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二章 窮途末路(2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647 字 2022-07-15

要是周陽在這里,眼珠一定會把雪地砸出一個大坑,這人竟然是軍臣單於。

不僅周陽,就是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馮敬、秦無悔他們這些見過軍臣單於的人,見到此時的軍臣單於,一定會驚訝得暈過去。

誰會想到,堂堂匈奴的單於,竟然是眼前這模樣,形銷骨毀,一副病入膏肓,氣息奄奄模樣。他生龍活虎一個人,身手不凡,竟然摔在地上爬不起來。

這事說出去,誰會相信?

軍臣單於如今的處境,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窮途末路」。

春季,軍臣單於意氣風發,率領匈奴大軍,口口聲聲,要打進長安,要在未央宮中與南宮公主成親。秋季,從龍城出發時,統率五十萬大軍,發誓報仇雪恥,發誓要殺死周陽。這才多長時間,那個龍精虎猛的單於,就落到現在這般下場,讓人感慨。

只能說天意弄人,世事難料,好與壞的轉變是如此之快!

「咳咳!」

軍臣單於大聲咳嗽起來,大嘴一張,吐出黑色的物事,而不是痰。

吐出的穢物,黑乎乎的,仿佛木炭,與潔白的白雪恰成鮮明的對比。

支掌著坐起身來,軍臣單於看著地上的黑色穢物,一陣厭惡,抓起一把雪,就往嘴里送去。大口嚼著,吞了一把,又一把,似乎恢復了些力氣,終於站了起來。

穩穩心神,抬起頭打量起來。飛雪漫空,天空陰霾,要是在往年,這時節的軍臣單於坐在王帳中,享受美味的羊肉,暢飲熱乎乎的馬奶子。

而如今,他竟是落得如此下場,孤零零的一個人,連個親衛都沒有。

一咬牙,邁步而出。吃了一陣雪,力氣恢復了不少,走起路來穩當了些,不再那般晃悠。一步又一步,一條孤零零的腳印向北延伸。

頭曼單於敗於河套,還能率領數萬殘軍逃回漠北,那已經是很凄慘了。

可是,和軍臣單於比起來,頭曼單於已經很幸運了,至少還有人相伴。軍臣單於卻是一個人在大漠上逃跑,這絕對是匈奴歷史上的第一遭!

也許,還是唯一的一遭!

雖然力氣恢復了些,卻是更加冷了,雪塊吞下去,腸胃之冷可而知。再給朔風一吹,不住發抖。軍臣單於身為匈奴的首領,位高權重,餓了有羊肉,渴了有馬奶子,冷了有狐裘,幾時受過這般苦處?

「格格!」走了多長的路,牙齒撞擊聲就傳了多遠。

走著走著,軍臣單於突然停了下來,一雙無神的眼睛突然有了些神采。不遠處有一個鼓起的雪包,按照他的經驗,有東西給埋住了。

瞧這情形,埋住的東西不小,應該能找到食物。軍臣單於現在最缺的就是吃的,他多次挖過草根,這些天靠的就是草根果腹。可是,在冰天雪地里挖草根很困難,地面給凍住了,即使挖到了,草根上沾著很多凍土,要清理也辦法,軍臣單於只能連凍土一起吃。

那滋味非親嘗者無法言說,為了活命,軍臣單於只能咬牙忍住。凍土吃多了,對腸胃的傷害很大,這些天腸胃疼得厲害,沒少受罪。

雪里埋的東西無論是何物,都比草根好吃,軍臣單於精神大振,快步過去。希望誕生,走起路來竟然不晃了,好象在飄一般,幾下就飄到雪堆前,跪了下來,一雙凍得紅通通的大手不住刨雪。

雪花飛濺出老遠,只一會兒功夫,就露出一片衣角,竟然是絲綢的,埋住的應該是人。不知道是凍死的,還是餓死的,若是凍死的,還有希望,若是餓死的,那就沒有希望了。

軍臣單於微一停頓,略一思索後,仍是決定刨下去,探個究竟。雪花飛濺中,衣角露出得更多了,竟然是漢人的衣裾,與匈奴的裘衣截然不同,應該是漢人。

匈奴也愛絲綢,可是,匈奴把絲綢制成裘衣,而不是漢朝的曲裾深衣。

漢人在大漠中迷路,那是很尋常的事情。是漢人,就能找到食物,軍臣單於大喜,精神大振,抓住這人手臂,入手冰涼,卻不僵硬,軍臣單於一心想找吃食,也沒在意。

一用力,這人給拉出半拉身子,軍臣單於一雙手在這人里懷里亂掏亂摸,還真給他找到了些吃食。取出來一瞧,竟然是生馬肉,凍得硬梆梆的,拿在手里,好象石塊。

軍臣單於飢餓難耐之下,也顧不得許多,送到嘴里就啃了起來。一口下去,卻是慘叫一聲,捂著嘴巴叫疼。此時的馬肉,跟現代社會的凍肉沒什么區別,硬度極高,他狠咬一口,還能好受?

