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魏韓對峙【二合一】(1 / 2)

清晨起來,駐魏韓使韓晁在街上溜達了一圈,然後就走入了一間酒肆。

相比較大梁,魏國的新都雒陽,還只是一座新城,但不可思議的是,這座新城剛剛建成不久,甚至於在城內某些建築依舊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城內已變得異常繁華。

當年韓晁初至大梁時,他對大梁的評價是:這是一座並不亞於邯鄲的大城。

而如今看到這座雒陽城,韓晁卻不知該如何評價——盡管這座都城目前還有很多地方不盡人意,但它的規模,注定它必將成為全中原數一數二的繁華城池。

就像當年的博浪沙港市那樣。

隨便選了一家酒肆,韓晁在靠角落的位置坐了下來,當即便有店里的伙計迎了上來,滿臉笑容地說道:「客老爺,您用點什么?」

『此人……應該是陰戎人吧?卻不知是哪個部落的。』

通過對這名店伙計外貌的判斷,韓晁心中暗暗想道,畢竟三川人跟魏人,在外貌上還是稍微有點區別的。

但除此之外,這名店伙計操持了一口魏言,亦身穿著魏人的服飾,除非是像韓晁這樣在魏國待了多年的人,否則換做其他國家的人,還真不見得能看出來。

「來一壺酒。」

韓晁亦操持著一口魏言說道:「你們這兒有什么酒啊?」

「看您想要什么了。」店伙計一邊用抹布擦著桌子,一邊笑道:「有尋常的果酒,亦有上黨的烈酒……」說著,他徐徐道出了十幾種酒類的叫法。

韓晁沉吟了片刻,忽然問道:「有韓國的栗酒么?」

店伙計愣了愣,這才回答道:「韓國的栗酒,只有一般的,上好的韓國栗酒,咱家店小,弄不到……」

韓晁點點頭,微笑著說道:「那就來一壺尋常的栗酒吧。」

「這個……好嘞。」店伙計表情有些古怪地看了一眼韓晁,但很快就掩飾了過去,其中原因,其實韓晁也明白,畢竟栗子酒雖然說有強身健脾的功效,但跟傳統的酒相比,還是稍微有點怪味,魏人——主要是魏國的貴族,一般只會在午飯、晚飯時飲兩杯,並不會大清早地就喝栗子酒。

「至於菜嘛……」韓晁又想了想,說道:「來一盤羊肉吧,伙計,你們店里的肉新鮮么?」

「看您說的。」店伙計笑著說道:「這可是雒陽,距離雒城僅二十余里,運到城內的羊肉,那可都是現殺的。」

『這倒也是。』

暗自點了點頭,韓晁吩咐道:「那就上一盤羊肉,其他小菜,你看著來兩三道。」

「好嘞。」店伙計應聲而去,片刻之後便打了一壺栗子酒過來。

韓晁伸手拿起酒壺,在杯中斟了一杯,細細品味著。

尋常的栗子酒,口味當然沒有韓國進獻給魏國王室的栗酒那樣純香濃郁,但是韓晁闊別故國多年,還真是有些思念故國的酒。

而更多的,則是思念還在故國的家眷。

還別說,作為駐魏使者呆在魏國的都城,吃住都不是問題,就是有點孤單,前幾日,同僚趙卓出使魏國,韓晁很興奮地與這位同僚暢飲了幾晚,但很可惜,開春之後,趙卓便返回韓國,以至於這里又只剩下韓晁一人。

一邊吃著酒菜,韓晁一邊思念著故國的家眷。

而就在這時,兩名商賈打扮的人,從酒肆來走入,在韓晁鄰座的位置坐了下來。

『魏人?韓人?齊人?楚人?亦或是秦衛之人?』

出於作為使者的本能,韓晁瞥了一眼那兩人,心中立刻就浮現幾個猜測,但也並未在意,畢竟雒陽跟博浪沙港市差不多,充斥著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人群。

記得前一陣子,韓晁還在雒陽碰到了幾個來自南陽的羯族人,通過攀談,這才得知這些羯族人是專門押運一隊奴隸到雒陽跟綸氏部落交割,途中順便來見識見識雒陽這座現如今的魏國王都。

而此時,那兩名商賈已叫了酒菜,對坐交談起來。

「李兄,你這兩年赴秦國做玉石生意,可是發大財了吧?」

「王兄說笑了,上好的玉石,皆被秦國的藍田君嬴謫捏在手里,咱怎么弄得到?咱啊,就是弄點邊角貨,運到齊國,糊弄糊弄那些齊人罷了……還別說,齊人喜好玉石,更甚於我魏人,這年頭在齊國,要是你身上沒佩戴一塊成色好些的玉石,你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哈哈哈……」

「話說回來,王兄近年在哪發財?」

「發什么財?純粹就是在「文半城」手底下討生活。」

「文半城?莫非就是當年傳聞能買下半個大梁的安陵巨富,文少伯?」被叫做李兄的商賈吃驚地問道。

「正是那位文公子。」被叫做王兄的商賈頗有些自得地說道。

『安陵巨富文少伯么?』

韓晁瞥了一眼那兩名商賈,心中若有所思。

世人只知道「安陵文少伯」乃是魏國最為除名的大商賈,卻不知,此人乃是魏王趙潤的御用商人,當年魏國暗中向他韓國出售一批國內軍隊淘汰的軍備時,為了掩人耳目,走的也是文少伯的私船,而不是經手於魏國戶部。

