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戰後返都【二合一】(1 / 2)

當日,被搶救過來的南梁王趙元佐二話不說,帶著隨行的侍衛直奔大梁。

他甚至忘卻派人知會麾下大將龐煥。

見此,趙弘潤的宗衛們事後都說:「從未見南梁王如此失態。」

可不是嘛,雖然南梁王趙元佐心計深沉、且做事心狠手辣,但一直以來對外都是溫文爾雅、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不失魏國姬趙氏王族子弟的儀態,從未做出過像今日這般,揪住宗衛穆青的衣襟、氣急敗壞般的質問,更遑論走出帳篷時被地上的小石頭絆倒,摔得當場暈厥。

天吶,這人設簡直崩壞。

不過話說回來,恐怕也只有趙弘潤等這些知情者,才會明白禹王趙元佲的過世,究竟對南梁王趙元佐造成了何等巨大的打擊。

作為上一輩的宗族子弟,靖王(南梁王)趙元佐與禹王趙元佲,從皇子時期便是立場分明的敵對方,前者乃是長皇子趙元伷的輔佐者,後者則是趙弘潤他老爹、當時被冊封為景王的趙元偲的左膀右臂,兄弟倆為了協助自己支持的兄弟,明爭暗斗,斗了近十年,不過結局,卻都並非很完美。

趙弘潤一直覺得,對於南梁王趙元佐而言,禹王趙元佲可能絕非是一輩子的宿敵那么簡單。

這從此次得知禹王趙元佲過世後、南梁王趙元佐如此失態就能看得出來。

『五叔也過世了么……』

當晚,趙弘潤在帥帳中長吁短嘆。

相比較對六叔怡王趙元俼的感情,趙弘潤以往跟他禹王趙元佲這位五叔的接觸較少,因此倒也沒有怡王趙元俼過世時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但依舊感覺心中不是滋味。

在他看來,五叔趙元佲對他魏國的貢獻,並不亞於他老丈人之一、已過世的楚汝南君熊灝——沒有汝南君熊灝,就沒有今日的楚公子暘城君熊拓,而沒有禹王趙元佲,趙弘潤他老爹趙元偲,未必能坐上魏國國君這個位置,自然也就沒有趙元偲在成為魏王後長達二十年的勵精圖治。

更何況,在「五方伐魏戰役」時期,在魏國最艱難的時候,已隱居不出十幾年的禹王趙元佲,毅然拖著重病纏身的身體,協助魏國渡過了這場危難。

總結這種種,趙弘潤對這位五叔也是敬仰萬分,是故,當得知這位五叔過世的噩耗後,再也沒有心思與韓國糾纏,干脆就與韓國簽訂了和議,想著盡快返回魏國,參加這位五叔的葬禮。

可奈何,南梁王趙元佐可以在當日就離開軍營返回大梁,而他,卻必須留在這邊,等到與韓國簽署完停戰協議之後。

好在邯鄲那邊,韓人也沒有繼續拖下去的意思,畢竟這場仗勝負已出,再拖下去,無論是對魏國還是對他韓國,都不是什么有益的事。

次日,趙弘潤按照約定,率領一支魏軍前往邯鄲。

而此時,韓王然則親自領著朝中公卿與城內百姓,在邯鄲城外恭迎趙弘潤的到來。

眼瞅見這一幕,相信任何一名韓人都感覺發自肺腑的屈辱:己方堂堂國君,竟要卑躬屈膝親自在王都外迎接敵方的主帥,這是何等的屈辱?

也正是因為這樣,以至於當趙弘潤來到邯鄲時,那些在邯鄲城外的百姓,大多用仇視的目光看著他,仿佛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

「演得不錯。」

在跟韓王然並騎前往邯鄲城內王宮的時候,趙弘潤淡淡說道:「將一位無可奈何、走投無路的君王形象演得淋漓盡致……」

「什么?」韓王然眨了眨眼睛,仿佛不明白趙弘潤的意思。

趙弘潤輕哼一聲,沒有解釋什么。

事實上,他並沒有強迫韓王然親自出城迎接,更沒有強迫城內的韓人百姓出城迎接,因為他很清楚,這只是徒惹人記恨,並沒有什么實際上的好處。

這一切都是韓王然自作主張罷了,至於目的嘛,很簡單,只是為了突出趙弘潤這個侵略者的『蠻橫』,同時表現出他作為韓國君王的『無奈』——奈何國力不如魏國,故而使他這位國君遭受如此屈辱。

借這份表演,來拉攏民心,為日後他韓國卷土重來、收復邯鄲做准備。

「倘若我是你的話,就不會這么做。」

目視著前方,趙弘潤淡淡說道:「除非城內的韓人皆跟隨你撤向北方,否則,只要他們還是留在邯鄲,你今日的行為,只會害了他們……」瞥了一眼韓王然,他淡淡地補充道:「我麾下軍隊,雖有不傷百姓的軍紀,但若是有士卒遭到襲擊,則傷一殺十!……你挑唆城內百姓仇視魏軍,並不是什么明智的決策。」

