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2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780 字 2020-12-19

「十數萬計」眾大臣們都是吃驚,顯然都有一等倭國不是彈丸之地怎么會有這么多兵馬的潛台詞。

林延潮道:「臣料定本朝與倭國遲早必有一戰,此戰本朝必須勝,勝則永無東南之患,海疆可保百年太平。」

天子露出了然之色,然後問道:「石卿以為如何」

石星道:「大宗伯於倭國之事看來了如指掌,但臣不敢全然信服。臣以為大宗伯是以冊封為名,行媾和之實。」

石星此言一出,眾大臣們面色一凜。

林延潮道:「啟稟陛下,兩國之間能談則談,不能談則戰。不戰而談有之,不談而戰乃蠻夷之事,非我上邦大國之所為。故而之所以要平天下,是為國泰民安,而國泰民安,是要百姓能衣食富足。」

林延潮的話說來就是戰爭是政治延續的精髓,眾大臣們就這一席話在朝堂上紛紛議論。

天子頗為認同林延潮此言問道:「林卿,朝鮮倭國是否有勾結」

林延潮道:「回稟陛下,臣不敢斷言。」

這時許國出班道:「陛下,當年出使過朝鮮,對朝鮮國情甚是了然,朝鮮對本朝一向恭順,朝鮮絕不敢反我大明。」

這時候刑部尚書陸光祖出班道:「許閣老,自古以來大國事小國當以仁,小國事大國以智,本朝對朝鮮以仁,但朝鮮對本朝是否能報答,未到最後一刻不敢下斷言。」

「除非誰能知道朝鮮君臣上下的心意故而臣以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早做准備才是。」

聽陸光祖的話,眾大臣們再度議論起來。這時秉筆太監陳矩出聲道:「不如先聽聽林先生之見,以倭國朝鮮齊來,先擬定戰守之策。」

兵部尚書王一鄂搖了搖頭道:「如何擬定朝鮮,天朝之屬國,遼左之藩籬,若失之則為吾心腹大患,若是叛之,則遼東危矣,同時海上也無寧日。」

林延潮朗聲道:「正如大司馬所言,倭為中國之患久矣,但今之倭並非昔之倭,而今之備亦不同於昔之備。」

「臣於北上進京時,於路途上就草擬備倭備朝之計,並擬定一策,懇請朝廷定奪。」

說完林延潮從袖中取出了一個條陳。

眾大臣都是吃了一驚,沒料到林延潮還有這一手。

天子也是從椅上微微挪了挪,他要林延潮回京時參謀倭國朝鮮之事,自己這才剛發問,對方就已經擬好草案了。

陳矩從林延潮手中接過條陳,奉至天子手中。

天子於椅上上道:「朕脖子不適,先讓幾位閣老看一看,林卿,你就先說說吧」

林延潮道:「是陛下,臣的策略就是經營津,萊二地,以津萊一體,戰守為一策,並調閩,浙慣戰舟師相度機宜,若朝鮮叛,則守衛海上,使敵之舟師不可長驅直入,若朝鮮恭順,則可出兵剿閑山,釜山,對馬以援朝鮮。」

林延潮此言一出,眾大臣們都是陷入了凝思,其實這凝思大多人這是作樣子。

還是陳矩反應過來,對宮里伺候的太監道:「立即拿圖策來,要京畿,山東,朝鮮全圖,給擺在殿上」

陳矩吩咐後,下面的太監立即擺上了三幅一人高的圖策面對著天子立在乾清宮的殿上。

幾位內閣大學士來到圖策前,一面看林延潮的條陳,一面對比地圖看了好半天。

陳矩怕申時行幾人老眼昏花,又吩咐人拿燭火來。

至於其他的大臣也紛紛附到幾人身後參詳起來。

石星任過兵部侍郎,對於天下山川局勢都是熟悉在胸,他聽了幾句即明白了林延潮的上策說是什么。

石星心底有些驚訝,但面上不好表露出來,只是問道:「林宗伯此上策是自己想出來的嗎」

在石星心底林延潮就是詞臣,封貢的事就是紙上之見,更不說這樣的兵家之事,他肯定不懂,一定是有人抓刀的。

但見林延潮道:「確實不是林某自己想的。」

石星心道難怪如此,他卻道:「原來是他人獻計,可否告訴石某出此策之人是帶過兵的嗎或者是出自大宗伯麾下幕僚」

林延潮聞言似笑非笑。

石星一愕問道:「怎么石某的話有什么不妥嗎」

林延潮認真地道:「並非不妥,此策並非是林某手下幕僚想到的,而是晉宣皇帝。」

「晉宣皇帝」

林延潮道:「司馬仲達」

石星差一點當殿拂袖,林延潮你這是消遣我嘛,難道是司馬懿復生給你林延潮出謀劃策

林延潮笑著道:「大司農休怪。當年司馬宣王為伐遼東,在登萊造大人城,運糧船從此入。」

石星點點頭:「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林部堂請繼續說這上策,讓石某一聞高見」

ps:一章發不完,明天再更一章。</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