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張家服軟(1 / 2)

新的一周,老虎拜求推薦票、周點擊,感謝大家支持。

………………………………………………

噩耗一個個傳來,先是蘇縣令翻臉無情,緊接著就是王公公臨門一腳,王公公駐杭州,名為鎮守太監,卻與杭州織造局太監互為犄角,總攬杭州府歲貢,屬於超脫於官場之外的人物,可是權利也是實打實的,別看平時極少拋頭露面,可是突然派人大張旗鼓送去了賀禮若干,這里頭有什么,意味就比較深長了。

其實這年頭太監的聲名雖然不好,可是外放的太監也都不盡是傻子,偶爾也會刷刷名聲,人家徐家做善事,送去一份禮物道賀算不得什么,在外人眼里,或許只是那王公公也想借機抬高自己的善名,可是對張家來說,意義卻是重大了。

王公公這分明是告誡張家,小子別再攪事,這件事到此為此,如若不然,便破了你的家門。

太監和官不一樣,士紳們不畏官,因為官是自己人,自己人對自己人就算偶有撕破臉的時候,可是還不至於明目張膽,就算縣令要破家,破的永遠都是商賈人家或者尋常百姓,還不至於敢對張家這樣的人家動手。

太監就不一樣了,太監的根基是在宮里,和地方上一點關系都沒有,人家也不在乎清議輿論,真要惹到頭上,就不是枷號這么簡單。

聽到這消息的張太公就差沒有吐血三升,他就不明白,姓徐的何德何能,怎么就這么難啃?

外頭的吹打哭喪愈演愈烈,尤其是夜間的時候,時不時會有幾張黃紙飄入張家院牆,於是各種傳聞便出來了。

張太公此時不得不懷疑,自己如此倒霉,是不是對門的義庄擋了風水,帶來了晦氣,畢竟張太公雖然也讀過孔孟之道,可是局限於這個時代,鬼神風水之說深入人心。

三日之後,張書升終於被接了回來,膚色白皙的張公子皮膚黝黑了許多,臉色消瘦,走起路來也是馱著,須知三天脖子上戴著枷號,身子已形成了慣性,一時也改不了,更慘的是脖子上環繞著一圈淤青,甚是恐怖,這個時候若是不立即去淤,便是丟了性命也是常有的事。

張書升目光呆滯,眼神渙散,渾渾噩噩地被人抬進府,連張太公也不太認得了,張太公心急如焚,連忙請了大夫,一直卧榻在床,過了兩天才勉強能下地。

據說下地的時候,張書升抱頭痛哭,想必這枷號之苦對張書升的刺激太大。

轉眼便到了十一月,天氣漸冷,張家卻仍舊是暮氣沉沉,這一日大清早,一個青年公子頭戴綸巾,穿著一身長擺儒衫,疲憊地自馬車下來,門子見了他,連忙哈腰乞尾地上前招呼:「公子回來了。」

公子臉色平淡,只是回頭看了一眼對門那龍飛鳳舞的『積善人家』匾額,臉色和善地道:「去和管事說一聲,待會我要湯裕,准備好溫水。」

「是,是。」

張家這些時日經過了太多厄運,以至於整個府上暮氣沉沉,而這位公子的到來,卻是讓闔府上下為之精神一振。

張家大公子張書綸,前幾年便已中了稟生,性格極好,便是對下人也是溫和體貼,再加上前程高遠,這一兩年都在江寧求學,已經拜得了名師,明年的鄉試,據說有八成把握。

若說小公子是張太公的掌上明珠,那么這位大公子便是整個張家的希望,張書綸雖是疲倦,可整個人仍不掩那溫潤如玉的風采,他一路穿過了儀門,過了月洞,沿途所過之處,但凡有府里的親眷甚至於下人路過,他那長眉便不禁微微彎起,駐足與人攀談幾句。

與他攀談的人被張大公子的春風吹拂,長久以來不見的喜氣重新出現在眉梢。

一路到了中堂,這邊早有人來報,說是大公子回來了,張太公今日的心情也好了幾分,與張書升在此久候多時。

張書綸跨入門檻,張書升已是大叫一聲:「大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