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挽歌輕唱永失我皇(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88 字 2020-06-25

他平日很小心,生怕別人暗算他;因為他就不只一次暗算別個。正如騙子多次欺騙他人後,以後也很難再相信他人,會覺得所有的人都可能騙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親人。

走上乾清宮的天橋,海濤在一間暖閣里見著了太子朱瞻基,發現王狗兒也在旁邊服侍。海濤跪下行拜禮,然後說後宮的事辦妥了,只有王美人稱自己已有身孕,要檢查之後才能完成。

果然朱瞻基一聽就說:「如果真懷上了先帝的龍脈,哪會到此時才說?」

海濤對答道:「奴婢也和殿下一個心思,但又覺得茲事體大不敢擅作主張,只好謹慎一些了。」

朱瞻基點點頭並不以為意。海濤見他和王狗兒好像聊得正好,可能馬上要叫自己退下了。海濤便緊忙說:「奴婢還有一事。」

「說。」朱瞻基道。

海濤躬身道:「因昨日殿下問起一個叫張寧的外廷官員,奴婢事後想起在司禮監見過一份彈劾他的折子,是今年年初的折子了。當時的戶部主事張鶴彈劾他隱瞞身世,原本不姓張,而是襁褓中被張家收養之故;張寧出身在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洪熙帝要恢復建文年號的工程還沒完成就駕崩了),籍貫南京。故彈劾他的人認為他來路不明不應入仕。」

果然朱瞻基一聽就被吸引了注意力,又問了幾句話,把王狗兒晾在一邊只顧和海濤說話了。王狗兒臉上有些不悅,心說:人家的事關你屁事,平白無故害人?

「你去把那折子找出來送過來我。」朱瞻基下令道。

朱瞻基聽到了張寧的事還是想弄清楚的,因為張寧是他打算重點提拔的一批人中的一員。朱瞻基即將登基成為新皇,認為自己不能只重用前朝老人,還需要自己發現和提拔一批新的官員加入自己的權力圈子,不僅能帶來新鮮血液也能形成一些制衡局面。

特別對張寧,他是很喜歡的。雖然認識這個年輕官員不久,但張寧的機智和見識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還有八晝夜不休不息的堅持,他認為張寧是一個有耐心有毅力的人。在發展國力的新時期,正需要這樣品質的人才,有政治主見並能忍耐堅持,形成穩定而有利國家的國策。所以朱瞻基原本的打算是逐漸提拔的過程中,進一步考驗和鍛煉這個人,是否能成為帝國的新一批人才儲備。

但是現在的情況讓他有點難過,一方面惜才、一方面還是很在乎張寧的底細的,特別是可能和建文遺臣扯上關系。

朱瞻基和他的父親朱高熾不同,他對爺爺永樂帝沒有任何成見,可以說自己和爺爺的感情比父子親情還要深得多。想當年朱瞻基才幾歲,太宗北征就帶他在身邊,諄諄教誨哪里可以扎營、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軍,弓馬騎射手把手地教;甚至爺爺在燈下讀奏章時也讓他在旁邊,時不時教育治國之道。爺爺希望他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一代明君,把自己的江山交給這樣一個孫子。

朱瞻基對太宗的感情非常深,所以自然不會刻意去推翻太宗的政策;而洪熙帝對子民算很仁厚的,但一些做法不利於君權,所以朱瞻基並不打算完成父親所有的遺志,比如為建文朝翻案。

他也不想繼續對建文遺臣進行大規模迫害,但心里清楚沒法為他們平冤昭雪;不僅如此,他對爺爺的死還耿耿於懷,因為在南京時聽胡瀅提起過一件事,認為爺爺去世得很蹊蹺。

因為這兩個原因,對爺爺的感情和永樂末年的疑案,他對建文遺臣是沒有好感的。如果張寧的身世真和建文遺臣有關系,哪怕現在他忠心效力朝廷,朱瞻基也過不了自己的個人感情沒法用這個人。

人畢竟是有感情好惡的,哪怕是一代明君,就像大帝永樂也免不了俗。朱瞻基認識到了這一點。

等宦官海濤把折子拿過來了,朱瞻基便翻閱起來,過得一會兒便抬頭說道:「你去傳話,叫胡瀅到乾清宮來見面。」

「奴婢遵旨。」海濤忙道。來這件事不是白做的,至少迎合了太子的好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