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2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662 字 2020-12-19

廷臣剛剛說完,然後言官也是一窩蜂的提出反對,一並要求請罷封貢事!這下石星連提出改貢道的機會也沒有,直接被罵得狗血淋頭。

石星在廷議上疾呼:「朝鮮殘破,軍餉難繼,如何是好!」

盡管石星這么說,但卻沒有人理會。

而這時候林延潮已將經略行轅從車輦館移至王京,他已聽說石星被打臉之事。

林延潮笑著將書信給於仕廉,劉黃裳二人過目道:「石大司馬真是有心了,此事若是由我提出,眼下在朝堂為千夫所指的就是我而並非石大司馬,你說我是不是要好好謝過他呢?」

石星沒安好心,但確實給自己吸引了一波火力。

劉黃裳道:「是啊,石大司馬之事可見,朝中於封貢事自有輿論,此中可以讓我們騰挪余地實在很小!」

林延潮點點頭道:「不錯,事事從道理出,那要人來干什么?又事什么功?」

「理就是適宜,而不是不可變的。我等以往讀史書,前輩常提點我們『不知來,視諸往』,當古為今鑒,這話其實不對。常說千古無同局,平日可以看棋譜,但怎有照著棋譜下棋的道理。中國與倭國斷交數百年,這封貢事又怎能照用朝鮮越南的例子?」

聽了林延潮的話,劉黃裳,於仕廉都露出了佩服之色一並道:「經略大人高見!」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現在說高見還太早了,你們也知道在朝廷內言官掌握著輿論,但不擊敗倭國又何談威服二字,如何能平衡左右,實在是兩難啊。」

「難怪從古至今議和之人都要被罵,不是沒道理的。」

劉黃裳,於仕廉也是面露難色。

於仕廉道:「老師以我觀之倭人最要緊的一是和親,二是割漢江以南之地,三才是封貢。兩國議和之事,顯然不可能達成。兩邊必然再起兵戈!」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言之有理。」

正在林延潮說話的時候,門外稟告道:「朝鮮接洽使李元翼求見!」

林延潮聽後道:「請接洽使進來。」

李元翼一入內即跪下道:「求求經略大人兵救救晉州吧!」

「哦,怎么回事?」

李元翼如實道出。

原來自明軍渡過漢江後,林延潮讓李如松放緩追擊,此事令柳成龍等有所不滿。

之前幸州之戰中取得大捷後,令朝鮮上下有些信心膨脹,認為就算沒有明軍的幫助,朝鮮軍隊也能夠收復國土。

而正在這時候豐臣秀吉為了逼迫明軍達成議和協議,也是為了報第一次晉州城之戰的大仇,下令加藤清正,黑田長政部率九萬倭軍攻打晉州城。

朝鮮認為可以一戰,於是由幸州之戰打出名氣的權栗擔任主帥,率領朝鮮軍隊對晉州城進行增援。

結果守城戰和進攻戰完全是兩回事,權栗率領的朝鮮軍隊與倭軍稍一交鋒,就被打得大敗。

因此權栗慘敗後,李元翼來向林延潮求援,懇請林延潮兵救晉州城。

林延潮聽說朝鮮軍大敗不由搖頭,劉黃裳在旁低聲道:「我們剛與倭人達成和議,現在出兵就是破壞規矩啊。」

於仕廉亦道:「是啊,當初和議是兩邊息兵,但沒有朝鮮在列,倭軍攻打朝鮮,不算破壞和議。不過我們可以嘗試派使者責令倭寇不可進攻晉州城!」

林延潮點了點頭,向李元翼問:「晉州城里有多少人馬?」

李元翼道:「江華島的義兵將金千鎰最先率領三百義兵赴援,慶尚道右兵使崔慶會五百人;忠清道兵使黃進七百人,副將張潤三百人;義兵復仇將高從厚四百人,以及金海府使李宗仁等等,加上晉州府使徐禮元自募人馬,約計八千人,另外城中還有六萬百姓願與晉州共存亡!」

林延潮聞言不由嘆息,明知九萬倭軍來犯,在朝鮮主力被擊敗,外援斷絕之際,朝鮮這些義軍與地方魚腩部隊仍是先後抵至晉州守城!

而歷史上晉州城堅守了七日被攻破,然後這八千人馬與六萬城中百姓,被倭軍屠殺得一個不剩。

李元翼此刻已是泣不成聲,拜服在地道:「還請經略大人伸以援手,救救城中百姓吧!」

林延潮聞言負手踱步了一陣對左右道:「立即請李提督來此議事!」</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