不過話說回來,雖說文少伯被譽為魏國第一富豪,但只有少部分才知道,文少伯手中的財富,也並未完全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魏王趙潤。魏王趙潤手中捏著如此龐大的一筆財富,又有擅長貿易斂財的文少伯替他打理,因此,但凡是推行新政策時遇到金錢上的問題,那位魏國君王的底氣十足。

相比之下,他韓國的君主韓然,雖說奪回了王權,但國庫並不寬裕,但凡是遇到國家需要投入資金的時候,還需要好聲好氣跟國內的大貴族商量,一想到這里,韓晁就為他韓國的君主韓然感到憂心。

跟兵權在握、財大氣粗的魏王趙潤相比,韓王然的處境著實困難。

而就在韓晁心中感慨之際,那名被叫做王兄的商賈一邊吃著酒菜一邊說道:「話說,李兄你聽說了么,鄢陵軍被北調了。」

「就是凡事跟你們安陵對著干的鄢陵那座城池的駐軍?」李兄笑著說道。

「安鄢之爭對吧?」王兄笑著說道:「這事都傳到這邊了么?其實啊,兩城的恩怨早就化解地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義氣之爭,相比之下,還是當年陛下在兩縣邊界弄出來的那塊「界石」比較要命,導致兩縣的父老誰也不肯退讓,去年我回安陵時,還代表安陵縣跟鄢陵人拔河呢……」

「誰贏誰輸?」李兄笑著問道。

「李兄你這不是明知故問么?」王兄有些尷尬地擺了擺手,隨即岔開話題說道:「還是說回那個鄢陵軍吧,你知道鄢陵被調往何處么?」

「何處?」

「北疆!」王兄壓低聲音說道:「鄢陵軍被調往邯鄲一帶去了,看這樣子,我大魏可能要跟魏國開戰。」

『!!』

韓晁冷不丁聽到這一句,面色頓時一變。

而此時,那名李兄卻將信將疑地說道:「不至於吧?不是說近幾年我大魏不再對外征戰么?當朝的陛下,也並非窮兵黷武之人啊。」

「誰知道,想來陛下與朝廷,有他們的打算吧。」王兄聳聳肩說道:「反正,我大魏斷然不可能打輸……」

正說著,他忽然注意到韓晁正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遂困惑地轉過頭去。

見此,韓晁連忙拱手說道:「兩位賢兄,卻不知兩位方才談論的「鄢陵軍北調」之事,是否屬實?」

可能是韓晁此刻一身魏人打扮,那兩名商賈倒也不是很在意,其中那位王兄笑著說道:「當然屬實,王某剛剛從安陵返回雒陽,在我啟程前,鄢陵軍就已經開始向北疆調軍了,這會兒,怕是已經路經大梁了吧。」

聽聞此言,韓晁心中不禁有些驚慌。

要知道,鄢陵軍雖然名氣不及商水軍,但事實上這支軍隊的實力,卻並不比商水軍遜色多少,它同樣也是當年「肅王軍」一系的嫡系兵馬,且軍中人才濟濟,像上將屈塍、副將晏墨,皆是擅長統兵打仗的優秀將領。

「魏韓兩國當真、當真要開戰么?」

「說不准。」王兄喝了一口酒,又爆料出一個驚人的消息:「鄢陵軍的事,我是十分肯定的。而除此之外,我亦聽說,鎮反軍似乎也被調往北疆了,也不曉得是不是真的。」

「鎮、鎮反軍?」

韓晁的心劇烈跳動起來。

這也難怪,鎮反軍的統帥乃是南梁王趙元佐——雖說此人對外宣稱已經卸下了軍職,由上將龐煥執掌軍隊,但不能否認,只要南梁王趙元佐依舊活著,那么,鎮反軍就深深銘刻著這位王爺的烙印。

而南梁王趙元佐,正是在三場北疆戰役中力敵韓國,直接或間接促成魏國三場勝利的功臣——在這三場戰爭中,除了魏王趙潤以外,就屬此人功勞最大。

一想到這樣一個人物又被調往了北疆,韓晁就感覺自己心跳加快。

渾渾噩噩返回驛館以後,韓晁越想越感覺不對,急忙四下打聽,經過打探之後他這才得知,那位王姓商賈所言分毫不差,魏國的鄢陵軍跟鎮反軍,確實從安陵、定陶一帶同時被調往北方。

同時,他也打探到,相比較魏國這邊的異常軍事行動,他韓國亦將上谷軍、代郡軍、北燕軍調到了武安、柏人、巨鹿一帶。

也就是說,過不了多久,在魏韓的邊境,雙方陳兵對峙的兵力,將接近三十萬。

『這到底怎么回事?究竟發生了何事?』

得知此事後,韓晁心驚膽顫。

他無法理解魏國為何忽然突然將大批軍隊駐扎於北疆,更無法理解,面對魏國的這個舉動,他韓國的君主韓然,那位城府深而且善於隱忍的君主,此番居然沒有考慮通過與魏國交涉化解矛盾,反而將上谷軍、代郡軍、北燕軍南調,與魏國爭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