『咦?』

韓王然略帶驚訝地看了一眼趙弘潤,忽然試探道:「你……會善待城內的百姓?」

事實上,這個計策倒也並非韓王然提出,而是老丞相申不駭的建議,至於目的,趙弘潤所說的也是原因之一,但也並非全部。

老丞相申不駭覺得,邯鄲可以交割給魏國,但邯鄲人的民心,卻不可交給魏國,否則那真是人地兩失,再無收復的可能了。

因此,事先給邯鄲城內的韓人百姓埋下『魏軍蠻橫』的種子,一方面可以卷走一部分民眾跟隨王室、跟隨朝廷向北方遷移,另一方面,說不定也能叫魏國無法完完全全地控制邯鄲,說不定日後會有奇效。

這種小動作,讓本來就因為「禹王趙元佲過世」而變得有些焦躁的趙弘潤分外不喜,故而說出了「傷一殺十」這幾乎威脅的話——在魏軍占領邯鄲後,倘若有韓民膽敢襲擊他魏國的軍卒,則傷一人殺十民,以儆效尤!

不過趙弘潤這番幾乎威脅的話,卻讓韓王然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這個魏公子潤,似乎並未想過奴役邯鄲的韓人。

「只要其安分守己,我便會視其為子民。」

趙弘潤淡淡說道。

『……』

韓王然驚訝地看著趙弘潤。

要知道,「子民」這個詞可是相當重的,顧名思義,就是將百姓視為兒子一般厚待。

想了想,韓王然鄭重地道歉道:「是寡人失策了。……若有我大韓的子民不願跟隨寡人北遷,還請貴國善待之。」

看著韓王然頗為誠懇的道歉,趙弘潤面色稍霽地點了點頭。

反正對他來說,只要邯鄲城內的韓人不惹事,他當然也不會閑著沒事去陷害他們,畢竟他對「魏人」的定義,可不像他魏國將領司馬安等一部分人那樣狹義,否則,三川郡的陰戎又豈會心甘情願地臣服魏國,並且逐漸融入魏人之中?

片刻後,一行人便抵達了韓王宮,簽署正式停戰協議。

總得來說,韓國還是很識相的,並沒有提出什么不切實際的要求,比如,坐落在邯鄲城內的國庫,韓人並沒有提出搬走其中庫藏的要求,可能是因為他們很清楚,趙弘潤絕不肯答應——既然邯鄲交割給魏國,那么,邯鄲的一切都是屬於魏國的,包括整座宮殿以及朝中士卿的府邸。

當然,出於道義,趙弘潤允許這些人帶上一些東西。

由於韓王然與趙弘潤早已有私底下的協商,且韓使韓晁、趙卓又跟趙弘潤商量過具體的協議,因此,今日魏韓兩國簽署停戰協議的過程,還是頗為順利的,一會兒工夫就結束了。

在簽署完協議後,原本頗為凝重緊張的氣氛,也稍稍緩解了一些。

此時韓王然這才詫異地說道:「前幾日你故意抬出秦國的大庶長趙冉,寡人還以為你是惦記上了「武安」……」

「沒錯。」趙弘潤很坦率地承認了。

正如韓王然所言,當日趙弘潤故意叫趙冉那位秦國的大庶長出現在韓晁、趙卓二人面前,就是為了想辦法把武安也拿過來。

倒不是惦記著武安城內那些軍用工坊,而是這座城池離邯鄲實在太近了,以至於趙弘潤始終覺得,這在日後會成為一個隱患。

但禹王趙元佲的過世,讓急著返回大梁的趙弘潤無心再跟韓國糾纏下去,索性就放棄了。

畢竟武安雖說對邯鄲存在威脅,但若是他派遣一員大將鎮守邯鄲,這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在他看來,若無萬全把握,韓人應該是不會在邯鄲這座曾經的王都內滋事的,更不會隨意攻打邯鄲,免得損傷了這座曾經的王都。

「咦?」見趙弘潤居然坦率地承認了,韓王然頗感意外,好奇地問道:「那為何突然改變了主意?莫非是見殺了我許多韓人、又奪了我國許多城池,心中不忍,一時起了善念?」

趙弘潤翻了翻白眼,沒好氣地說道:「抱歉,我可沒有對敵對國手下留情的意思……只是,國內有一位長輩去世了。」

韓王然愣了愣,忽然問道:「是敬仰的長輩么?」

趙弘潤不明所以地點了點頭。

見此,韓王然長長嘆了口氣,惆悵地說道:「很不是滋味吧?寡人前一陣子也嘗過個中滋味……」

「誰過世了?」趙弘潤好奇問道。

「上谷守馬奢大人。」韓王然低聲說道,隨即,他見趙弘潤面露不解之色,遂正色解釋道:「在寡人韜光養晦之際,國內唯有李睦、馬奢、暴鳶等寥寥幾人堅定不移地支持寡人,寡人昔日曾想過,待有朝一日我重奪大權,必定要善待這幾位忠誠之士,卻不曾想……」

說到最後,他唏噓不已。

趙弘潤恍然地點了點頭,上谷守馬奢,確實是一位值得敬重的韓國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