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節 工作網(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30 字 2020-11-28

「起碼要在每個班組內安插一個人吧。」烏佛堅持己見,「要按照現在的規劃,一個企業里只安插2~3名情報員,象造船廠這樣的企業,工人有好幾百,廠區也很大,根本顧不過來。」

「造船廠是大型企業,又是重點目標,當然要多安插些人手,這不是絕對的。我只是要求從嚴控制人數。寧缺毋濫。」趙曼熊說,「大家要有預算意識。」

這下大家才想起了,這世界上還有個「財政預算」的問題。

「最近辦公廳抄發財政部《關於健全各部門的財務管理的通知》大家都看了吧?」趙曼熊說,「現在我們暫時還沒有財務預算,但是不用說下來就會有財務預算的問題,情報員就算是兼職的也得發給津貼,隊伍擴充太大了,萬一撥給的預算不足就不好辦了。」

「這個財務預算制度還真是麻煩得……」尤國團說

「既然是制度就必須遵守。」趙曼熊簡短的打斷了他的牢騷,說,「大家先討論如何分配人力。」

主要的人力資源被投放到了博鋪――這里是進出臨高的門戶,絕大多數的人員和物資流動都通過此地。人員來往多,成分復雜。而且博鋪還是穿越集團的重要工業基地、海軍基地。所以這里是政保總局的內控防御的重點。

博鋪地區政治保衛總局已經有了一個重要的據點――檢驗營審查辦公室,現在處於檢疫營長官陽河的直接管理之下。這間辦公室沒有專職人員:審問是由周洞天直接主持的,而對移民進行監控的是一支被稱為「檢疫營永久居民」的情報員――當然他們並非永久,人在相對穩定和寬裕的生活環境下氣色會逐漸好轉,稍微有心的新移民很快就會發現這伙「同類」氣色好得不像話。所以大致使用三四期之後就會被正式安置。只有那些天生瘦小氣色晦暗的人才能繼續他們的這份差使。

趙曼熊對這個機構非常注意,檢疫營的這個機構是冉耀一手建立起來的,在對移民的審查評級和建檔上表現的相當出色。他問起這個辦公室目前的具體狀況。

周伯韜做了匯報:現在是由陽河在管理,審查繼續由周洞天負責。營內的情報員隊伍的交替更新和卧底工作還在正常運轉。

「我們應該安排一名專門的特派員去主持檢驗營審查辦公室。把隊伍也接收下來。」周伯韜建議道。他對這個部門早就注意了,但是冉耀時代他無法插手。這個辦公室是半獨立性質的。

「不知道他願意不願意交出來。」烏佛有點猶豫。誰都知道陽河是前民政人民委員,現在的企劃院院長鄔德一手提拔起來的。陽河本人社會經驗有限,肚子里沒有太多彎彎繞,不會阻撓。但是萬一鄔德指示他拖延的話事情就復雜了。

趙曼熊冷笑了一下:「你們太看不起執委會了。元老里還沒有哪個敢違抗正常的組織程序的。」

這個辦公室當初就是在政治保衛總局的編制下設立的,陽河不過「協助」身份,他占據辦公室不放,拒不移交資料就是抗命。經過獨孤求婚事件之後,恐怕不會有人再魯莽到會因為某個人的而公然去對抗組織原則了。

趙曼熊問:「已經安置掉的前檢疫營情報員的名冊還有沒有?」

「沒有――」午木說,「我在檔案里沒有查到名單。」

「名單在檢疫營的審查辦公室里。」烏佛說,「這些情報員是臨時性的,津貼是民政委員發得……」

「這對我們組建工作網是現成的人力資源,」趙曼熊指示,「接收辦公室之後就把名單送來。」他接著又補充了一句,「還有他們的告密材料我在檔案室里沒有看到,也要轉移到總局來。」

「好,散會之後我馬上去辦。」周伯韜自告奮勇。

這份名單上的人應該已經被安置到了整個臨高:分散到學校、機關、企業、農場和居民點。這是最佳也是現成的工作網情報員的來源。發展現有崗位上的情報員比派人打進去更好。

這批人前前後後有幾百人。如果完全掌握下來,即使剔除部分不合格的人員,剩下的人構成的工作網的規模就很可觀了。而且他們曾經充當「卧底」的經歷能保證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兢兢業業,守口如瓶。

趙曼熊的另一件事情是和博鋪的其他機構建立起協作機制。包括海關、港務辦公室和博鋪派出所。要在博鋪順利的開展工作,這三個部門的協作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