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十章 辦報(2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665 字 2020-12-19

辦報之事不同於修大明會典,穆宗實錄,這是一個接觸實務的機會,翰林們都是很有期待的。

但是自允許辦報開始,林延潮卻一直蓄而不發,卻令眾翰林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其實從都察院的皇明時報,禮部的天理報成功後,林延潮也是考慮翰林院的報紙定位在哪里。

雖說朝堂諸公議論時,曾經提出讓翰林院偏重於文章科舉的方向,但具體操作上又是如何

現在在檢討廳里,參與辦報的翰林都來了。

方從哲,葉向高,李廷機這幾人都是林延潮在翰林院中的心腹,當然也少不了林延潮的同年蕭良友,好友孫繼皋。

另外楊道賓,孫承宗,庶吉士里袁宗道,陳應龍等等都有與會。

面對眾人,林延潮先道:都察院的皇明日報專營在朝官員,以及官紳。天理報是面向地方官員鄉紳。而翰林院報紙則是面向舉子,監生,生員,諸位以為他們喜歡看如何的報紙

蕭良有道:朝廷定下是文萃科舉,就應該點評時文,討論經學。

孫繼皋道:我們當然說文萃科舉,但諸位想書肆里那經世文編,科考大全,同樣說的都是這些。

而所謂報紙在於新,在於快,我們可以在每年鄉試,會試,殿試時談文章,從禮部,都察院看來,我以為還是在於眼下讀書人最關心的事上。

蕭良有點點頭道:此言極是,我們還是聽一聽後輩們的見解吧

聽了蕭良友的話,方從哲,葉向高,孫承宗他們都是起身施禮。

方從哲先道:學生竊以為皇明日報確實先聲奪人,其社論采用確有亮點,但我們翰林院不必講大道理,如這樣的社論,實可以不必采取,因為這樣的社論懂的人自不用他們多說,而不懂的人說了也是白說。

林延潮贊賞道:說得好,皇明日報的社論乃朝廷向官員士紳他們吹風,我們若亦步亦趨,則失了先機,既是辦報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我以為我們可以將朝廷之政策道出,詳述,如果並非必要,不要將自己的想法揉入其中,就算一定要說,也要客觀公正,不偏不倚,不群不黨,讓讀報之人從中聽到自己的聲音。

聽了林延潮的話,眾人都是目光一亮,露出深以為然之色。

葉向高道:儲端之言,發人深省,正所謂公論出自科道,我們翰林院不比都察院,不能替都察院發聲,而貿然評議容易與都察院的時報意見相左。

當然如此並非一個取巧之道,也並非一個符合讀報之人心思的辦法,但是久而久之,大家會知道我們的立場,明白我們的苦衷。

林延潮繼續定調子:還有一事,我們翰林院的文章不在於文賦,更在於可讀,我們不怕別人嘲笑我等翰林寫的文章,如何不入流,如何看起來像給平民百姓所讀的文章。

因為我們的心思在於觀點上,文章一定要犀利,能切中要害,甚至直指時弊,同時我們也好常懷寬容之心,只為讀報之人開拓眼界見識。

孫承宗道:我明白儲端的意思,我們的報紙就是面向舉人,國子監,生員,此上不足下有余。

既面向士人階層,但又要愚夫愚婦都能理解,所以翰林院的報紙,不必高高在上,而是要讓每個讀書識字的人都可以看得懂的,重點在於開拓見識,增廣見聞。

眾人都是撫掌道:正是如此。

李廷機問道:不知儲端以為,我們翰林院的報紙以何為宗旨

林延潮想了想道:就以一首詩吧

眾人一並道:願聞其詳。

林延潮當下揮墨直接寫在一張紙上,眾人齊看後都是叫好。

但見林延潮寫的這首詩是: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詩當然是好詩,眾人不禁心情激動,孫承宗向林延潮問道:敢問儲端天公何意

林延潮道: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公就是天下億萬萬百姓。我在翰院時常言,欲中興則必變法,然而欲有治法必先有治人,這治人從何而來,在於開啟民智,天下讀書人的覺醒

天子求賢若渴,故開科舉求才於天下。我們這報紙就是開一扇窗,開一扇門,讓天下讀書人都聽到自己心底的聲音,他日為治世之才

正在林延潮說話之間,袁宗道則是默不作聲將林延潮寫的詩拿起,贊嘆了幾句,然後看四周無人在意,悄悄地塞進了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