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登月競賽(1 / 2)

.

我們和空間研究院的同仁們進行研究之後,建議我們探索計劃,分為三步走。」

寰宇公司多功能會議室,投影屏幕前,蕭強侃侃而談。

他手上握著一個手電筒似的儀器,前端射出的紅色光點在投影屏上移動,指示著重點。這是一個手持式教鞭,握把上的按鈕,也可作為鼠標使用。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都靜靜地聽著他的解說。

這里一共有一百多人,有總裝的將領、科工委的周主任、空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中科院的院士,以及數十名寰宇公司的學科負責人。

「第一步,我們將在地面進行永久科學空間站的制造,並利用空天飛機運送到外太空,進行最後的組裝。為了完成這一步,我們要建造上百萬個相關零部件,具體的制造藍圖,我們正在和空間研究院一起,作最後的討論,不遲於兩個月,將提交具體的計劃。

而為了將這么多設備送上太空,我們預計將進行超過五百次地空穿梭飛行。從目前來看,由於空天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以及制造發動機的合金材料暫時無法自給,要完成空間站的建設,短期內尚不具備條件。

從中科院得到的消息,國家將投入主要精力進行材料研究,預計將新建材料研究所三所、特種合金廠十一個,總計投入超過一百二十億人民幣。

即便如此,要研制出合格的合金材料,並供應空天飛機發動機生產,可能也需要七八年時間。」

中科院的院長站起來,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咳嗽了一聲,接過他的發言說道:「我補充一句:雖然我們第一步計劃要想得以順利實施,必須仰賴高品質的合金配方。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將一直等到合金配方研制出來,才展開工作。

空間站的建造工程。是個極其復雜的跨學科綜合性工程,它涉及到機械、電子、計算機、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在材料能夠充分供給之前,我們要對空間站相關的功能模塊,進行研究試制,並不斷提高其功能的安全性、易維護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成本。

此外,空天飛機地成本造價,大家都很清楚。每艘的價格高達四十億美元!

同志們,四十億美元啊!

我們在合金材料研制成功以前,我認為我們最主要的工作,就在於嘗試采用新技術、新制造工藝。降低空天飛機的制造成本。

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制造一艘兩艘空天飛機。為了開發太空資源,我們需要十艘、數十艘,乃至上百艘空天飛機!」

「梁院長說得對!」蕭強在他坐下之後。大力贊同道,「我們進行太空探索的目的,不是為了擺闊,更不只是為了振奮人心。開發太空資源為人類所用。才是我們地最終目標。

為此,空間站將擔負起我們走向太空前進基地的使命。

空間站的動力,我們經過考慮。還是在太空展開一面尺寸達到五平方公里的太陽能薄膜。

雖然太陽能薄膜地光電轉化效率沒有聚光太陽能片高。可是勝在輕便。在地面制作完成。用空天飛機送入太空,用支撐展開即可使用。

只是。太陽能受到地球自轉和月球遮擋影響,不能二十四小時提供電能。所以,我們還要向空間站運送高功率電池,部分電力采用液氫電池供應。不過液只能從地面送入太空,這個成本太高,所以主要還是靠電池提供電力。

送入太空的液氫,實際上將作為宇宙飛船的燃料補給使用。

這就涉及到我們計劃的太空探索第二步,星際飛行器地研制工作。」

星際飛行器,是我們進行太陽系內星球探索的主要工具,將是一搜集科學探索、礦物分析、大氣環境分析於一身的小型空間飛行器。

它的起始基地,就是我們第一步建造地永久性空間站。

平時,它停靠在空間站一側,與空間站對接,還能充當一個小型實驗室使用。進行星級探索的時候,它將從空間站接受燃料補給。太空中阻力很小,所以從空間站出發,到達星球的燃料消耗並不大。而太陽系內行星,除了金星地大氣層濃密,大氣壓力達到地球大氣壓力地九十二倍,其他星球地大氣層都不濃密,使得星球起落,無需消耗過多的燃料。

同時,沒有濃密地大氣層影響,飛行器的設計,也不需要考慮太多的大氣飛行外觀設計。飛行器采用抗力最大的圓球形,能夠抵抗更大的沖擊力,抵擋突然出現的隕石撞擊,並可以更加節約材料。

我們的暫時的目標,還是開發利用月球資源。使用小型星際飛行器,將可以很便利地在空間站與月球之間穿梭往返。

第二步的建設周期並不長,粗略估計,兩年時間足夠了。

第三步,才是在月球上建立立足點。

由於大量的設備可以在地球上建造,並用空天飛機送入空間站,由星際飛行器送往月球。因此,在月球上建立大型基地的周期,通常來說需要數十年,我們只需要不超過五年就能建成。

未來的月球基地,將采用少量人員長期駐守,大量采用自動化設備生產的模式。

上提取礦藏,經由星際飛行器送回空間站,再由空天面。

而部分例如鐵礦石等不太具有價值的精煉工廠,所提煉的鐵礦,將在月球上使用,用於建設大型居住區。這個規模將隨著來到月球的人數增加,逐漸擴大。如果要在月球建立超過百萬人規模的大型月球城,這個時間跨度,可能將達到三十年至一百年不等……」

「等一等!」下面聽蕭強解說的一名科學家舉手道,「月球上,由於沒有大氣層存在,所以常年遭受太空隕石撞擊。這就是月球上遍布隕石坑的原因。請問建設超過百萬人規模的超大型月球城,如何保證人員生命安全?」

