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人類的本質果然喜歡互相傷害】(2 / 2)

「星箭1703」將在6點57分准時發射,此刻外圍區域的人們通過遠眺便能清晰的看到「星箭1703」在發射平台上矗立著。

這枚火箭的整體高度是78.5米,競爭對手獵鷹9號是70米。

載荷方面。

星箭重型火箭可以把25噸載荷送達近地軌道,可以把9.1噸載荷送達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可以把4.6噸載荷送達火星軌道;

而獵鷹9號則可以將22.8噸載荷送達近地軌道,可以將8.3噸載荷送達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可以將4.2噸載荷送達火星軌道。

毫無疑問,星箭重型火箭一旦定型,運載能力將超越獵鷹9號稱為全世界現役火箭中,運載能力第一的火箭。

發射質量方面,星箭重型火箭是885噸,獵鷹9號是550噸。

發射成本方面,星箭重型火箭要稍微貴一些,為6850萬美元,而獵鷹9號的發射成本是6200萬美元,不過相比較同等級別的傳統火箭發射成本要便宜30%以上。

兩種火箭都是可回收復用,只要發射頻率和次數上去了,平均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

在發射頻率上,獵鷹9號可以做到一周一發的頻率,而星箭國際的星箭重型火箭可以實現五天一發的頻率。

火箭的發射頻率就跟產能、需求有關系了,尤其是產能,這還得維護,而可回收火箭復用的終極夢想就是火箭發射回收之後可以迅速再次承接發射任務。

星箭國際希望自己的可回收火箭單根能夠在半個月內就可以再次發射,而不是現在這枚從上次回收之後,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九個多月了。

周期越長就意味著成本更大,將來要搞太空天梯,那發射頻率可能每天都要進行發射任務,如果單根火箭的發射周期太長,就意味著增大時間成本,而想要節省時間成本就得多制造更多的火箭存著輪著發射,這顯然就會增加經濟成本。

……

到了六點二十五分左右,羅晟抵達了發射現場的飛控中心,控制大廳坐著一排排工作人員,都全神貫注盯著自己的屏幕數據,各司其職負責各自的工作。

所有人都非常專注,因為這次發射任務太重要了,而且大家都知道隔壁的spacex翻車了,也給所有人一個警示。

羅晟基本上就是過來看看,人到現場更多的是個態度問題,畢竟是星箭國際的大boss。

此刻,發射已經進入最後半個小時以內的倒計時,飛控中心的主屏幕一角顯示這具體的倒計時標量。

楊建安來到羅晟面前:「羅先生,獵鷹9號發射失敗的新聞你知道了嗎?」

羅晟笑著點頭:「親眼看到了在直播畫面中爆炸,遺憾的。」

遺憾?

看到大金主這么開心,楊建安也只好跟著開心的遺憾了,也非常理解,畢竟沒有什么比看競爭對手吃癟的事情更讓人暗爽的了。

人類的本質果然是喜歡互相傷害有木有。

不過在另一方面,楊建安的內心反而更加擔心了,舊的壓力隨著獵鷹9號發射失敗而消散了,但新的壓力也隨之而來,獵鷹9號發射失敗肯定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較獵鷹9號火箭,星箭1703的外觀也很有自家傳統火箭「cz」系列的基因影子,與國際上的火箭有著很明顯的辨識度。

這很正常,華國的航天科技是完全獨立自主研發一步一個腳印摸索出來,實際上國內的航天人又何嘗不想借鑒外國的技術,少走一點彎路,可人家全方位防著你。

而星箭國際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國內的人才,有「cz」系列的影子在正常不過了,顯然,也是完全獨立自主的技術,且是自成一套標准體系的。

羅晟打趣的說道:「楊老,發射上的具體工作就全拜托給你了,我就坐等成功的那一刻到來,然後開媒體會和那幫記者打交道,這事情交給我了。」

嗯,換個說法就是事情你做,x我來裝就好了,大家各司其職。

老完美了。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燃料早已經注入火箭內部,各方皆已准備就緒,包括在西太平洋的一艘巨大的駁船作為海上回收平台也已經准備就緒且全天候與飛控中心保持通信暢通。

而星箭點火發射進入最後的倒計時30秒倒計時階段。

……

(ps:特別感謝一下「天海祥雲」的打賞,最近經常在後台看到這個名字出現在打賞名單上,而且金額還不小,好多都是100軟妹幣的打賞,今天不加一更都不好意思了,也感謝所有支持的小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