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風暴(2 / 2)

但遺憾的是,北一軍並沒有當回事。

當日整個早朝,仿佛皆是雍王弘譽、襄王弘璟、慶王弘信、肅王弘潤等人聯名彈劾北一軍的聲音。

事實上宣政殿內的眾人都心知肚明,盡管這幾位彈劾的是北一軍與東宮黨中的敗類,可只要這些罪證被落實,那么,最後擔負責任的人,還得是東宮太子趙弘禮。

誰讓東宮太子趙弘禮沒有管教好手底下的人呢?這就是『御下』!

連自己手底下的人都管教不好,談何治理國家?

當日早朝,魏天子並沒有明確作出對東宮太子的處罰,但是這件事,卻在僅僅半日工夫便傳遍了整個大梁。

四位皇子聯名彈劾北一軍,彈劾東宮,可想而知這是一場怎樣的風暴。

要知道,這四位皇子可不是像熙王趙弘殷、桓王趙弘宣這樣暫時還籍籍無名的皇子,雍王、襄王、慶王,皆是在大梁有諸多名望的人,更別說肅王。

這四方勢力擰成一股,那強大的輿論,縱使是東宮黨一系的貴族們咬著牙死撐著,也招架不住。

幾日後,這場風暴刮得更加凶猛,先是仍駐守在河東郡山陽縣的燕王趙弘疆上奏朝廷,直言彈劾東宮無能,隨後,又有北一軍、北二軍、北三軍中的『不知名知情人士』,爆出北一軍在北疆戰役期間的種種丑惡行徑。

搶掠河東郡無辜韓人平民的財物與余糧,肆意屠殺當地民眾、**女子、割下無辜韓人平民的首級謊報軍功,當這一例例丑聞在大梁傳開後,整個大梁的魏民都感到震驚。

因為記得最早的時候,王氏一族等東宮黨的貴族勢力,不遺余力地吹捧東宮,贊美東宮在北疆的種種英明決斷,可如今,諸多的知情人士紛紛爆料出來,曲沃、臨汾、新田、脛城、唐縣等地,根本就不是東宮或北一軍收復的失地,那是北三軍的統帥姜鄙將軍打下來的,是東宮以及北一軍厚顏無恥地搶奪了北三軍的功勛。

而擊退了侵犯河東軍西部的秦國軍隊,那也是東宮與北一軍厚顏無恥、自吹自擂:秦軍之所以撤退,那是因為秦國有一支二十萬人的軍隊,在三川郡的函谷,被肅王趙弘潤所率領的軍隊擊潰,全軍覆沒。

這種種言論席卷了整個大梁,使大梁的軍民終於明白了北一軍在北疆所作出的貢獻:那就是沒有貢獻!

甚至於,非但沒有貢獻,北一軍還濫殺無辜、作惡多端,極大地損害了魏人的形象。

一時間,前段時間還如日中天的東宮黨,仿佛一下子就成了過街老鼠,成為了大梁百姓不恥唾罵的對象。

在得知這件事後,東宮太子趙弘禮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每日吃酒解悶,眼下在大梁那壓倒性的負面輿論讓他意識到,他這回算是完了,徹徹底底地完了。

看著太子趙弘禮落寞的樣子,前來勸解他的桓王趙弘宣感到非常氣憤。

「我哥他……他怎么能站在雍王那邊?!」

趙弘宣氣憤地垂了一下桌案,他知道,此番若不是他哥哥肅王趙弘潤出面,使得雍王一方聲勢大漲,東宮太子這邊或許仍有幾分回旋余地的。

「我說過,你不該將桓王拉下水的……」在旁,周昪似笑非笑地看著駱瑸。

駱瑸默然不語,他本來想得挺好,只要讓肅王趙弘潤看到太子趙弘禮毫無保留地將北一軍交給桓王趙弘宣,那位肅王看到了這邊的「誠意」,應該不會多說什么。

可北一軍營變一事發生後,他這邊還未讓那位肅王看到「東宮的誠意」,那位肅王就已經站到了雍王那邊,狠狠地踹了東宮一腳,將其踹下萬丈深淵。

深深吸了口氣,駱瑸正色對太子趙弘禮說道:「太子殿下,還有機會……」

「……」太子趙弘禮無神地看著駱瑸,而桓王趙弘宣亦帶著幾分驚喜問道:「駱先生有何高見?」

「『罪己書』!」駱瑸正色說道:「事實上,北一軍的行為,並非太子殿下授意,這種事很多人都看得出來,只是雍王如今強勢,以至於有許多人用帶著偏見的目光審判太子殿下您。……因此在下建議,您不妨攬下所有的罪責,自行辭去北一軍主帥之職,以及……」他看了一眼太子趙弘禮,這才小聲說道:「以及……東宮太子的殊榮。」

「你……你讓本宮自行奏請父皇,自免東宮的位置?」太子趙弘禮難以置信地看著駱瑸。

要知道,他當了十幾、二十年的太子,若是失去了這個頭銜,那他還剩下什么?

仿佛是看穿了太子趙弘禮的心思,駱瑸咬了咬牙,堅持說道:「這是眼下最好的辦法了,若是太子殿下肯聽取在下的建議,那日後或還能有機會東山再起……您要知道,除了肅王攻擊您是因為私怨外,其余雍王、襄王、慶王,這三位之所以聯合對付您,只是因為您擋了他們的去路,也就是『太子』之位,可倘若您不再是太子了,他們還能聯合一致么?不,他們會相互攻伐,如此一來,就沒有人再關心殿下您的事了……如此一來,太子殿下您所損失的,只是一個『太子』的頭銜,於我方的勢力無損……」

東宮太子趙弘禮若有所思,隨即轉頭看了一眼周昪。

周昪沉思了片刻,在深深看了一眼駱瑸後,緩緩點了點頭:「駱瑸這招,相當高明。」

「那北一軍怎么辦?本宮說過要移交給弘宣的……」太子趙弘禮又說道。

駱瑸聞言正色說道:「正好借此事,讓桓王殿下大刀闊斧整頓北一軍!」

「那就……就這么辦!」太子趙弘禮想了想,鄭重地點了點頭。

當日,大梁朝廷傳開消息,言東宮太子自愧御下不嚴,以至於北一軍做出種種丑事,為了懲戒自己,遂奏請垂拱殿,自免『東宮太子』之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