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久別重逢(1 / 2)

雖是白日,慈寧宮依舊燈火通明,百盞宮燈透過輕紗發出淡淡的微光,寢殿之中的命婦們爭相斗艷,鶯聲燕語,又有年長的老嫗賜坐在殿中與身邊的婦人言笑。[本文來自 www.]

一些皇室近親的男子也到了,不過不敢放肆,如王成、張鶴齡兄弟,平時雖然跋扈得很,可是今日卻溫順得像是小貓一樣,乖乖地在殿門這邊站著,目不斜視。

天子駕到,眾人紛紛跪迎,嘉靖是見慣了這樣的排場的,派若無人地到了張太後跟前,跪下叩了三個頭,道:「兒臣恭祝母後萬壽無疆。」

嘉靖入京兩年多,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架勢,張太後又驚又喜,不得不從榻上下來,親自將嘉靖攙扶起,嗔怒埋怨道:「皇帝是天子,怎的這樣作踐自己?快快起來,地上涼。」

嘉靖順勢起來,呵呵一笑,而後道:「二位愛卿進來吧。」

說話之間,徐謙和楊一清一道進來,楊一清是糟老頭子,年過七旬,本身又沒什么出奇之處,所以他進來的時候,女眷們都像是瞎了眼睛,愣是沒看到他。

這便是風燭殘年的悲劇之處,別看在男子們面前,年老是資本,說話都有底氣,可是在女人家們看來,糟老頭子就如空氣一樣,可有可無。

大家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楊一清身邊那帶著年輕活力、英俊瀟灑、身材修長的徐謙身上,有這楊一清做陪襯,此刻的徐謙實在是光彩奪目。英姿不凡。

楊一清和徐謙盡皆拜倒,向張太後賀壽:「恭祝娘娘萬壽無疆。」

張太後端庄地道:「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二人又向諸多貴人們行了禮,自報了姓名。眾人曉得這少年是徐謙,更是多了幾分關注。

「你看看人家,小小年紀就成了狀元郎,教習皇家校尉。我那不成器的兒子比他的年紀還大呢,見了他也得叫他一聲大人。」

「他便是徐教習?這樣的年紀,真能把學堂辦好嗎?」

眾人又是欣賞又帶著狐疑,畢竟不少親戚都在學堂里頭,且不指望把人教好,就怕把人帶壞了。

他們是見識了子侄這一輩一群狐朋狗友廝混一起是什么光景的,什么壞事都敢做,什么話都敢胡說。

張太後命人給楊一清和徐謙賜坐,徐謙坐下。見這么多老婦、少婦看他。心里怪有點不好意思。目光一轉,想躲閃這些熱切的眸子,不妨卻是看到了個熟悉的人影。卻是那陸家小姐。

陸家小姐跟在陸老夫人身後,乖巧地在旁伺候。有時捋起鬢角的亂發露出鵝蛋般的臉龐側對著徐謙,湊在陸老夫人耳邊說著悄悄話,這些話多半和徐謙有關,陸老夫人便瞧著徐謙呵呵地笑。

這笑容讓徐謙不由自主的汗毛豎起,不曉得這陸小姐說了自己多少壞話。

正在這時候,嘉靖慢悠悠地道:「母後,你不是常說,這生辰也沒什么意思,年年都是這個樣子,一晃眼就過了,無非就是聽聽戲,說說話嗎?朕想到了一個好玩的玩意,讓一些後生晚輩來給你祝壽,你看如何?」

張太後心領神會,和王太後對視一眼,俱都露出得逞的笑容,道:「哦?不曉得是哪些後生晚輩。」

嘉靖正色道:「這些既有功臣之後,也有忠良遺孤,都是我大明將來的棟梁之材,他們聽聞母後生辰,所以也想盡盡孝心。」

張太後笑了,道:「你呀,就是會出一些古靈精怪的主意,人都來了,叫進來吧,哀家好好看看。」

她說到好好看看的時候,朝王太後使了個眼色,王太後則朝身邊的一個嬤嬤咳嗽一聲,這嬤嬤立即碎步進了一旁的耳房。

說是耳房,不妨說是偏殿,這偏殿用數重輕紗隔開,嬤嬤朝輕紗的方向行了個禮,抬眼看了輕紗後的俏麗身影一眼,道:「殿下,人來了,娘娘請你去瞧瞧。」

輕紗後的聲音顯得不悅,銀鈴的聲音道:「有什么好瞧的,都是一群紈絝子弟,平時里在人前乖巧得很,背地里就是另一個樣子,本宮厭煩死了這樣的人,沒有父蔭,他們這些眼高手低的人怕要餓死了。你去打聽打聽,這些人讀過書嗎?都是酒囊飯袋。」

嬤嬤苦笑道:「其實那個謝昭不就滿腹經綸嗎?殿下還不是不喜歡。」

輕紗後的人呆滯一下,便惱羞成怒地道:「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樣木訥的人,本宮喜歡那才怪了。」

嬤嬤順勢道:「不知殿下喜歡什么樣的?」

里頭的人嗔怒道:「你休要打聽,我喜歡什么樣的,母後也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