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朝野震動(2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578 字 2022-07-15

「劇大俠!」景帝目光在二人身上一掃,最後落在劇孟身上,問道:「劇大俠,你說,要一夕之間刺殺三十多位大臣,誰有如此能耐?三十多位大臣呀!」

暗殺不是那么容易進行的,一夕而對三十多位大臣下手,那是非常駭人的事情,這人的能耐不小。

「稟皇上,只有一個人有如此勢力,那就是江湖大俠郭解!」劇孟洪聲回答。

「郭解!」景帝咬牙切齒,雙手緊握成拳:「主父偃說豪強橫行,朕還有些不信,以為是主父偃危言聳聽,言過其實。看來,是朕失察,朕之錯也!」

「皇上,郭解橫行江湖數十年,勢力極大,非一朝一夕之功。」劇孟寬解景帝。

「謝劇大俠開脫,朕仍是難辭其咎。」景帝雙眉緊鎖:「朕登基以來,還以漢家天下承平,無為可以治天下,卻是大錯特錯了。漢家之天下,不能再無為而治,一定要有為而治,尤其是這些豪強,更得鏟除。梁王怎么與郭解攪在一起了?」

「稟皇上,這些時日,郭解一直在梁王府上。」凌肅稟報:「郭解這人,任俠使氣,勢力極大,諸侯王爭相結納。據在下所知,梁王一直在結交郭解,兩人交情深厚,梁王若是心中不憤,郭解必然出手。以郭解的勢力,只需要他一句話,江湖俠客必然效力,暗殺大臣一事,並不足奇。」

「還不足奇?駭人聽聞了!」景帝咬牙切齒道:「朕要誅滅郭解的九族!不管他有沒有參與此事!二位可知郭解是哪里人,家在何處,有哪些手下?」

這種江湖中事,問劇孟和凌肅真是問對人了。

凌肅看了一眼劇孟,沒有說話,那是讓劇孟說話。劇孟也不推辭道:「皇上,郭解河內人氏,其父行俠,為先帝誅殺。他有九個弟子,最得意的是楚喬、第五齊、韓風三人。他明里散家財,結交天下之士,實則暗中斂財,他有良田十萬頃,房產無數。」

劇孟對郭解極為了解,一一道來。郭解哪里有田產,哪里有房產,哪些人與郭解關系密切,他是了然於胸。

「傳旨,命馮敬立即率兵,把郭解的家人、親戚、朋友悉數捉拿!」景帝虎目中殺氣騰騰:「這一次,即使血流成河,朕也在所不惜!」

馮敬給傳來,領旨而去。

「劇大俠,凌先生,郭解是江湖中人,高來高去,尋常兵士對他沒用。朕是想請二位調動政俠出手,把郭解捉拿歸案。」景帝雙眉一擰,仿佛出鞘的利劍,殺機涌動。

「蒙皇上不棄,在下自當盡力。」劇孟微一躬身道:「可是,郭解武藝高強,人又機警,抓住他的機會不是太大。」

「他就是逃到天崖海角,也要抓住他!」景帝這次是真火了。

xxxxxx

夜色沉沉,長安為夜色濃罩。

未養宮,卻是燈火通明,兵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守得跟鐵桶似的。

宣室殿中,一眾大臣躺在地上睡覺。皇宮中的房間不是問題,問題是一旦分散開了,就不好保護。是以景帝要群臣就呆在宣室殿,除了年紀特別大的另有安排外,都集中在這里。到了晚上,兵士拿來被褥,群臣鋪在地上睡了起來。

群臣入睡了,景帝卻沒有睡。此時的景帝正在養心殿聽取周亞夫和郅都的稟報。

景帝雙眉深鎖,打量著二人,問道:「查得如何了?」

「稟皇上,抓住五十多個歹人,他們一致招供,是奉了郭解的江湖令,前來暗殺太尉、周陽、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嚴助,以及阻止立梁王為嫡的大臣。」郅都稟報,非常小心。

