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最難戰勝的是自己(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809 字 2020-06-25

快馬在雨中穿梭了至少兩個多時辰,雨才停止,也不知是起先的雨停了還是跑出了下雨的地區。雨雖然停了,衣服濕得能擰出水來。及至凌晨,算起來他們已經兩天兩夜沒睡一覺。張寧感覺奔馬的速度越來越慢,懷里的羅幺娘軟綿綿的,過得一會他便伸手到她的額頭上摸了摸,只覺得手上發燙,她定是染了重感冒。他急忙問道:「你是不是很不舒服?先停一下。」

羅幺娘「嗯」了一聲,依言勒住馬兒。張寧隨即從馬背上跳下來,上前一,只見她面無血色連嘴唇都白了、一臉的病容。張寧急忙托住她將其從馬背上抱下,她的身體軟得厲害,於是張寧扶她坐在了路邊,返身從馬上取水袋過來。喂了一口水,羅幺娘聲音很小沙啞地說道:「頭疼欲裂、身上沒力氣……」張寧廢話道:「你生病了。」

羅幺娘閉上眼睛呼出幾口氣,過得一會兒說道:「我沒辦法再繼續趕路,否則遲早被追上,你把我留下自己上京吧……這兩天你到我怎么讓馬走怎么讓它停……這些驛馬都是馴服過的……不難駕馭,你先慢點,騎一陣就會了。」

「那怎么行?」張寧脫口否決。

羅幺娘抓住他的手:「你聽我說……咱們此次謀劃走到這一步,就差最後一步,只要快馬趕到京師就能成功……周訥等人的目標是你,你得把事兒繼續下去……他們不會輕易殺我,殺我毫無用處,人命關天、做人命案的風險很大。」

張寧沉吟片刻,斷然道:「你怎能把性命寄托在敵人的憐憫上?再說現在這個樣子,把你留下根本用不著別人殺,我帶你走!」說罷便去扶她。

「等等,坐墊下我放了宣紙,先給我拿一些過來。」羅幺娘道。張寧依言去取了宣紙,但已經被水浸濕,走過來遞給她。羅幺娘又道:「你背過身去。」然後張寧聽到身後一陣窸窸窣窣的動靜,他感覺自己的耳|根有些發熱。

過了一會兒張寧便扶她在馬前,她連馬都上不去,想起兩天前她矯健的身法,如今判若兩人。張寧只有使足勁把她抱上馬背,然後自己才上去。這次羅幺娘坐後面他坐前面抓韁繩,羅幺娘軟軟地靠在他的背上,輕輕抱住了他。頓時張寧就感覺到了她柔軟的胸脯貼在自己背上,感覺十分強烈。他沉住氣學著用小腿輕輕用力,不料坐下的馬兒沒有要走的意思,他又換了種辦法用腳在馬腹上踢了一腳,馬兒叫了一聲揚蹄就跑,張寧集中全部精神才穩住平衡,幸好連續坐了兩天的馬基本掌握了乘馬的技巧。他就這樣拙劣地駕駛著馬奔跑,幾乎無法掌控馬的速度和方向,幸好馬兒是活物它不會沒事往山上撞,只要不亂|搞馬兒自己都知道沿著路跑,這和開車不太一樣,開車要是不會掌方向盤肯定沖路邊去。

他把自己搞得滿頭是汗,羅幺娘也受不了已經干嘔幾回。

折騰了許久,他們到了一處市集就在驛道旁邊,口子上有一座形似牌坊的山門,上面三個字「龍井市」。這個市應該是指鄉村市集的意思,並非城市,明朝城市都有城牆工事的。羅幺娘已經熬不住了,非得停下來找郎中瞧瞧不可,至少要換身干的衣裳,不然病情只能越來越重。

清晨的集市上挺熱鬧的,鬧哄哄一片遠遠去有很多人。張寧勒住馬兒,准備下馬步行進去,不然他不會控制速度在人群里橫沖直撞撞傷了人,多的麻煩都要惹上。羅幺娘已經走不動路了,扶著都沒辦法,一張臉燒得通紅處於半昏迷狀態,張寧沒法只好背著她走。

進了集市,里面是泥路塵土飛揚和南京城的狀況完全是兩碼事,不過樣子東西挺齊全的,街邊賣什么的都有,瓜果、零嘴、竹編盛器、瓷罐、鐵匠鋪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可就是沒見著成衣店,賣布的倒有。張寧身無分文,本來有五兩銀子丟在家里沒想著帶,他便在羅幺娘的腰間摸索,找到一個錢袋取下來揣進袖帶里。路過一家葯鋪,張寧知道一般這種鋪子都有坐堂郎中,多少有點水准的才有資格被葯鋪聘請。他腦子里盤算了個先後緩急,便背著羅幺娘進去病,不出所料正有個郎中坐堂。

那郎中觀察了羅幺娘的臉色和眼睛,說道:「一會先給她換身干衣服。」然後詢問張寧一些狀況和病情,問完了郎中便說:「淋了生雨,又正好月事,風寒侵體無疑。」說罷連脈都不把,直接開葯方,讓張寧就在葯鋪里抓葯。張寧拿碎銀子付賬,掌櫃的見門外有兩個兵丁剛過去,面露難色:「銅錢可有?寶鈔也可以。」原來永樂帝下過聖旨禁止民間用金銀流通,要用大明寶鈔,這道聖旨基本是一張沒法落實的空文,作用只在於讓大家都違法,不過在這種集市上萬一運氣不好加上兵馬司的人存心想敲詐的話可能會倒霉。大明寶鈔這玩意自發行之日起就不斷貶值,到現在一石米要五十貫大明寶鈔,而用真金白銀只需要半兩銀子,一貫大明寶鈔和一貫銅錢或者一兩銀子根本就是兩碼事。朝廷寶鈔只發不收不通貨膨脹才怪,加上明朝前期比較缺銅,經濟沒有因此崩潰大約是因為龍脈很正。

張寧掏出幾張大明寶鈔,已經泡爛了,放在櫃台上道:「那我用寶鈔結賬。」然後輕輕用袖子將那塊銀子推到櫃台下面。掌櫃的會意,也就沒說什么。

「對了,我有一事相求……」張寧想著沒有賣成衣的,總不能買兩匹布裹在身上,「咱們在路上打濕了衣服,病人需要盡快換干衣裳,您能不能賣我兩套舊衣服,只要干凈就行,價錢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