好在他的牙口不錯,要不然,一定會蹦飛幾顆牙齒。

軍臣單於從腰間抽出彎刀,這些天,就靠著這彎刀挖草根過日子。至於他的硬弓,早就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一刀下去,削下一片馬肉,送到嘴里,咀嚼起來。入口那個香,比起他吃的最美味羊肉還要香上萬倍,一片又一片的猛削,猛吃。直到一塊馬肉吃完,力氣也恢復了不少。

這是軍臣單於這些天吃過最美的美食了,滿足的打個飽嗝。

左手抓住這人,全部拉了出來。這人臉上覆蓋著白雪,看不清臉蛋,可是,這身形好象在哪里見過,很熟悉。

右手在這人臉上掃過,雪花給掃掉,露出白凈的臉龐,頦下無須,軍臣單於的眼睛猛的睜大了,吃驚的盯著眼前之人。

「中行說!」過了半天,軍臣單於這才驚醒過來。

在匈奴中,只有中行說穿漢人衣衫。雖然中行說恨漢朝,這么多年一直如此。軍臣單於對他賞識,也沒有強迫他改穿匈奴的裘衣。

「中行說!中行說!」軍臣單於大叫起來,不住搖動,中行說一顆腦袋左右搖晃。

叫了半天,一點反應也沒有。軍臣單於一探中行說鼻息,還有微弱的呼吸,竟然沒有死。看來,埋在雪里的時間不會太長。

若是及時施救,中行說還能救過來。問題是,匈奴沒有醫葯,就是軍臣單於有救他之心,卻無此等之力。

最好的施救方法,就是升一堆火,給中行說回回暖,就能救過來。可是,冰天雪地,在哪里去找柴禾?

軍臣單於在中行說懷里一陣掏摸,又找到兩塊馬肉,納入懷里。把中行說放到肩上,扛了起來,放開步子,朝北方走去。

在這種冰天雪地里,軍臣單於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帶上中行說,那是更加沒有活路了。可是,他是匈奴中少數幾個知道中行說價值的人,沒有了中行說,匈奴就失去了眼睛。

經過此次大敗,軍臣單於胸中熊熊燃燒著復仇的火焰,匈奴什么時間有過如此大敗?

即使頭曼單於敗於河套,還能帶幾萬殘軍敗將逃回漠北。可他倒好,竟然是孤身一人往北逃。這等恥辱,軍臣單於不可能忍受,依他的性格,一定要復仇,一定要打敗周陽,一定要讓漢朝加倍償還。

要想復仇,必須要有中行說的輔助。沒有中行說的輔助,報仇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

如今的漢朝,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漢朝了。經過這一仗,匈奴大敗,損失慘重,沒有數年光景是不過能恢復過來的。

而漢朝一定會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訓練騎兵。一說起騎兵,軍臣單於就頭疼了。今年,匈奴損失了那么多的駿馬,漢朝繳獲數十萬匹駿馬,一旦訓練出了騎兵,再配合漢朝先進的科技,精良的裝備,其戰力一定會超過匈奴。

這點,早就得到印證了。周陽打造的一萬騎兵,與匈奴騎兵數度交鋒,總能給匈奴造成可怕的傷亡。要是讓漢朝再多些這樣的騎兵,那還得了?

要想復仇,就需要中行說。中行說才智不錯,心眼多,他一定能想到破解漢朝騎兵的辦法。是以,軍臣單於明知道帶上中行說會拖累他,仍是不得不帶上。

匈奴固然可恨,其優點也不容抹煞,若論意志之堅定,軍臣單於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他靠著兩塊馬肉,扛著中行說在冰天雪地里行走,竟然神奇的堅持了三天三夜之久。

三天過後,馬肉吃光了,他的力氣也耗光了,一跤摔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右手一探中行說的鼻息,雖然微弱,卻未斷絕。

一陣暈眩感襲來,軍臣單於再也挺不住了,頭一歪,暈了過去。

雪花飛舞,雪還在紛紛揚揚的下,軍臣單於和中行說身上的積雪越來越厚,厚厚的一層,慢慢的把二人覆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