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1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2312 字 2020-12-19

面對眾人的質疑反對,林延潮倒是第一個表示支持。

不少翰林不由心底嘀咕。

林延潮雖不是掌院學士,但侍講學士權威亦是很重,而且大家同在一個衙門,沒有理由因為這件事直接反對林延潮,撕破了臉皮,破壞了同僚間的和睦。

不過話是這么說,但不少翰林不認同將策問拔至與經術並重的地位。

這是大明開國兩百年來的定制,一直都是這么考的。

林延潮欲改變這個規矩,很顯然是為他事功之學掃清障礙,然後在會試中給自己的門生開後門。

林延潮欲以他侍講學士的權威,強行要在翰林院里通過此議,他們口服但是不能心服。

就在這時一名翰林起身反對。

眾人看去不是別人,正是詹事府右庶子趙用賢。

林延潮心知此事必掀起軒然大波,不會一帆風順。趙用賢站出來反對,也是在他意料之中。

趙用賢此刻心想,萬歷十一年的會試,張四維申時行等輔為了照顧自己的兒子,強行讓他們中了進士。

此事被魏允貞冒死上疏捅破。

而這一次會試,申時行改套路了,直接照顧門人了。

趙用賢一貫反對申時行,他認為林延潮出面,背後必是申時行的陰謀。

趙用賢道:「禮部試里,重頭場已是慣例,這么多年來以經義題目為主,是好是壞,眾考官們早有一套的章程,並非由一人獨斷,策問輔之則可。」

「若將策問提至與經義並重的地位,那么策問題目好壞,以何為繩?現在距離會試只有三個月,驟然更易規程,那么在舉子中有何反應,林學士心底有數嗎?」

趙用賢的話還是說到翰林心底的,不僅僅是他與林延潮品秩相當,說話很有分量。更重要是他的話說到大家心底。

科舉這么多年,經義題的高下,大家一眼都可以看出,你不能將一篇三等的卷子強行說成一等,也不能將一等的卷子強行貶至三等。

現在你強行加策問,什么題目好壞,規矩又如何定?你是不是想通過這手段,強行讓門生走後門。

林延潮道:「趙侍講此言差矣,策問的高低,若看不出高下,那么以策問為主的殿試,又何來分狀元,榜眼,探花,頭甲,二甲,三甲之分?」

趙用賢反擊道:「林學士也知殿試考了策問,那會試就當以經義為主,經義策問並重實多此一舉。」

趙用賢說完一名庶吉士站起身來道:「不錯,會試主經義以定去留,殿試不做篩選,則以策問定高下,這是兩百年來朝廷取士的根本。若是驟然更易會試章程,以經義策問定去留,那么對於原先重經義輕策問的舉子而言,實太不公平了。」

這番話倒是很有真知灼見,眾人看去原來是庶吉士季道統。

趙用賢見有人附和點點頭道:「不錯,策問所考在於史書,在於時務,這些事不少在朝為官尚不能明白,又何況舉子乎?強行言之,誠為我輩笑爾。」

當年林延潮會試時,考了幾道很有水平的策問。

比如林延潮中進士那年所考的。

&#o39;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o39;。

這問的是變法,諸葛亮沒有商鞅申不害變法之心卻用了其法,而王安石用了商鞅申不害之法卻不承認其名。

這樣的題目考出來很有難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答的,放在現在也沒多少人說出來個所以然來。至於整日埋四書五經的人,肯定是答不出的。

學問差一點連審題都不過關,申商是誰,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王安石變法你了解嗎?諸葛亮治蜀你了解嗎?

就算都懂,但古為今用結合經義說出一個所以然來,幾個人能辦得到?所以能答的好的極少,不過能答的好的,必然是高才。

所以策論只在於會試的第三場里,大家走個過場就好,你就算說申商是一個人,考官只會笑笑,格式對了都讓你過。真的要追究,這題要篩落多少人。

但在經義題里,你沒有稱呼孔子為聖人而直呼其名,孟子為賢人而直呼其名,甚至該避諱的沒有避諱,甚至一行規定寫十二個字的你寫了十三個字,考卷一律罷落。

更不用說,經義破題,稍微離題,那么三年後再來。

這完全是兩等不同的要求。

因為會試是經義定去留,殿試以策論定高下。

但問題是現在的經義考試有問題。

歷史上就有考生將古往今來大題小題題庫通通背誦後,到考場上套題目,最後考中進士。

這不是一兩個,而是好幾個人。

林延潮當初就靠背題目在書院里考試蒙混過關,那時候他憑著是過目不忘的本事,至於其他人,就是靠死背強行記憶,二三十年持之以恆的讀下去,還真給你中了。

當然有如此坐爛屁股的耐性,以及這等強大的記憶力,都是你的過人之處,選拔成為官員未必不可。

但是如果可以,朝廷更需用哪一等人才呢?

從詩賦取士,到八股文取士,再到策問取士,科舉考試怎么考都有弊病,但從後到前,應該說時代在展,篩選的機制越來越公平,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取代前,朝廷也是很無奈啊。

而現在朝廷策問考的題目怎么樣了?又回去了,譬如去年殿試策問大意是,安定四方,朝廷是用兵還是在德。

這樣題目不是不好,當時朝廷在遼東雲南都在用兵,也是用時務考校貢生的意思。

但如此題目很空泛,用屁股想都知道,在德是政治正確,然後以兵輔之,畏威才會懷德,破題如此簡單下面再用八股套就好了。

這樣的題目,表面是策問,實際上還是經義。

換了林延潮,讓他擬殿試題目,至少也要寫個&#o39;龔遂治渤海,虞詡治朝歌論&#o39;如此,才是真正的策論。

想到這里,林延潮就將心底的想法,如實道出。

眾翰林見林延潮這么說,也有些被說服了。

面對趙用賢所言,如果朝廷取士經義策問並重,那么對於策問偏弱的考生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