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節 招待會(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93 字 2020-11-28

今天,眼看著自己親手主持建造的輸送船團就要出港執行發動機行動,他的心情更是好得不得了,蘇打水、水果汁兌朗姆酒喝了個痛快。

「你的承包商也來了?」洪水尹問道,他今天請了和他們有貿易往來的當地商人。

「來了。還有洛辰的那批天地會客戶。」

招待會上,雲集著一批穿著綾羅綢緞的土著「上等人」,期間也混跡著若干著鑭衫文士儒生。洪水尹作為本地的商務負責人,兼任對外聯系人,端著酒杯在人群中談笑風生,長袖善舞的和當地一干土著合作者應酬。

當地的土著合作者們,大多是來自聖女灣對面的九龍半島和更北面的東莞、香山兩縣的經營性中小地主。受到明代商品經濟大潮的波及,很早就開始以經營種植各種經濟性作物,尤以種植靛藍、蠶桑為主。靛藍和生絲、綢緞都是元老院的大宗出口物資。因而一直是洪水尹積極拉攏的目標。

吸引他們為外貿公司提供出口產品,推銷「天地會」的服務,是目前洪水尹的一項主要工作。

這些中小地主最初和香港站的合作,多少帶有「被自願」的成分,因為伏波軍在珠江口的「赫赫武威」,加上刺刀和炮艇就在不遠處晃悠,沒有人膽敢拒絕香港站的「貿易說明會」。

然而一旦這樣的貿易關系正式確立起來,他們很快發現,和香港站的澳洲人合作,比和城里大大小小的奸商合作要好很多很多。因而兩者之間的關系很快就熱絡起來了,而天地會也乘機在當地開始發展客戶――港島地區發展農業條件不佳,天地會沒有多少用武之地。

當然,也有主動來和澳洲人合作的――劉德山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三良鎮上見識了伏波軍的秋毫無犯之後,很快就動起了和澳洲人做買賣的想法。

劉德山的買賣是在山東和廣東之間販賣土產,早就聽說過澳洲人的買賣做得很大,澳洲貨極受歡迎,現在澳洲人近在咫尺,機會當然不容錯過。所以珠江流域討伐戰役一結束,他就跑到了香港,找到了洪水尹,要求販賣山東貨物。

洪水尹對他的提議十分感興趣,劉德山雖然是個小商人,資本不雄厚,但是生意路子很熟,身為山東人又長期在珠三角地區行商,對兩地情況都很熟悉,是個很合適的貿易代理人――而且他的勢力不大,不容易造成尾大不掉之勢。

在洪水尹的支持下,劉德山很快充當起了「萬有」的代理人,開始經營澳洲貨物。他對珠三角的鄉鎮狀況十分熟悉,能夠深入到過去廣州站難以深入的村鎮展開商業活動,已經在東莞縣境內初步建立了一個鄉鎮商業網。

這個鄉鎮商業網以流動商販和當地代理店的模式,向鄉鎮大量推銷火柴、新式鐵農具、廉價中成葯等臨高生產的日用品,同時收購村鎮的各種土特產。盡管生意瑣碎又沒有很大的利潤,起碼把臨高的商品滲透到了農村。隨著商品的滲透,觀念也會跟著改變。

劉德山自己也小小的發了一筆財。雖說沒有賺太多的錢,但是他的精明的頭腦中已經知道澳洲人在後面有更大的商機。只要自己耐得住,發大財的日子就在後面。

此刻他正在站在大廳里,學著澳洲人的摸樣端著一杯格瓦斯,注視著洪水尹的一舉一動。巴望著這位「首長」能夠再向他透露點什么消息。他已經從前一階段香港站的大采購中嗅出了些氣味――更大的機會很快就會降臨到香港島上。

」 target=」_blank」>www.piaotian.com」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http://www.piaotian.com」>」 target=」_blank」>www.piaot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