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欲練神功揮刀自宮(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10 字 2020-06-25

他故意加上後面一句,心想王振也是個生員,處事規矩什么的總是懂的。不料王振恬不知恥更不體諒所謂「兄弟」的難處,厚著臉皮接了說道:「補品就算了,怕以後選不進宮里,有點准備總是沒錯。平安兄慷慨相助,我定不會忘記。」

罷了,多給五兩銀子,只想他早點從家里滾|蛋就行,張寧確實不太喜歡和王振這樣的人來往。

……

一個人逃亡的難度取決於追捕者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像王振這樣放|火的起來嚴重,其實真不算什么,王振就大搖大擺逃到京師來了還有心思找出路;如果他是殺了人,恐怕沒這么淡定;還有比殺人更嚴重的,就像張寧可能扯上的欽案,如果要逃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打算逃,第二天仍然如常地去錦衣衛衙門的辦事處上值。

胡部堂也很快來了錦衣衛衙門,找王啟年和張寧見面,開門見山地說道:「這個案子的關鍵人物是當事者宮女周氏,我們首先要查明她的身份才好做進一步的布置,她進宮時登記造冊的身份肯定是假的、姓氏名字也是假的。一個沒有籍貫、姓名、熟人關系可查的人,如何得知她從哪里來?」

王啟年認真地回答道:「除非她自己說出來……昨日周氏開口說話了,能從口音聽出籍貫么?」

胡瀅沉吟道:「口音是很正的淮語官話,沒法查,就算猜測她是江淮人,又從何地查起?」

張寧呆站著沒搭話,本身他品級就最低,不說話反而顯得禮貌。

這時胡瀅又道:「昨晚老夫想了一下,她那句『濫殺無辜侮辱婦人』很有點含義。咱們由此可以在驗證之前大膽推測一番:此女之父母近親獲罪而死,且非殺人償命類案情,比如是建文遺臣,方至於周氏懷恨皇上一心為父母報仇;否則何至於她小小年紀就不顧死活、不顧忠孝來刺殺大明之君父?當然這是猜測不能作為依據,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嘗試驗證。」

王啟年點頭稱是:「胡部堂所言極是,如今了無頭緒,先從這方面著手說不定就能找到一個口子。」

胡瀅微微一嘆道:「只能試試,老夫暫時不想下令對她用刑,萬一不小心死了,這黑鍋就得老夫來背。用刑只有在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嘗試。現在案情的方向還沒摸准,事情很多,宜早不宜遲,今日你們兩人就去辦這事兒:查檔。」

白胖的王啟年一點都不遲鈍,馬上就說:「一般判了死罪處決的案卷,最終都要經過大理寺復審,在大理寺就能查到幾乎所有的卷宗;另外還有一類是東廠錦衣衛辦的欽案,要關押執行都會經過北鎮撫司詔獄,卷宗在關白本衛可查。咱們從這兩處入手便可,大理寺的案檔知會大理寺卿即可協助查閱,但錦衣衛本衛的卷宗咱們外臣無權審查,得先請旨才行。」

胡瀅道:「如此,老夫修書大理寺,東海今天就帶幾個書吏幾個錦衣衛到城西三司法去督促審查。錦衣衛的卷宗,由平安來督促,等老夫請旨之後實辦。卷宗繁多,為了縮小范圍老夫列出幾個條件:第一,永樂八年到永樂二十年三月的案件(再早就被判死的,就生不出周氏);第二,涉及建文遺臣及類似案情者,殺人放火作奸犯科的可以排除;第三,膝下有一女估計年紀與周氏相仿的。」

王啟年和張寧都拱手領命,王啟年道:「建文遺臣在永樂初被殺甚眾,但從永樂八年後就不多了,加上第三個條件限制,范圍不會太大。此事大有可為也。如果再加上江淮籍貫,那便更少了。」

胡瀅道:「先不排除江淮以外籍貫,可以挑出來以為重點。」

倆人一唱一和,根本就是想把罪責往建文遺臣身上引,或者說本身就這樣懷疑,只是缺乏證據佐證。張寧琢磨著:懷疑建文遺臣可能是皇帝的心思,所以胡部堂他們才如此熱衷。

如果證實這件事是建文遺臣所為,那么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就是為漢王開脫嫌疑了,張寧總算明白了自己在此事中的價值。如果沒有真憑實據,胡瀅是不敢隨便栽贓在神秘的建文帝身上的,不然就有和漢王勾結的嫌疑。

胡瀅吩咐完差事就走了,王啟年也趕著去辦差,張寧還得等等,沒有聖旨多大的官也無權去查錦衣衛。

張寧假裝很忙的樣子,泡了一碗茶在辦公樓里烤著上等的無煙炭閱讀卷宗。現在什么也不干最好,要先等等桃花山庄是不是和欽案有關;畢竟胡瀅是要真憑實據的,如果沒有證據牽連上關系,什么桃花詩的把柄就是瞎操心,該干嘛自己就干嘛。

桃花山庄在已知的資料上就是一幫私鹽販子,不一定真能和建文遺臣以及欽案扯上關系,猜測推論的東西暫時不能當作事實。張寧提醒自己:沉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