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1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663 字 2020-12-19

宋應昌得了經略備倭之任命後,受令從京師出。

因為他得了林延潮告誡,知道朝廷視其資淺任重,頗不放心,。所以他按照林延潮所說的,對於東征調度用命之事,一日三報,總之事事請示天子,內閣。

比如『乞聖裁』,『乞鈞示』之言都是列於宋應昌的每份公文上,以示自己沒有自作主張的意思。

不僅如此,宋應昌還盡量在前往遼東的路上行得遲緩,走到十幾日方才拖拖拉拉地抵達山海關。

到了山海關後,宋應昌進行休整甚大有長駐拿此當行轅的意思。

面對宋應昌如此表現,朝廷當然知道他的用意。天子於是下旨催促宋應昌,並讓他不用『事無具細,進行稟告,小事盡管裁斷』。同時天子還下旨給各督撫要他們服從宋應昌之命,甚至天子擔心重蹈鄭洛與魏學曾不和之事,特意將薊遼總督蹇達召還回京,讓他協理京營軍政,不過仍兼薊遼總督的原職。

有了天子這意思,宋應昌方無後顧之憂。

宋應昌是很能知恩圖報的人,他知道這一切都多虧了林延潮的出謀劃策,以及他在朝中替自己說話。

所以宋應昌連連寫信給林延潮,除了保薦於仕廉為贊畫外,還請林延潮多推舉合適的人才助他一臂之力。

林延潮看了宋應昌的信,他沒料到自己被石星排擠出去,卻因宋應昌之故還能以這個方式得以介入援朝之事。

對於素來喜歡獎掖提攜官員不遺余力的林延潮而言,當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好機會。

問題是自己要派誰去?

之前林延潮官位低微,自己弟子門生同黨的事很好打理,但隨著自己官越來越大,自己的門生弟子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

人的地位一高,於是種種私心也來了。

孫承宗就是如此,說起孫承宗就必須說起袁可立。

當初袁可立在任蘇州推官時辦了申時行家人,林延潮數度要懲誡袁可立,但都被孫承宗勸住,不僅孫承宗自己勸,他還拉了林延潮很多門生一並相勸,如此令林延潮很被動。

不過袁可立還是因此事被遠謫,林延潮聽說袁可立對此有些怨氣,與陶望齡,袁宗道登幾位同門寫信時提及此事言,我乃朝廷之推官,並非只是恩師的弟子。

此事令林延潮有些生氣,袁可立這么說,顯然孫承宗沒有替自己安撫好。

就在上個月袁可立再度被啟用,而且得以出任山東道監察御史。

這不是貶官,反而是升官。

林延潮一問得知原來是沈鯉向6光祖保薦袁可立的緣故。

因此林延潮更怪責孫承宗。

林延潮也明白自己的不足,他的性子有些急躁,事人不夠誠懇,喜用權術,但孫承宗恰恰相反,與同門後輩相處猶如兄長,而且待人以誠,為人又是正直不阿,故而他在林學之中有『門生長』之稱,很有人望。

這些恰好彌補林延潮之短,故而自己一向將孫承宗以衣缽傳人視之,故而之前不願在天子面前露出太過重視的意思。結果天子反而對孫承宗青眼有加,對他可謂一意栽培,甚至越過自己不斷提拔,這顯然是自己的內部摻沙子,安釘子的手段。

孫承宗得了賞識後,當然是減弱了不少天子對自己的猜疑。但壞處就是,林延潮必須做好打算尋找其他可以傳衣缽的人。

第二日林延潮前往王家屏府邸。

這6光祖得旨入閣,同時暫時兼任吏部尚書,如此權重一時無人可及。

而一入必有一出,王家屏也正式辭去了輔之職返鄉。

辭官後王家屏在京逗留了一個月,林延潮兩度上門問候,今日已是第三度。

這時候王府里已經大部分都是收拾妥當了,王家屏失勢後,幕僚隨從各尋出路,下人已經提前遣散或還鄉,府里現在充斥著蕭瑟之意。

如此之下林延潮見到了王家屏,與申時行罷相時神色黯淡不同,王家屏精神卻是很好。

王家屏與林延潮在自家院落里散步。

王家屏對林延潮道:「吾入京後十幾年方才覓得此處大宅,這兩年住得十分舒適,今日我回鄉了,宗海若是有心大可買下此處,如此安頓家人上朝退衙也是方便些。」

林延潮笑道:「多謝了,小弟家宅雖小,但還不願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