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節 義兄(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28 字 2020-11-28

有一個傳聞特別接近事實:管著東門市的東門大官人造頭目的反,帶著手下的人企圖沖進百仞城去,在城門口雙方互放槍炮,東門大官人寡不敵眾全部被打死了。還有人繪聲繪色的說百仞城里的槍聲響了一晚上……

土著對獨孤求婚這個人不太熟悉,張冠李戴到了東門吹雨頭上,而東門吹雨調走之後從東門市上消失給這個謠言添上了可信的色彩。

劉三聽聞外面謠言如此的厲害,不覺皺眉――政保總局是干什么吃得,這種謠言不是嚴重影響穿越集團的偉光正形象么!

他不得不花了很大的力氣來向楊世祥說明:這些全部是謠言。至於游-行之類,這種事情算不了什么,穿越集團的力量不但沒有受到損害,經歷這次風波之後還會更加強大。

為此他不得不解釋了下選舉制度和穿越集團的基本政治制度,免得義兄無法理解。

好一番解說之後,才讓楊世祥安下心來――他對政治制度不感興趣,不過從劉三的話語中知道這只是場「文斗」,沒有大打出手傷及元氣。不由得松了口氣,笑著說:

「那是我多慮了。沒有傷到元氣就好。」

劉三又向他提起了開發新的葯品的計劃。他打算下一步開發制造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這兩種夏季葯物,另外嘗試制造風油精。都是開發榆林急需的葯品。

楊世祥對劉三提出試制的每種新葯都信服的五體投地。現在中成葯的生意好到他已經不得不考慮把制葯工場從城里搬遷到百仞城外「民營企業園」去了。潤世堂的工場已經忙不過來了。

「這當然好了。」劉三想原本就有這個打算,過去只是為了圖方便才把廠繼續設在潤世堂里的,現在既然你要自己提出來那是再好不過。

「如今手中有了幾個錢,哥哥想蓋象你們澳洲那樣的大作坊!好好的干一番大事業。」楊世祥對澳洲人的工廠印象極其深刻。幾杯酒下肚,他有點興奮起來了,最近他的心情很是愉快:堂兄楊世意現今態度大為轉變,不僅經常寫來信件,饋贈禮物,言辭上也客氣許多――連對他派去駐在佛山照料生意的老管事劉本善也非常客氣。而且還屢次向表示進貨不必再用現錢,放賬額度更可以加大。常年被親戚看不起的楊世祥算是揚眉吐氣。

和澳洲人合作能干大事業這種印象已經在他的大腦里深深的留了下來。現在既然聽得澳洲人元氣未傷,在臨高還有得待下去,還能和這義弟干一番大業。

「愚兄想在廠里裝你們的那種,嗯,機器,」楊世祥說,「上次愚兄去磨坊,看你們的水磨,真是又快又好。大家都說你們澳洲人最為機巧,大約做葯也有機器吧?」

「機器的確是有得。」劉三點頭,他早就想開辦一家使用機械輔助加工的制葯廠,而不是象現在這樣的手工操作,現在潤世堂用了二十多個葯工,還有十幾個散工和學徒。如果使用機械輔助生產就能減少三分之二的人員。節約下來的人工就能用來擴大再生產。

老葯工長期接觸葯材,熟知葯性葯理,這種人才讓一直做這樣簡單的手工勞動顯然是浪費。

「不知道要哪些機器?」楊世潤對機器生產極有興趣,但是加工葯材需要什么樣的機械他心里完全沒有概念。

「機器有許多,種類也是各式各樣的。」劉三想這得自己出面打申請。制造葯品的設備應該會得到制造的優先權。不過潤世堂算是合資企業,不知道價格上會怎么核定?只好先打個伏筆:

「價錢上可能不便宜。」

「貴不要緊,只要好用――銀子賺了白放著又不會生出小銀子來!」楊世祥手里有錢,說起話來不免露出紈絝的味道來了。

「大哥有這樣的意思,我回去就辦。」劉三很興奮,這可是典型啊,土著資本家和穿越集團合作的典范。執委會那幫人肯定會好好的給點政策以備將來宣傳之用,說不定還會樹個「典型」出來。

成了正面典型,那真是樣樣事情都好辦了。

其實潤世堂的能不能成為「典型」,本質上和劉三沒多大關系――劉三這個股東是掛名的,真正的股東是穿越集團本身。但是他還是很希望潤世堂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成為新世界里的醫葯巨頭。

劉三和楊世祥的結義開始不過是出於加強合作的目的。然而大半年來和楊世祥之間切磋葯理,交流醫術,還一起出門采購葯材,經營業務,兩人之間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而且義兄全家對自己關懷備至,噓寒問暖,猶如真正的家人一般。這讓劉三感到溫暖。對這位義兄的利益他自然是要關注的了。

「這就有勞賢弟了。」楊世祥興奮的說,「我這就關照劉管事,從佛山再找些工人來――」

劉本善現在是潤世堂駐佛山的管事,總攬一應潤世堂在廣東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