的第二個田洋開發。大約三千名移民就被安置在這里新建的五個定居點里。

陸家再一次的有了自己的房子――雖然面積不大,但是起碼是自己的。至於買房子的房貸,可以用20年時間來償還。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白給。

除了房子,公社還發給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每個人足夠的衣服。開始吃飯是在食堂,後來就改發工錢了。陸家娘子自己起火做飯。一家人第一次圍坐在桌子前吃飯不由得大哭了一場,覺得自己仿佛是做了一場噩夢。

顛沛流離好幾個月之後終於又住進干凈的屋子,不被日曬雨淋,每天正常的吃到熱乎乎的飯菜,這對過去的小市民來說,真有從地獄里爬出來的感覺,而澳洲首長就是那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的菩薩了

生活漸漸安定,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許多新事物的驚訝也慢慢歸於平淡。轉眼,陸家在臨高已經八個月了。這八個月來,日子過得順利安靜,陸家是小商人,陸家父子對干農活一竅不通,但是兩人都通一些文墨和算盤,再經過簡單的培訓之後,就在公社當了文書和會計。

文書和會計,就算是小小的干部了,陸白對現狀十分滿意。就張羅著想給子女辦親事了。但是辦親事很不容易――臨高本地男多女少,大量移入的流民也以男性居多。聘禮的行情高得驚人。

為了賺夠這筆聘禮還要還每個月的房貸,陸家父子下班之後還干些額外的體力活賺幾個工分。陸橙的娘報名進了紡織廠當工人,下班之後在家里種一小塊自留地,從天地會賒了幾只雞來飼養來補貼家用。

但是這樣的貼補對於聘禮的數量還是杯水車薪。陸白打了算盤之後發覺,就算聘禮的行情不再上漲,要湊齊給兒子娶親的費用還得這樣干上五年――這還不算未來給兒子媳婦置辦一套房子需要的首付。照鄔德定的規矩:移民的第一套房子是零首付,第二套就得預付百分之三十了。這可不是筆小數目!

陸橙覺得哥哥娶媳婦的事情她也要盡一份力。想來想去,自己現在這樣每天按照派工干活算工分收入實在太少,不如進廠上班當職工拿工資來得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