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念想(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96 字 2020-06-25

旁邊有人插嘴道:「是啊,咱們一整晚都換著人在山下守著,盼張大人早點出來。」

張寧左右一果然不見了吳庸和詹燭離,他定了定神說道:「當然沒見著什么鬼王,你們不要怕,不過是以訛傳訛,真有鬼……」

剛說到這里,幾個好奇聽著的人忍不住又後退了一些。

張寧繼續道:「不過寺廟下面被我找到了個山洞,我便和文君一起下去探個究竟。哪料那山洞有岔道,咱們火把上的桐油燒完了,光線又黑,路給走岔了,半天沒找到回頭的路。後來摸了好長時間才僥幸走出來,這是早上還是下午?」

「早上。」燕若飛答道,「你們去了一個半天和整晚。」

張寧叫徐文君把布袋拿回來,說道:「自然不是白進去一趟,我們找到了這東西,一大包,夠拿回去交差了。」

燕若飛輕輕打開,拿指頭拈了一點放在鼻子前聞:「辟邪香。」

張寧點頭道:「現在我們就啟程去永順宣慰使司和吳大人他們會合,再請永順司派人幫著協助查探辟邪教的底細,不然我們自己這十幾個人太少了,又不熟悉當地情形,實乃有所建樹。」

燕若飛回頭願望那山間朦朧的古寺,只好說:「張大人所言極是,唯有這樣辦才好。」

正是清早一天才開始,張寧表示不想因為自己兩個人休息而影響行程,當即就收拾營地出發。整晚沒有休息著實非常疲憊,又加上晚間情緒大起大落、四處折騰,張寧只覺眼睛干澀渾身無力,精神非常不好,便叫一個隨從牽馬引路,一行人沿著驛道緩行。

一路上張寧顯得很沉默,好像情緒不太好。不過數日過去他和徐文君都沒有要掛掉的跡象,也沒生病,眾人這才覺得他們應該沒中鬼王的邪,卻不知是不是辟邪香的功勞。

有一晚上,大伙正走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搭帳篷扎營,張寧便把燕若飛、詹燭離、杜方等幾個人叫進帳內密談。張寧小聲問杜方:「杜知事對辟邪教了解甚多,應該是注意過一段時間了,你可聽說過他們的來頭底細?」

杜方道:「這個神教沒有得到過官府允許,非佛非道更無度牒,大概是從重慶府巫山縣興起,常年妖言惑眾倒賣符水神香,實為非法聚眾。但他們人多勢眾,一府一縣官兵之力沒法對付,若是朝廷以為患,可讓兵部發文到湖廣三司法,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協同聚兵剿滅之。」

張寧皺眉道:「我不是問怎么剿滅他們,天下之大,裝神弄鬼的教派、占山為王的山寨不計其數,不歸咱們禮部管這個,若是越廚代庖,指不定同僚會認為咱們太閑了,沒事狗拿耗子。現在我們只想知道辟邪教的底細,帶領教眾的是些什么人。」

杜方尷尬道:「下官確實不知內情。」

張寧聽罷嘆了一氣,頗有幾分無奈之情。但他自己覺得微微松了一口氣似的。

燕若飛不動聲色地說:「我這個辟邪教大有蹊蹺,既然是一條線索,應該請命放個人在這里,組織一個采訪使分司,設法混入他們的內部才能摸清狀況。突然派大量的人手去查,他們嗅到敵意,肯定要防備躲藏;這種事只有花時間慢慢滲透,長期才能見到功效,突然派人去查多半查不出什么有用的東西。」

張寧聽罷忙屏退左右,悄悄對燕若飛道:「燕大俠,現在不是永樂年間,天下所有的采訪使司都裁撤了,咱們敢私設府衙刑堂?胡大人也不願意這樣,除非得到皇上的准予。故此事暫時不要再提,等回京後見機聽聽皇上的意思再說。」

次日一早,張寧等人剛上路不久,就遇到了一大隊土家人馬,大隊中的漢官上來見禮,自稱是「永順軍民宣慰使」彭定南派來迎接朝廷使官的儀仗。

張寧只帶了官府印信,沒有攜帶官服和儀仗用物,便沒什么准備的,直接和他們一起往西走。下午到達了福石城,據漢官城這座城池便是永順司的治所,城南有紫金山,城北有若雲書院,彭氏家族的繼承人不僅會說漢話識漢字,據稱還會寫詩。而在紫金山和若雲書院之間的雅草坪上就是永順司軍政一體的衙門治所,本地人稱為宮殿,衙門後面是宣慰使的寢宮。這里實際就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小王國,長官是土皇帝,過著皇帝般的生活實屬正常。

一進福石城,只見各族百姓穿著民族服裝,不少人穿戴著銀飾,如同過節一般夾道歡迎,還有那苗人小娘子上來送花。這場面讓張寧感覺仿佛自己是來友好訪問的外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