這事涉及到梁王,是意料中的事情,可是,即使如此,仍是不能把梁王與此事直接聯系起來,景帝眉頭一挑,問道:「有沒有郭解的音訊?」

「稟皇上,還沒有抓到。」周亞夫忙回稟。

「一定要抓到郭解,方能定罪!」景帝沉重道。

「諾!」郭解是主使人,不抓住他,無法確定這事是梁王干的。雖然可以肯定是梁王干的,但是,沒有證據無法定罪。

「你們去忙吧!」景帝揮揮手。

周亞夫和郅都應一聲,施禮告退。

「老三!」景帝長嘆一聲,站起身,快步出了養心殿,直奔長信宮。

一到長信宮,還沒有進殿,就聽竇太後的聲音響起:「是皇上嗎?」

夜雖深,可是這事干系大太,竇太後哪里睡得著。正靠在軟榻上,等候消息。

「皇兒見過母後!」景帝快步進來,沖竇太後見禮。

「皇上,都查出來了?是誰下的手?」竇太後支撐著坐起身,聲音有些發顫。

這一刻,可是關系梁王性命的時刻,她能不緊張嗎?

景帝忙扶住竇太後道:「是江湖大俠郭解下的手。」

「郭解?」竇太後眉頭一皺道:「我雖是在深宮中,卻是聽過這人。他的父親,也是一個什么江湖大俠,給先帝誅殺了。他竟然不吸取教訓,還做出這種驚天之事,該殺,該殺!」

眉頭一擰,問道:「可是,朝中大臣沒招他,沒惹他,他做他的江湖游俠,他怎么突然對朝中大臣痛下殺手了?」

「母後,據抓住的那些俠客說,郭解傳了什么江湖令,要他們前來長安,刺殺周亞夫、周陽……」景帝的話才一開頭,就給竇太後打斷了。

「什么?他要殺周陽?」周陽這個人,她很是喜愛,更是愛孫女南宮公主的未婚夫,她自然是特別關心了:「周陽有沒有事?快說。」

「母後,你放心,周陽在一個秘密之地,就是朝中大臣知者都不多,郭解的本事再大,也查不到周陽的去處。」陳倉山谷極為隱秘,不是那么好查的。

「那也不能掉以輕心,你要派人給周陽送個信,要他小心些。」竇太後仍是不放心。

「謝母後提醒,皇兒一定照辦。」景帝心想這倒是,周陽既是列入必殺名單,在谷中雖然安全,也有出谷的時候,還是關照周陽,小心為是。

「他要刺殺的還有申公、董仲舒、主父偃、嚴助、袁盎,以及朝中反對梁王奪嫡的大臣……」景帝的話給竇太後吼聲打斷了。

「胡說!胡說!阿武明事理,不會做這種逆天之事!」竇太後急惶惶的,緊緊抓住景帝的手,道:「皇上,你不要聽他們胡說。」

「母後,你且寬心。」景帝很是理解竇太後的心情,忙著寬慰:「老三雖然驕縱,可是,他也是個明白人,斷不會做出這等事來。」

搖搖頭,這話自己都不會相信。

竇太後最不願接受的就是梁王與此事扯上關系,景帝這話是她如今最想聽到的話了。可是,她卻沒有一點表示。

這話雖然動聽,卻是假話。只要不是傻子,都會明白,平白無故的,郭解為何要為梁王出頭,干這種逆天之事?那是因為得到梁王的首肯。

景帝想到這層,郅都也想到了,就是周亞夫也想到了,竇太後能想不到嗎?

這是她最不願接受的事實,可是,不接受的話,那就是自己在騙自己,竇太後也是個明白人,久久沒有說話。

「母後,母後。」景帝最怕的就是她想不開,忙喚道。

「皇上,家有家規,國有國法,該怎么辦,你就怎么辦吧!」竇太後這話聲音極低,跟蚊蚋似的,要不是景帝的耳音極好,還真聽不出來。

說完這話,竇太後仿佛蒼老了許多,軟軟的倒了下去,景帝忙扶著。

「母後,你別想那么多,郭解還沒有抓住。興許,是郭解一時糊塗做出的事情。」景帝忙勸解。

這話誰會信?

竇太後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再無下言,盲眼中卻是涌出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