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怒火沖天(1 / 2)

任命的旨意下來得很快,原本需要醞釀一兩個月功夫,可是內閣這邊推舉,人選又讓宮里滿意,因此宮里和內閣之間倒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楊慎高升侍讀學士,徐謙為侍讀。

旨意下來,徐謙卻不在,不過倒也無妨,這又不是詔命和敕命,直接傳達也就是了。

楊慎得了侍讀學士,自然有不少人紛紛前來恭喜,楊慎倒也謹慎,想來這些年的脾氣收斂了不少,再不像從前那樣狂了,和眾人寒暄幾句便溜到了楊廷和的值房。

「父親!」

楊廷和抬眸,朝他一笑,道:「如何,這侍讀學士尚可吧?再往上就是翰林了,進可入閣,退可選調各部為侍郎,便是老夫要安排你上來,卻也要花費一番功夫。本來呢,宮里是不會如此輕易答應的,父子二人俱都是學士,這在國朝可不多見,就如那謝太保,他貴為內閣學士的時候,自家的兒子謝正卻不免要壓一壓,直到他致仕,謝正才進了翰林,人言可畏倒是不怕,到了為父這個地步,身前身後之名固然緊要,可是嘴皮子長在別人身上,卻也無可奈何。最重要的是天子多疑,本來是未必肯擬准的,這一次是搭了一個徐謙上去,權當是買一送一,天子才准了這事。」

楊慎忍不住道:「這徐謙就這么受陛下的信重?」

楊廷和微微一笑,道:「人都有好惡嘛,這徐謙不算太壞,總比天子信重劉瑾這樣的人好,這個人,老夫之所以給他點甜頭,既是互利。也是因為他本心不算壞,暫時還沒有妨礙到老夫,不妨讓他多鬧騰幾日。」

楊慎看了父親一眼,見他兩鬢之間已有絲絲白發,心里不由感伏萬千,楊廷和的年紀雖然不小,不過一直保養得不錯,可是歲月催人老,再如何保養。這白發和皺紋還是不免生出來。

楊慎道:「父親現在最擔心的應當是楊叔父入閣的事吧?」

楊廷和倒是鎮定自若,微微一笑道:「入閣?為父倒是並不擔心太多。」

見楊慎一臉疑惑,楊廷和慢悠悠地道:「楊一清入閣,毛紀已經不成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陛下。不過陛下那邊,為父已經有了辦法,你等著看吧,過不了多久,宮里就要震動了,到時陛下會妥協的。」楊廷和深深地看了楊慎一眼,道:「為父今日索性就給你上一課吧。你隨時關注宮中動靜!」

楊慎一呆,連忙點頭。

與此同時,徐謙得了消息,自然是不能再吃茶了。起身告辭,尤其是著重地看了張京一眼,笑呵呵地道:「張侍讀,再會。」

張侍讀這個稱呼。方才張京還聽著舒服,可是現如今卻是如此的刺耳。張京的臉色慘白,恨不得從地縫里鑽出去。

徐謙又道:「方才張侍讀的教誨,徐某受教,做官之人千萬不可言行放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徐某人一定要以張侍讀為鑒,絕不言行放盪,好了,諸位再會,若是有閑,大家既是同年又是同僚,不妨出來淺酌幾杯。」

他匆匆告辭,留下幾個目瞪口呆的『同年』,急匆匆地過了午門,本是要往內閣趕,誰知半途上卻被一個公公截住了,這公公道:「徐編撰,快,王太後有請。」

徐謙忍不住道:「王太後?王太後請我做什么?」

這公公顯得有些急躁,道:「陛下也在那兒,專侯你去,出事了。」

出事了三個字在宮里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你要是胡說,被人聽了去,多半說你這廝烏鴉嘴,既然這太監說出這三個字,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徐謙倒也不急著去領聖命,道:「公公帶路吧。」

跟著這公公到了慈寧宮,徐謙想請他進去稟告,誰知這公公直截了當道:「事有緩急輕重之分,太後和陛下等得急了,快進去吧。」

徐謙連忙進去,走進殿里卻發現殿里一片狼藉,地上似乎是有人摔了一個茶盞,到處都是碎瓷片,王太後一臉肅殺地坐在榻上,嘉靖抿著嘴,臉色陰沉,黃錦則是跪在一邊,除此之外,王成居然也來了,這位王國舅眼淚婆娑,跪在地上一動不動,聲音還在哽咽。與王國舅並排而跪的竟還有欽賜給徐謙的未來老丈人陸征。

徐謙定了定神,上前道:「微臣來遲,請娘娘和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