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1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679 字 2020-12-19

風風雨雨的正月里,京城之中暗流涌動。

隨著王錫爵回朝,原有朝廷固有的局勢被打破了,朝堂上的平衡生了變化。

而這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傳來,成了以後一連串事情的導火索,原來正月一日渡河的李如松部率三萬余大明精銳部隊,直驅平壤。

明軍行動神,於正月初五包圍了平壤,並在正月初八之時總攻。

經一日一夜的激戰,明軍光復平壤,前方報捷此戰斬倭級一千五百有余,燒死六千有余,淹斃溺殺五千有余。

此捷報一傳至京師,頓時上下驚喜交加。

眾大臣們認為此一戰可以滅倭寇之膽,朝鮮光復只是克日之事。

而眾大臣們一致贊譽之中的兵部尚書石星也是信心滿滿,他趁此上疏報捷言,中國之威已大振矣,懇請平壤國王回故居平壤。

天子也認為大局已定,下旨勉勵石星現在先不提此事,應該趁勝鼓勇一舉盪平倭寇為先。連天子也是樂觀的認為,平壤一旦攻克,下面相信明軍也將摧枯拉朽地驅逐倭寇,只要能夠不斷收復失地,朝鮮必然會源源不斷供給軍糧,那么一直困擾明軍的糧秣問題也就不是問題。

這一消息,當然又稱為石星先見之明,與林延潮相較高下之判。

林延潮提前在山東湊集軍糧,以海運濟遼就成了多此一舉。

這幾日抨擊林延潮的言論,不知為何又多了起來,雖說都是讀書人的議論,還沒有真正哪個官員聲,但都察院的皇明時報上已是對石星進行贊揚,其中以贊為貶的意思很顯然。

皇明時報還透露了一句話,就是朝鮮光復已是指日可待,似可以換將談封貢的事了。

這無疑就是為林延潮出京造勢了。

沒錯,朝鮮的局勢大體已定,輪到一些殘羹剩飯可以給林延潮了,至於議和的事,無論輸了以後議和,還是贏了以後議和都不好辦,弄不好要擔上罵名的。

當然這份皇明日報也就擺在了天子的御案上,也擺在各部衙門大員的案頭了。

京城的天陰沉沉的。

禮部衙門望去甚覺得壓抑,不僅連四司官員們私下里關起門來議論,甚至是鑄印局,教坊司那邊也開始風傳林延潮要下野的消息。

「大宗伯,這一次要栽跟頭了。」

「灰頭土臉的就這么離京。」

「是啊,什么事功,只是口頭事功,至今為止沒辦成一事。」

「今日大宗伯又離衙去了。」

「看來心已經不在這里了。」

林延潮離開禮部衙門也不是其他事,而是林用參加要縣試了,他現在一半的精力都放在此事上。

這幾日,林延潮都盡可能早回家,陪著兒子溫書。

此事自也是作為小道消息傳入王錫爵耳中。此刻王錫爵正坐轎返回京城,路過禮部衙門時停留了片刻,然後作為他的管家王五就和他講了這條剛聽來的關於林延潮的小道消息。

聞此王錫爵搖頭道:「林宗海好一個萬事不介於懷的樣子。」

王五道:「我看也確有幾分氣度。」

王錫爵點點頭,他倒是理解林延潮的心情,他當年考進士時他是會元,榜眼,若非殿試時文章不如申時行那般討喜,那么他也是雙元了。而且王錫爵也有一個才華橫溢的兒子,但因為他是宰相,所以其子只能委屈在家中,不能參加會試。

他任宰相後,林延潮也不能說不恭敬,對方曾主動示好過。

不過王錫爵有些忽略了,倒不是說他對林延潮有多厭惡,而是他一貫是如此性子,希望官員除了公事來往,盡可能避免私交,如此才能清白。當然這一點對於羅萬化這樣與他有老交情的官員又是不同。

對於林延潮官位的安排,他更多是整個大局來考慮。三王並封之事,他必須有禮部尚書支持,他才能頂得住清議輿論的攻擊,否則他宰相的位子就危險了。

想到這里,王錫爵吩咐王五起轎,但好巧不巧王五稟告,前面是林延潮的轎子正好回衙了,對方似遠遠看到了宰相轎子,於道左避轎。

王錫爵聞言點了點頭,然後吩咐王五起轎。

王錫爵的轎子路過林延潮的坐轎,王錫爵看林延潮不過是二人的抬轎,出行的儀仗也很簡朴。

見了這一幕,王錫爵挑開轎簾向路旁作禮的林延潮點點頭,然後立即放下轎簾對王五道:「你去林延潮府上,好好談一談,告訴若是朝鮮的事辦完了,我保他回南京……」

王五道:「老爺,此事恐怕換誰都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