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1 / 2)

張書升提著卷子走到蘇縣令跟前,這時候他學乖了,畢恭畢敬地向蘇縣令行禮,道:「學生拜過老父母。」

蘇縣令面帶微笑,溫和地道:「拿卷來。」

雖然棚子里坐著不止蘇縣令一個官員,可是真正做主的只有蘇縣令,邊上的縣丞就是個泥塑菩薩,始終面帶微笑卻不發一言,事實上他就是想發言,估摸著也沒人搭理。

至於縣里的主簿,索性裝出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一看便是老油子的舉人出身,反正是沒什么前程了,稀里糊塗混日子過。

倒是縣學的教諭透著一股子精干,擺出一副沉著之色,雖然沒有搶去蘇縣令的風頭,比起縣丞和主簿二位大人卻是醒目的多。

蘇縣令拿了張書升的卷子,草草的看了一遍,面無表情的道:「尚可。」

尚可二字最是教人頭痛的,讓人不知好壞,張書升不敢造次,只得乖乖溜到一邊閑坐去了。

緊接著就是徐謙,徐謙上前,鄭重其事的道:「學生徐謙,見過大人。」

蘇縣令板著臉看了他一眼,慍怒道:「你出身貧寒,不能與其他學子相比,為何也提前交卷?」

蘇縣令突然來了這么一句,幾個陪同的佐官們頓時打起了精神,揣摩著蘇縣令的心意。

不等徐謙回答,蘇縣令臉色又緩和下來,道:「拿卷來吧。」

徐謙將卷子遞上,蘇縣令臉色如古井無波,只是略略看了一眼,眼睛微眯起來,卻不去看徐謙,只是語氣平淡的對本縣教諭道:「王大人看看吧。」說罷將試卷交給一邊的書吏,讓書吏將試卷遞送到王教諭手里。

那稍稍打起了精神的縣丞見沒有自己的事,於是精神又萎靡下去,臉上雖然堆笑,不過笑容未免有些僵硬。

這就是佐官的悲哀,官大一級壓死人,蘇縣令手掌乾坤,而縣中的具體細節自然有師爺、主簿、典吏、教諭、巡檢代勞,他……除了假裝糊塗,又能如何?

徐謙看在眼里,便忍不住告誡自己:「這就是讀書不用功的下場,人家考進士,你偏偏是個舉人或是賜同進士出身,平時不努力,現在後悔也遲了,若是少去想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科舉時多抱些佛腳,又何至於被蘇縣令壓成這個樣子?」

縣丞要是知道徐謙拿他做壞榜樣,還不知道怎么想。

本縣的教諭聽到蘇縣令讓他看卷,頓時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他連忙接了卷子,先是大致看了一遍,心里卻不免開始琢磨了。方才這么多人交卷,蘇縣令也沒有讓他看卷,為何獨獨這個徐謙,蘇縣令指明讓他來看?

教諭沉吟片刻,隨即便想到方才蘇縣令與徐謙的對答,蘇縣令慍怒的訓斥徐謙,說他出身貧寒竟也提前交卷。表面上,這似乎是蘇縣令發怒,斥責這姓徐的家伙舉止有虧。可是往深里想,人家提前交卷關你個屁事,方才交卷的考生也有不少出身貧寒的,為何蘇縣令不指責他們,偏偏指責這個徐謙?

想到這里,教諭頓時明白了,這句話表面上是訓斥,其實卻是以長輩教訓晚輩的口吻,蘇縣令和這徐謙之間,只怕關系不淺。

想明白了關節,教諭頓時豁然開朗,既然人家關系不淺,為了以示公正,也為了防止別人妄議,所以蘇縣令才讓自己來閱卷,只是自己該如何答呢?

他一邊挖空心思琢磨,一邊細細品讀徐謙的文章。這一看倒是頗有些驚喜,這篇文章對句都還算恰到好處,文章寫得也頗為成熟,以徐謙的年紀竟能如此老道倒也難得。

不過最出彩的地方還不是文字的運用以及承題、收尾的老練,而在於破題的巧妙,這樣破題之法竟是深諳靈隱派破題的玄妙,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