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召開廷議(1 / 2)

不過吳謙已經感覺到,自己的方向對了。!

徐大人顯然對章程的事很是上心,尤其是他提出的幾個意見,看上去是空話,但是吳謙能感覺到,徐部堂用了心。

一個人要用心去做某件事,這個時候,就給了下頭人方向,至少大家曉得,如何才不會惹怒這個家伙,相反,還能得到賞識。

吳謙對章程的事愈發重視起來,重視程度,不亞於一次科舉考試,他回到公房,仔細琢磨了一下徐謙的話,旋即又認真看了章程,心里大致已經有了眉目,立即召集幾個堂官和書吏來,開始完善。

吳謙幾日沒有回家,幾天下來,眼睛都已經熬紅了,才好不容易趕出新的章程出來,送到徐謙那兒,徐謙這一次認真看了一下,見吳謙不修邊幅的樣子,先是笑道:「本官聽說近幾日你廢寢忘食?吳大人年紀大,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將來本官還要借重。」

這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讓吳謙精神一振,付出似乎得到了回報,借重二字,已經表明了徐謙的態度。

吳謙聽過許多傳聞,比如上一任的戶部尚書,和徐謙關系匪淺,天子降罪,是徐謙提著腦袋去勸諫,這才為梁藤爭取了該有的名份,單單這個,就足以讓吳謙死心塌地了。

徐謙旋即看了章程,不斷點頭:「現在大致沒什么大問題了,雖然還有些地方不妥善,不過還是辛苦了你,剩余的,本官親自捉刀吧,吳大人,今日本官准你一日的假,今日本官代你當值,你去歇一歇吧。」

吳謙忙道:「大人,下官不必休息。」

徐謙倒也隨他·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就一起完善吧。」

徐謙說罷,拿了筆墨,將自己的意思都說出來·而吳謙則是提筆記錄,二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的琢磨每一個想法。

「大人,稅丁若是招募讀書人,會不會太招搖了一些?」

「這無妨,各府各縣要抽稅,要有人理解戶部復雜稅制·還要精於計算,尋常的差役是不成的,有的人連大字都不識幾個·又有什么用?咱們又不是招募打手。」

「只是讀書人們肯來嗎?」

徐謙微微一笑:「這天下有的是讀書人,可是每三年科舉取士能中的又有幾個,大家都要討生活嘛,只要銀子高一些,給予他們的地位高一些,這些都無妨。」

吳謙點點頭,其實徐謙的意思他也能理解,征收商稅的稅丁肯定不能是文盲,只是讀書人·未免孱弱,只怕硬不起來。

徐謙笑道:「除此稅局,還得有人巡查·巡查各府各縣的不法,督察稅丁,這些人·也要招募,此事不必招搖,直接將招募的人掛名在清吏司就夠了。」

吳謙道:「那么是不是也效仿浙江,辦一個錢糧局,專門負責修橋鋪路、興辦學堂等事宜,大人不是說過嗎,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此這錢糧局也極有必要,只是錢糧局如何運作·是不是也該有個規矩……」

徐謙點點頭,道:「本官要說的就是這件事······錢糧局在浙江運行良好,也是特立獨行,獨立於地方官府之外…···」

足足用了兩天時間,章程才算是最後有了結果,徐謙長吐一口氣,看到洋洋數萬言的陳稅改書,不由苦笑。

為了這么個東西,消耗的時間可是不少。

當然,這封奏書,若是遞上去,肯定要驚起軒然大波,且不說稅改不容易,單單說戶部總攬征收、審核、支取的大權,就足以讓人詬病。

可是一旦按著這個奏書執行,那么不用懷疑,戶部就當真要成為小內閣了,屆時擁有官吏數萬,地方的稅局甚至可能成為各府縣不可忽視甚至可以和地方官府分庭抗禮的衙門,就算不如地方官府,至少稅局比之各府縣的學官又或者判官地位要高得多,他們的地位,應當和從前的鎮守太監相當,只不過從前是宮里委派鎮守太監,而現如今,卻是戶部委派而已。

地方上的格局會變動,而朝中的格局也會變動,戶部若是有了自訂收支的權利,那么從此之後再不是各部的尚書還有各寺監的主官和戶部尚書吵做一團,而是大家一起來懇求戶部尚書撥發銀子了。

徐謙沒有太多疑慮,拿了奏書和章程,直接坐轎往內閣去。

到了內閣,派人稟告,堂堂戶部尚書,倒是無人敢讓他吃閉門羹,畢竟戶部尚書來內閣,肯定是要要事稟告,這是公事,楊一清就算想要僭v捏徐謙,也絕不可能在這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