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單章解構一下近期劇情,很久沒和各位溝通啦(2 / 2)

這的確很費頭,寫純科技平推就沒法圓了,會顯得各種bug頻出,而看在讀者眼里就是主角、配角、反派遭受群體降智打擊。

讀者看了心里會想:卧槽,怎么會有這么弱智的劇情?我都看的什么鬼?

反派明明可以這么做就亂干主角居然不用?降智了!主角明明可以這么做就亂干反派,為了強行水而降智!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尷尬的問題出現,小玉選擇了後者。

科技一個個點亮了,拿出來就不管它對劇情本身和世界的影響,可讀者會接受嗎?也許會,也許不會,一千人一千哈姆雷特,這就需要作者自己判斷市場了,或者說讀者的認可度了。

讀者通過賽選作者,作者同樣通過再篩選讀者,讀者找到自己想看的書,作者通過書找到符合他風格的讀者群體,這是相互作用的,文無第一,沒有好與不好之分,只有讀者喜歡與不喜歡之別,可能你喜歡,可能他就不喜歡。

所以才有分類科幻、玄幻等等,這只是大分類,同一類別還會進一步具體細分。

兩眼一閉無腦寫是很輕松,真的,至少相對而言非常輕松,至少不會像現在一樣,例如當時間線走到某一年的時候還得考慮大環境,比如當前時間線是腐國脫歐還有懂王上線的日子,在寫最近的劇情之前,小玉先得梳理一下大背景,確認無誤才開始寫。

還得考慮過審問題。

不然很容易出現大bug,會措手不及,因為讀者看會有意無意的代入現實,如果讀者現這樣的bug,就會感覺體驗很糟糕。

而作者既要考慮現實問題、考慮讀者的代入問題、過審問題,並在這么多因素之下找到一個平衡點,真的很難很難。

坦率講,寫這本書用去的整體時間當中,7o%消耗在查資料參考,碼字反而只有3o%左右的時間,群里的小伙伴都知道,小玉在群里截圖過自己的網頁書簽文件夾,有三個文件夾,每一個都有三四百個的網頁書簽,全都是資料,其中有一個文件夾基本上都是全球互聯網的展史,因為這書的開局就是主角從互聯網起家的,開局的切入點是互聯網泡沫破滅,web2.o時代誕生前夕。

這個單章的目的是告訴個為讀者小玉為什么要這么寫,以及具體寫的是什么,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還是很有必要的。

順帶再說說太空天梯這個劇情,有讀者表示搞這個還不如搞空天飛機。

這個問題之前好像有過解釋,具體也不太確定有沒有說過,那這里順帶說說吧。

先有個基本設定的前提條件,即:太空天梯是可控核聚變時代到來之前,一個理論上行之有效的能夠降低人類太空活動成本的一種技術途徑。

搞空天飛機就意味著必須要搞定可控核聚變技術,或者至少要出現與之媲美的黑科技才能實現。

這樣的黑科技一旦出現,那整個世界將迎來顛覆式改變,整個世界的力量格局也將重新洗牌,你不能說可控核聚變出來了就拿他進行太空活動吧?影響是方方面面的,而且是連鎖反應。

所以,太空天梯就是為了在可控聚變不出來的情況下,讓人類實現頻繁的低成本太空活動。

但有人就說還不如高可控核聚變……

這不是廢話嘛,就好比在現實中說,搞什么風能、太陽能,直接把核聚變搞出來不久完事了,那比核聚變更卓越的能源還有反物質能源呢。

你得搞得出來才行啊。

其次,空天飛機就算裝了核聚變引擎,在基於人類太空活動上,也不如太空天梯實惠,因為同等成本之下,太空天梯性價比高。

可以參考傳統跌路運輸和空運的區別,空天飛機就好比空運,高成本但快捷,體量小;太空天梯好比跌路運輸,低成本,相對較慢,但體量龐大。

其兩者沒有優劣之分,定位不同,空天飛機最後肯定也會有的。

以上。</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