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捷報頻傳(1 / 2)

在內閣的爭吵,某種意義來說就是百官的縮影,有人巴不得有人跳出來和徐謙打擂台,有人覺得張進用有失風度,也有人對徐謙大義凜然的話嗤之以鼻。

人心難測,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都有自己的利益,自然而然,會有不同的心理活動。

一場原本應當其樂融融的談話,最後不歡而散,不過這倒也已經習慣了,什么事都是如此,有人開了先例,一開始大家接受不了,覺得突兀,可是這種事多了,也就屢見不鮮。

徐謙回到自己的公房,張子麟跟了進來,這時候又有司禮監太監過來,朗聲叫道:「聖躬安好。」

自從大家到了內閣,每個三個時辰,都會有太監隨時來通報陛下的近況,徐謙聽到之後,松了口氣,卻又顯得不容樂觀,輕吁口氣,看了張子麟一眼,道:「張大人,這聖躬安好不了多久了。」

張子麟捋須,憂心忡忡的道:「是啊,該來的總是會來,楊廷和他們那些人,近來和許多人也頻繁接觸了。」

徐謙哂然一笑:「想必現在,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吧,現在是其樂融融,可是等到什么時候傳出壞消息,就是大家拼命的時候。」

張子麟道:「不錯,到時候,我這老骨頭,也免不了要拼一拼,否則,往後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了。」

眼下就像一場豪賭,所有人都賭上了自己的前途和身家性命,嘉靖一死。就是揭開骰盅的一刻。

張子麟沉默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道:「方才那張進用撕破了臉皮,已經沒什么顧忌了。不過他方才說的話,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老夫覺得,平倭之事,還是有些冒險了,徐部堂,陛下病危這段時間,可不能出絲毫差錯啊,若是當真傳出了噩耗。只怕……」

王學之中,對待平倭分為了兩派,兩派的共同點都是必須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是在細節方面,卻是有分歧,有以徐謙為首的激進派,什么都不說,提了板斧就上,不打到他媽都不認得他。決不罷休。而另一派則是以張子麟為首的一批人觀點,他們深知倭人的厲害,因此雖然認為對倭人采取行動,但是決不可太過激烈。畢竟人家不是好惹的,順利還好,一旦不順利呢?張子麟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侵門踏戶,哪里有這般容易。戰事失利,正好給舊黨提供了口實。丟了這么大的臉,死了這么多的人,不可能沒有人出來負責,所以張子麟認為,未必用動武來爭鋒相對,可以用其他的辦法,慢慢的使倭人屈服。

兩派之間,爭辯頗為激烈,不過等到舊黨一通抨擊之後,兩派立即便聯合起來,擱置了爭議,對舊黨進行反擊。

可是現在到了事後,張子麟依舊還有幾分心有余悸,似乎覺得,張進用的話,並非是沒有道理。

徐謙微微一笑,道:「要做大事,就要冒險,若是瞻前顧後,猶猶豫豫,這些外藩,誰肯服氣?不給厲害看看,今日是倭人鬧事,明日就是其他人,所以,也只好鋌而走險了,放心,不會出什么差錯的。」

張子麟點點頭。

徐謙突然問:「張大人認為新任的內閣學士如何?」

徐謙突然問起,張子麟猶豫一下,道:「此人可以利用,但決不可引為腹心。」

徐謙似笑非笑:「何以見得?」

張子麟道:「其一,這個人,老夫看他雖然支持新黨,可是支持新黨,不過是他一時之計,此人不過是想借用新黨,來制衡舊黨罷了。這其二嘛,他絕不是肯屈居人下之人。」

徐謙微微一笑,道:「你說的不錯,可是利用,但是絕不能托付大事,所以,往後可以和他多打一些交道,但是沒必要深交。」

張子麟沉默一下:「此人現在也是了不得,現如今代表的雖然不是新黨也不是舊黨,卻是朝中長久以來潛伏的失意之人,現如今天子將他們統統提拔起來,未嘗沒有借他們制衡新舊兩黨的意圖,現在他們雖然勢單力薄,可是將來,或許就是我們的大敵了,徐部堂切莫大意。」

正說著,外頭卻是喧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