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升任尚書(1 / 2)

楊廷和假裝狐疑的看向嘉靖,道:「還請陛下示下。」

嘉靖站起來,在殿中負手轉了幾圈,隨即道:「戶部尚書梁藤不是剛死嗎?」

「可是……」楊廷和道:「陛下,楊一清兼任戶部尚書,這個旨意陛下已經准了。」

嘉靖近來很不安生,每日處在猜忌之中,不但將這猜忌從內宮擴大到了外朝,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他對內閣的信任度也降到了冰點,此時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四面楚歌,越來越孤立。

此時突然想起了徐謙,猛地有了主意,他見楊廷和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心里冷笑,道:「那是權宜之計,戶部群龍無首,所以需要有個人來主持大局,楊愛卿畢竟年紀老邁嘛,他在閣里已經事務繁雜,若是再兼個戶部,只怕首尾不能兼顧,他年紀大了嘛,朕總該體恤他。況且徐謙在直浙辦的錢糧局就很好,讓他升任戶部尚書吧,反正該歷練的,也都歷練夠了,就是你吏部的功考,也不得不否認徐謙做的不錯,楊先生以為如何呢?」

見嘉靖落入自己的『圈套』,楊廷和卻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只能點頭道:「陛下說的有道理,只是這直浙總督,當遣何人接任?」

楊廷和可不是傻子,自然不會白送一個尚書給徐謙,所謂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想做尚書,先把直浙總督交出來。

嘉靖皺眉,道:「楊先生有什么高見?」

楊廷和正色道:「陛下,鴻臚寺卿王道中……」

又是他。上次楊廷和本就想讓這王道中接替方獻夫,而現在。卻用來接替徐謙。

楊廷和其實早就做好了盤算,讓徐謙入京。再釜底抽薪,讓王道中督撫直浙,借著這個機會,好好的治一治直浙的風氣。

嘉靖倒是無可無不可,雖然他對王道中反感,可是想到徐謙即將回京,而且楊一清辭去戶部尚書拱手讓給徐謙,這也算是內閣的一次讓步,因此。他這一次沒有激烈的反對,只是沉吟道:「王道中可以勝任嗎?」

楊廷和道:「完全可以。」

嘉靖頜首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如此頒布旨意吧,速召徐謙回京,命王道中赴杭州上任。」

楊廷和松了口氣,道:「老臣遵旨。」

目送走了楊廷和,嘉靖的眼眸卻是掠過了一絲疑色。

……………………………………………………………………………………………………………………………………

楊府。

一頂轎子停在了楊一清的府上。

來人並沒有遞上名刺,只是從轎子里出來。在外頭張望的楊家主事便飛快上前,道:「王大人,我家老爺恭候你多時了。」

來人便是鴻臚寺卿王道中,算起來。還是楊一清的門生,只不過因為平時關系並不緊密,所以走動倒是不多。

其實這種事倒也常見。比如楊一清曾主持過兩次會試,按理來說。當時兩科的官員都是他的門生,免不了他呼他一聲座師。作為主考官的,也不可能和所有人都打交道,一般都會看中幾個好苗子,才會有一些交道,甚至提供一些幫助。

很不幸的是,王道中在當時,並沒有被楊一清看中,只是現如今,因為他現在的職責關系,卻和楊一清的關系開始緊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