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從陸地拼到了海底】(2 / 2)

羅晟想了想說道:「先搞2oo個億左右吧,後面肯定要66續續追加。」

秦微木在心里記下了這事,然後偏頭瞄了眼羅晟:「沒什么別的事情,有也明天再說,本宮乏了,侍寢吧。」

羅晟愣了一會,頓時一本正經的說道:「遵命!」

……

翌日,秦微木開始著手去建立這支戰略風險投資基金,家族基金方面都是她在打理,這類工作對於她來說也是得心應手。

而在此期間,羅晟則是帶著一批藍星科技集團的雲計算的團隊技術人員離開了蘇城,這次他又要出一趟遠門,不過不是出國,而是出海。

他帶著一支技術團隊乘坐著自己的一艘巨大的私人豪華游艇來到了東海沿岸,距離長三角沿岸大約12海里左右的位置。

「老大,你帶我們來這個地方要做什么?」隨行的一位工程師忍不住好奇的問道,公司內部的研人員、工程師們大多都以這個稱謂居多,很少人稱呼他羅總什么的。

羅晟望著一望無際的海岸線,此時一些工作人員正在忙碌不停,幾名水手和技術員正在調試潛水器裝置。

「當然不是來旅游觀光的,我要把將來的級數據中心沉入海底。」

此話一出,隨行的幾名工程師都不由得大吃一驚。

把數據中心放到海底?

這腦洞是不是有點大了?

羅晟微笑的說道:「要在海底建設大型數據中心,你們應該要去多看幾遍電影《加勒比海盜》,因為工程師將不得不像水手一樣,時刻抵御美人魚的襲擊。」

當然,這是個玩笑話,大家也聽出了其中的意思。

可以想象,在海底部署數據中心會存在各種各樣的挑戰。

在羅晟旁邊的一位研究員喃喃地說道:「……必須要建立基礎,必須要提供寬帶,電力和水具有破壞性的混合方式,維護海底的數據中心對於工程師來說絕對是一場噩夢。」

羅晟點點頭說道:「沒錯,公司大舉進入雲計算領域的時候我就已經在思考,數據中心最好是能夠距離人口居住地不太遠,而且不需要占用土地資源,思來想去海底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困難是很多的,這不用想,我們做的都是前無古人的事情,美國人也沒做過,我們只能自己摸索,但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去投入研究出新的解決方案來。」

毫無疑問,把數據中心沉入海底,必須要克服技術上的千難萬險,但值得這么的原因或者說好處也是很多。

其一、可用的「土地」,大量的沿海海床都沒有被利用起來,而這些土地都是免費的啊,而6地上的土地有限,大城市的土地更是寸土寸金。

其二、潮汐能,可以利用海洋的運動產生碳中性電力,這種自然資源也是免費的。

其三、冷卻,「熱通道」是每個數據中心的巨大成本,這一點目前藍星科技集團正在建造或已經建造完成的十幾座大型數據中心已經證明了,集團公司在數據中心區域使用自有空氣冷區,但這僅適用於溫和氣候,若是在更極端的地方,就需要用到冷風機了。海水是冷的,如果可以將其泵輸送到正確的位置把熱量帶走,則可以提供充足的冷卻。

其四、帶寬,互聯網和每個全球雲的主干都位於海底,鏈接到海中的那些管道能減少數據包帶來的延遲。

其五、人口分布,全世界絕大部分人口一般都生活在沿海附近,大多數城市都在沿海周邊,而華國更是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數據中心需要盡可能的靠近人口,選擇沉入沿海海底的好處不言而喻。

最後一點是可以快重新部署,數據中心專門用於計算機和存儲有效負載。當更換有效負載的時候,拆除和重建通常都更便宜,因為不需要太多昂貴的土地費用支出,如果海底系統解決方案搞定了,藍星科技集團毫無疑問會更快地改變計算與存儲的世界。

集團公司在雲計算領域的布局規劃到了未來十年以後,現在的這建成的大型數據中心只是開端,未來甚至要在全球范圍內打造2oo多座數據中心。

這里面的成本之高是極其誇張的。

除了海底數據中心,還有別的解決方案,都是因地制宜的選擇,例如在後續的數據中心建造事宜上,歐洲那邊可以充分利用北極圈免費提供的冷氣,而不是需要昂貴的電費來換取空調冷氣。

藍星科技後續的數據中心建造也正在6續趕上日程,例如明年就要在芬蘭開建第17座數據中心,第18座數據中心還是在歐洲,確切的位置選擇的是在北極圈附近的大城市。

這一切都是為了降低建設成本,使得這些基礎設施更容易利用當地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供電,甚至提高性能。

但關鍵的解決方案還是海底數據中心,地球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沿海周邊地區,海底數據中心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克服了技術難題,數據中心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任何沿海地區進行部署,幾乎不需要定制,扔下去就ok了,當然,這只是簡單粗暴的形容,實際上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相當多的創新技術提供支持,包括海洋技術、材料等……

羅晟也是夠拼的了,如今不但從兩家公司日常繁瑣的運營管理中脫身出來主導技術開,為了新一代的計算與存儲,都從6地拼到了海底。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