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里(2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747 字 2020-12-19

這要從官員辭官的流程說起,低級官員辭官一般是通過吏部轉奏,說是轉奏,其流程就如同吏部選拔官員一樣,天子說一聲知道了,其實不會親自過問。

但到了三品以上,大臣要辭官就要天子親裁。

大臣不同於小官,官越大辭官越是一件頻繁的事,心底一個不爽就會辭官。

申時行一個勁的說自己身體不好,整天頭暈眼花,奏章里寫的自己病得很重,連起床都困難,更別說處理公務了。但申時行辭呈這邊在寫,那邊在宰相的位子上干得好好的,平日錦衣玉食,吃門門香看上去還能再干十幾年的樣子。

所以皇帝也習慣了,一般大臣上疏辭官,前面兩疏天子都會挽留一下,不管是不是真的,都以全君臣之禮,但官員上第三疏開始,就說明官員是認真的,我要力辭了。

當然也有你要辭官,但皇帝不肯,非要你干到死的。比如歷史上李廷機一連上了一百二十五疏辭官,但天子仍是不肯,最後他被迫掛冠而去。

不過這是特殊情況,一般而言三疏後,天子都會答允的。

三疏是三品大臣的標准,如果是內閣宰相,天子還要多挽留幾疏。

當年呂調陽得罪張居正後辭官,他上了四疏,天子就令他告歸。

以呂調陽為標桿,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申時行辭相時,天子一共挽留至十一疏,王錫爵留了八疏,而對於與申時行同時罷相的許國,天子只是留了三疏,許國身為宰相待遇卻與大臣無二,言下之意就是朕不太喜歡你了。

林延潮第三疏上後,已是走完了流程。

但天子再度不允,聖旨上以『林卿功在朝廷,朕甚是倚重』之言諭留,並且還遣太醫去林府上探病。

這一般而言又是不輕易施予的恩典了,在明朝這只有顧命大臣,肱股之臣稱疾辭官時才有的待遇。

盡管遣御醫探病,但林延潮仍是再度連上了兩疏辭官。

上到第五疏,林延潮覺得天子對自己已是不薄了,也算為二人這九年來的君臣恩遇畫上了一個不錯的句號,給足了自己面子,想來不會有第六疏了。

而辭官之際,林延潮仍是強撐著『病體』去禮部上衙。

聖旨一日沒下來,林延潮就要不能走,否則就是擅自離崗,如李廷機上了一百多疏,天子仍不肯他辭官,最後他實在等不起天子答應,一個人跑回了老家。

當時朝堂上就有人說,要把他抓回來問罪,當然李廷機為什么跑回家,大家都知道,最後也無人追究,不了了之。

其實從第三份辭疏一上,眾官員都知道林延潮這是鐵了心的要走了。

稱疾不是假的,林延潮是真病了。

御醫回稟天子也是這么說的,說要讓林延潮好好調養一段日子。

第四疏上天子說給假行不行,林延潮則說不願堵塞賢路,大意就是與其給假死撐在崗位上,不如退位讓賢。

所以禮部上下都知道林延潮是真的要走了,平日林延潮治衙署嚴苛,卻唯才是舉,下面的官吏只要有才能的,都會予以重用。故而禮部上下對林延潮都十分服氣。

禮部官員中董嗣成與林延潮最要好,舍不的他走。

林延潮知道董嗣成人品正直,是一個可以交的朋友,但是他祖父董份,前禮部尚書,申時行的老師,為人卻是……士林多有鄙視。

這日二人正在官衙說話,這時候聖旨下達。

「部堂大人……」董嗣成知道了什么,露出難過之意。

林延潮笑了笑道:「伯念,臨別之際,我有一言相贈,你出身世家,做官第一事就是守住祿位,朝堂上的事能不過問就不過問,以後天各一方,大家珍重。」

董嗣成聞言當即點了點頭道:「多謝部堂大人。」

當即傳旨中官入內,但聖旨的內容出乎林延潮的意料之外。

「陛下讓本官與司禮監的陳公公主持抄沒張鯨之事?」

「正是。」

林延潮當即問道:「但本官即不是刑部,大理寺的官員,也不是都察院的御史,只是禮部副員。」

內官恭恭敬敬地道:「啟稟部堂大人,聖旨上確實如此說,小人不過負責傳個話而已,其余的事小人是一概不知,眼下陳公公,錦衣衛已在外面等候,只待部堂大人一聲令下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知道了,還請公公稍待。」

等對方待離開後,董嗣成也是不明所以問道:「聖上怎么會請部堂大人主持此事?這實在令人看不懂啊。」

一旁的陳濟川道:「老爺與張鯨有隙,這是眾所周知,或許這是陛下替老爺出氣來挽留老爺呢?」

董嗣成道:「不錯,張鯨已是軟禁了一個多月,陛下一直不作處置,這一次降旨處置,必然挽留部堂之舉,就如同當年丘橓與張江陵有隙,於是陛下就派丘橓去抄沒張府一般。」

林延潮聞言道:「聖意難測,只是本部堂已決意歸隱田園,陛下在這時候讓本部堂抄沒張鯨,著實叫我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