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公堂對質(1 / 2)

一隊差役氣勢洶洶地到了徐氏義庄,把圍觀的人統統趕走,差役們提著戒尺打人,好事者們叫罵不絕,卻也不敢頂撞,只能走了個干凈。

「徐班頭。」領隊的班頭笑呵呵地走到了徐昌的跟前,大家都在同一個衙門里做事,自然都是認得的,這班頭算是徐昌的同事,叫胡為,同行是冤家,別看平時稱兄道弟,可現在一見徐昌落難,不免露出了小人嘴臉。

其實如果換做今日拿人的是徐昌,只怕也不會比胡為好到哪里去,職場險惡,二人同為班頭,平時少不得有摩擦,現在又是錢塘豪紳張家親自擂鼓鳴冤狀告徐家父子,是人都知道,徐班頭已經凶多吉少了。

胡為朝徐昌森然一笑,道:「在下奉縣尊之命,前來提徐班頭與賢侄到衙里過堂,得罪了。來人,把二人綁走。」

徐昌冷冷地看著胡為,道:「我又不跑,綁來做什么?咱們同僚多年,連這點情分都沒有?不就是去衙門,何勞你們費心?我們自己會走。」

一番話把胡為堵了回去,胡為帶來的幾個差役畢竟和徐昌都認識,平時多有些關照,此時也不願像胡為一樣撕破臉,於是便有個老吏上前對胡為道:「縣尊只是叫二人去衙里過審,又不是已經認定了他們是什么汪洋大盜,都是自家人,還是不必綁了。」

胡為只得冷冷一笑,挺著他的大肚子,大手一揮,瞪了徐昌一眼,道:「那么徐班頭,請吧。」

徐昌微微一笑,背著手抬腿便走,徐謙倒也鎮定,他現在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連王公公那邊都去過,倒也不怕什么,他還不忘吩咐鄧健,道:「鄧兄,這里交由你照料了,我和爹爹去一趟衙門就回。」

這口吻倒像是前去衙門里旅游,把鄧健弄得心驚膽戰之余,還不忘佩服一下這位徐兄弟的勇氣。

鄧健連忙應下,道:「徐兄弟好走,若是真要遭了官司,我鄧某好兄弟,自然替你照顧家里和這義庄,是了,還有夢婷姑娘,我也會照顧得妥妥帖帖。徐兄放心,你爹便是我爹,你的兄嫂便是我的兄嫂,你的婢女就是我的婢女,你的銀子……」

這就是鄧健,錦上添花有他的份,雪中送炭也有他,落井下石的時候也絕對跑不了他,徐謙早就曉得,這家伙多半垂涎趙夢婷很久了。他瞪起眼來,道:「你敢!」

鄧健自覺失言,連忙道:「徐兄想歪了,我只是打個比方而已,鄧某人義薄雲天,乃是不世出的忠肝義膽之輩,怎么會做過河拆……」

胡為已經很不耐煩了,大喝道:「少啰嗦,快走,再不走,休怪我不講情面。」

徐家父子直接提去了衙里,進了衙,便在廊下等候,待那胡為先進去通報,才聽到蘇縣令威嚴的聲音:「帶人犯。」

「威武……」

水火棍敲打的聲音傳出,但凡弄出這個架勢,說明審的都是大案要案,一般的鄰里紛爭是沒有這樣的排場的。

徐昌是縣衙里的老吏,當然了解里頭的內情,而且縣尊方才並沒有說帶被告之人,而是直接稱呼他父子二人為人犯,使得徐昌心里更是有些發虛,這說明蘇縣令已經和那張太公有了默契,也已經鐵了心要整徐昌父子了。

不問是非、草芥人命、指鹿為馬,這些用詞本來就是大明官員們的基本作風,蘇縣令的官聲雖然在錢塘還算不錯,可是他這官聲是士紳們捧出來的,這縣里的輿論也是掌握在士紳手里,徐昌做了幾十年的差役,當然清楚這里頭的內情,官紳勾結,本就是常態,不勾結那才是新聞了。

徐謙看到了老爺子的底氣不足,用手輕輕地拍了拍老爺子的手背,低聲道:「爹爹放心,待會我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