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節 三亞的商站(1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22 字 2020-12-16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臨高啟明最新章節!

許延亮三亞之行的最後一站是東南亞公司的商站,東南亞公司以三亞為母港的船只很少。冬季更是幾乎沒有業務,所以只有十來名工作人員留守,負責看守貨棧、船只和辦公室。業務活動基本停頓。大部分辦事人員都被臨時調到外地碼頭去了。

這東南亞公司的開支管理倒還算嚴格。許延亮心想。

留守在商站的負責人名叫唐征。他即不是船長,也不是股東,而是貨真價實受元老院委派的「干部」。許延亮知道,在這類公司里任職的歸化民干部不僅僅是「自己人」這么簡單,很有可能也是政保局的隱干。他完全可以信任。

簡單的問了下公司的運營情況之後,他看似隨意的問道:「你老家哪里的?」

「老家是廣東高州府的。」唐征說,「那年下南洋做生意,在瓊州海峽遭了海盜,幸虧被元老院所救。可是虧折了本錢,也沒法做生意了,干脆就留下了。」

「怪不得你到這里來任職,原來也是下南洋的商人出身。」

「首長見笑了,我這種商人,帶得貨不過幾包而已,小得不能再小的買賣。下南洋是本小利大,只要不出事,跑一趟全家能吃上一年的。可要是遇上天災人禍,立刻就是破家。我就是這么留在臨高的。」唐征頗為感慨,他當初隨海家的船只下南洋,沒出瓊州海峽就被海盜打劫,雖說最後獲得營救,撿回一條小命,但是貨物被水浸,受損嚴重。

「原來是這樣。」許延亮點頭,「你去過幾回南洋?都販賣些什么貨物?絲綢?」

「前後五六回吧。絲貨吃本太重,我販賣的都是食物和日用品。那邊什么都缺,一文錢的東西能賣二三十文。」

唐征是個小商人,所以他去的地方並不是許延亮經常聽到的諸如馬尼拉、巴達維亞之類的東南亞的大口岸,而是一些他很陌生的港口。較之於商賈雲集的大口岸,較為偏僻的中小口岸的生意更好做,獲利也更高。缺點就是安全些更低。

他是商人出身,很是健談。許延亮原本對海貿所知甚少,基本都是看書看材料得到的訊息,現在聽他敘談實務和例子,生動有趣。不覺談了許久。又談到了目前東南亞公司的運營情況。

許延亮知道東南亞公司的運營類似舊時空的出租車公司。公司並不經管具體的營運,只負責管理、稅收、人事和後勤工作,具體運營都是由船長負責。而這船長,要么是受股東的雇佣,要么本人就是股東。

他問了問東南亞公司船只的運營情況和運營成本是怎么合算的。唐征說現在東南亞公司采用的航線許可證制度。公司下屬的船只,如果是經營貿易,不是充當承運商的話,需要向公司申請許可證。

「就是過去的令旗吧?」

「對,也有這么叫得――說起來這也的確是一面旗。」唐征說這種許可證有包年和航次兩種計算方法。包年的貴,但是不限航次,適合常年跑的航線;單獨買航次便宜,適合不太常跑的航線。

「我記得下南洋的商船大多一年只能跑一個來回,還能跑好幾次的?」

「那是老皇歷了。」唐征說,「如今有專門導航圖,船長只要按照導航圖跑,每個季節根據風向和海流跑不同的航線就行,不用在碼頭上等上半年,季風起了再啟航。再說這帆裝也有改進,逆風也能航行,只是速度慢些罷了。現在的問題是能勝任的導航員不夠多,大多數船長都學不來新的導航技術……」

原來是這樣,許延亮心想,元老院帶來的新技術給傳統的航海貿易很大的促進,他久在辦公室中,對這些進步是一點概念也沒有――還混在大航海俱樂部里……

想到這里,不由地臉上微微發燒。又問:

「那這旗的價格呢?包年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