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反擊(1 / 2)

嘉靖雖然口里溫和,對徐謙的這番歪理也很有幾分贊同的意思。可是心里卻是不忿,這廝明明是膽大包天,偏偏還一套套的胡言亂語,更讓人傻眼的是,居然還一次次得逞。

是可忍,孰不可忍!

嘉靖此時搜腸刮肚,想要挑點毛病出來。

正在這個時候,卻聽王太後笑吟吟地道:「你看,連皇帝都說徐卿家所言甚是,可見徐卿家功不可沒,陛下,哀家聽說這徐謙的如意坊每年的收益竟能達到百萬之巨,可要是這商業協會辦得好更是利國利民,你這做皇帝的怎么能無動於衷?這三位國舅爺平時里糊里糊塗,難得跟著徐謙做了件好事,陛下難道不要給予些賞賜嗎?」

「賞賜……」嘉靖苦笑,不過他精神一振,卻是道:「母後,徐謙是讀書人,還未步入仕途,賞賜暫時只能先記著,不過如意坊確實是為宮里提供了好處,若是人人都學徐謙,朕哪有會有這么多煩心事?他的好處,朕自然銘記在心,將來少不了他的好處。」

王太後頜首點頭,喜不自禁地道:「就是這個道理,咱們在安陸的時候就從不曾虧欠別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有陛下這句話,哀家也就放心了。」

她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每一個女人同時承擔著兩個責任,一邊是夫家,一邊是娘家,夫家這邊她倒是不用操心,畢竟她的兒子就是當今皇上,富有四海,她只需要跟著享福也就是了,可是娘家這邊,她卻放心不下了,大明朝這么多外戚,好下場的實在不多,宮里有人的時候確實是風風光光,可是一旦自己不在了,他們沒了宮里的賞賜,單靠著一個爵位養活一大家子實在勉強,於是就少不得鋌而走險,去做強取豪奪的勾當,結果御使一彈劾,說不定就得歇菜。

而現在不同了,有了這如意坊,王家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賺取財富,而且可以源源不斷地輸血,將來這王家便是子孫後輩都沒出息長進,可是上頭有個爵位,族中又是富可敵國,公侯萬代雖然不敢想,可是安安生生與國同壽卻是大有希望。

許多東西,她給不了,可是現在,徐謙卻是幫襯了一把,王太後的心里自是心花怒放,居然生出了些許感激之情,她當然清楚,以徐謙的本事,便是不拉上永豐伯,照樣可以將這如意坊辦起來,可人家拉了永豐伯,王太後便得承他這個情。

王太後如此,張太後也是如此,女人一高興,免不了感情用事,居然當著皇帝的面為徐謙向皇帝討取賞賜,這對於兩宮太後來說絕對算是稀罕事兒。

天色將晚,張太後不禁道:「徐謙有功,明年的會試可要加緊一些,等真正做了官,陛下定不會少了你的好處,就算陛下不肯,哀家和王娘娘也是不依的。」說罷,看著自己的兩個兄弟,又教誨壽寧侯兄弟道:「既然走了正途,就該收收心,少去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京里這么多公侯,就屬你們兄弟最是荒唐,該說的,哀家也只能說這么多,你們自己思量吧。天色不早,怕是要起駕回宮了。」

王太後也是頜首點頭,先是朝徐謙道:「有空閑進宮來坐坐,經常來說說話卻也沒什么不好。」隨即向嘉靖瞥了一眼,慢悠悠地道:「陛下,索性就准了這徐謙出入宮禁吧,往後呢,但凡想入宮毋須通報過問,知會一聲也就是了。」

嘉靖踟躇了一下,隨後滿口答應下來道:「是,是……」

王太後又板起臉對永豐伯王成罵道:「爹娘去得早,哀家就你這么個不成器的兄弟,你在安陸的時候胡鬧也就罷了,反正也沒人管,可現在進了京,你又成了堂堂國舅,你在外頭胡鬧,這是置天子於何地?你這做舅舅的就不曉得害臊?現在難得徐謙拉了你經營這如意坊,哀家是看出來了,只要做得好,將來錢途無量,你用心做事,多把心思放在這上頭,少在京里頭閑晃,不曉得的,還以為咱們王家沒有家教一樣。」

永豐伯也是三十好幾的人,當著眾多人的面被王太後這樣訓斥,老臉實在沒法兒擱,換做別人,他早翻臉了,可是在王太後跟前,他就像是見了貓的老鼠一樣。

王太後已經站起來,淡淡道:「起駕回宮吧,黃錦,都張羅好了嗎?」

黃錦躬身答道:「都張羅好了,請娘娘動身。」

兩宮太後這才款款而去,嘉靖倒是不急著先走,屏退這房里的眾人,冷冷地看著徐謙道:「徐愛卿真是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