蕭強按動遙控式教鞭,更換演示圖,說明道:「這個問題,有兩種解決辦法。

第一個。是建立大型激光發生器。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激光的效能,隨距離衰減的速度也比地球上慢。因此,大型激光器可以遠距離摧毀可能對月球造成威脅的隕石。同時,數百座小型激光器,可以摧毀更小的目標,讓月球城的居民,擁有一個安全地生活工作環境。

至於激光器的能源。我們可以建設可控核聚變電站。

所需材料可以從月球大量提取,核聚變電站無污染,可控制,也是未來解決地球能源的重要戰略資源之一。

第二個方法。是向月球內層開掘,未來月球城建立在月球內部。月球背面,有大量遠古時期巨型隕石撞擊留下的山脈,其中有很多洞穴。這些洞穴是由極高溫度融化後凝結而成。硬度非常之高,比我們的一些合金材料,強度還要高。我們可以將出口廣泛建立在這些洞穴里,避免隕石沖擊。將出口封堵。」

一名科學家忽然說道:「我們還可以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先用大型激光器摧毀比較大的隕石,然後再用小型激光器摧毀小型隕石。經過兩層攔截,掉落到月球的隕石。就基本上沒有能夠具有威脅了。但小型隕石也是可怕的。真要落到月球城。肯定會洞穿防護罩,造成財產、物資、人員傷亡。所以。將月球城建立在地下,是保護安全地最佳措施。」

「不錯!」寰宇公司一名科學家也點頭到,「月球由於其特殊的環境構造,地震波傳遞消減很快。通過當初美國設置在月球上的地震波探測儀,我們發現,月球的地震並不頻繁,而且都不超過三級。可見,將月球城建立在地下,是比較妥當地做法。」

「深入地下,也可以避免宇宙射線和太陽耀斑影響,我也認為建在地下更安全。」秦運強也是地下派的支持者。

其實月球的深層,應該說月下,而不是地下。

但大家習慣了這種表達方式,地下的含義清晰明了,誰也沒有改口,用更正規地方式,來進行表述。

總裝的幾位將軍相互商量一下,也說道:「是啊,誰也不能保證激光器能夠摧毀所有的隕石。萬一隕石掉落比較多,激光器來不及摧毀,或是能量不足以摧毀密集的隕石雨,那就可能給月球城帶來致命地打擊。建立在地下,哪怕有少數隕石逃脫了激光器的摧毀,也不能對月球城帶來致命打擊。」

周主任也點頭認同他們的觀點,不過他也有疑問:「從蕭總地說明,我感覺主要難點還在於空天飛機地制造成本,和發動機合金材料。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應該就不存在建立月球基地地重要難關。可是蕭總怎么說,建立大型的月球城,需要三十到一百年地時間?」

他和總裝的其他將領,平時單獨和蕭強在一起的時候,一口一個小蕭,以示大家都是自己人,叫得很親熱。

但此刻這么多人,各個單位都有,他們也改口稱呼「蕭總」,以表示尊重。

蕭強正彎著腰,和中科院梁院長、空間研究院的賀院長竊竊私語,在電腦上進行更改,將眾人的意見輸入電腦備注項目,作為以後討論的基礎。

聽到周主任的疑問,他站直腰,打開了一個演示程序。

這是一個月球的剖面演示動畫。

這是一個荒涼的星球,正面對著地球的一方,有著大面積的陰影。這些陰影,有些是月海,有些是山脈。

但在背面,卻是大片的隕石坑,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將整個月球背面,變成了一張麻點臉。

據科學家推斷,月球正面的月海,其實也是隕石坑,只不過是非常巨大的隕石坑。

據推測,在距今三十八億年前,月球曾遭小行星撞擊。行星直徑估計約為二十公里,撞擊在月球上後,形成了月海所在的空缺。並且,巨大的撞擊形成了大面積的內部熔岩噴發,持續的火山噴發直到距今二十五億年前,才完全停止。融化的火山熔岩,填滿了隕石坑,變成今天看似平坦的月海。

而背後的大片隕石。則是被數十億年來的小型隕石撞擊形成。

由當年美國設置在月球上地探測器發回的數據,月球現在每年還遭受三百多次隕石撞擊。沒有大氣層提供保護,隕石撞擊所形成的危害非常大。一塊數百公斤的隕石,就能形成方圓兩三公里的巨大隕石坑。

因此,要在月球建立基地,首先

免隕石的撞擊。

大型激光器必須要建,而且要大量建。

蕭強指著荒涼的月球表面說道:「我們很多科學家都猜測,月球上冰冷的氣候條件。可以將大量地水留在月球,以冰塊形式存在。

特別是在這些隕石坑中,從來沒有陽光照入,可能有冰塊存在。」

他又指向月球兩極:「在這兩極所在。大型隕石坑更多。據統計,南極至少有六千平方公里的永久陰影區。這也表明,這里可能蘊藏著大量的冰塊。有了冰塊,才有氧氣供應。才有能提取……」

「根據最新的探測數據,月球南極已經發現了足夠數千人使用地冰塊!」空間研究院的賀院長插話補充道。

蕭強微笑著向他點頭表示感謝,然後繼續說道:「但這畢竟只是我們的猜測。具體有多少冰塊,我們還沒有對月球進行詳細的調查。所以無法得出准確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