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46 字 2020-06-25

「微臣謝皇上隆恩。」於謙急忙說道,他已經感覺到要被再次重用了。一般能在皇帝面前坐的人,都是歲數很高的元老,朱瞻基說賜於謙坐,那是破格的禮遇。於謙只能輕輕坐在石凳上的一角,屁股只是微微挨著點,不敢坐實了,這種姿勢真是比站著還累,但心里是十分舒服的。

朱瞻基的性子一向干脆利索,無論人們覺得多么復雜的問題,他總能快刀斬亂麻處理好。他當下就直接說道:「這兩年來已經有了各部右侍郎出任地方巡撫的先例,朕如果讓你出任兵部右侍郎,巡按湖廣,你有何見解?」

於謙略一思索,就立馬明白了這個差事的主要任務,那就是平叛;作為楊士奇的門生和實權京官,對於天下的時事簡直是如數家珍,朱勇在湖廣戰敗的事於謙不可能不知道。他當即就說道:「回稟皇上,微臣以為若是在湖廣暫設總督巡撫官職,應加派一員良將和一名錦衣衛將軍,方可平定局勢。」

朱瞻基點點頭,對於謙的這句話十分滿意。總督巡撫不是割據地方的軍政首腦,而是臨時需要設置的機構,有時候設有時候撤,出任者都是京官,於謙表明自己為皇帝分憂干實事的心跡,而不是喜歡權力。朱瞻基示意他繼續說話。

於謙又道:「罪官叛賊張寧殺我官軍,平定叛亂當是湖廣首要之務,需要一名良將;同時湖廣也應未雨綢繆防備漢王。所以設置一名巡撫是必要的,可以統籌協調各方。而微臣讀過成國公的奏疏,其中言叛軍使用了新的火器和戰術,所以微臣以為應該盡量摸清對手,南鎮撫司不僅擅長打探軍情,更有研制火器之職,由錦衣衛出面辦理此事應當穩妥。」

朱瞻基道:「你為朕推薦一個良將,誰去最好?」

「微臣舉薦武陽侯。」於謙干脆地說道。

武陽侯薛祿,「靖難之役」時期追隨朱棣起兵的武將;永樂朝時封侯,食祿一千五百石,追封三代皆侯爵,賜誥券。真定之戰,持槊刺左副將軍李堅墜馬並生擒;永平之戰,快速奔襲連克大寧、富峪、會州、寬河等地;單家橋之戰,接連攻破順德、大名、彰德、西水寨,並生擒都指揮花英,之後趁勝攻破東阿、東平、汶上;淝河之戰、小河戰役、靈璧戰役……

這個人和英國公張輔比起來差了點,前陣子軍隊里有個段子,說的是漢王在樂安時聽說武陽侯薛祿來平叛哈哈大笑,後來又聽說是英國公張輔,就嚇得跑南京來了;不過張輔是不可能離開南京戰役去湖廣的。薛祿和朱能比起來也遜色了很多,所以朱能及其後代能封國公,他只是侯爵;不同的是,成國公朱勇的高位只是因為父親,而薛祿的這個爵位是實打實從靖難之役中真刀真槍戰陣上干出來的……當然,在靖難之役中更大功勞,在軍隊里威望更高的是漢王朱高煦。

所以於謙根本不管傳言里對薛祿的輕笑,舉薦時毫不猶豫。

朱瞻基也是爽快,當下就點頭道:「就讓薛祿去總兵湖廣的人馬。錦衣衛里你舉薦誰?」

於謙忙道:「微臣和武將(錦衣衛也屬於武將)本無什么來往,舉薦武陽侯只是對他的事有所耳聞。但錦衣衛里,微臣就不太清楚了,還須皇上親自定奪。」

皇帝只有一個,但維持國家機器運行和統治的人卻有無數,皇帝要控制這些人,制衡是免不了的。於謙不能說自己內結宦官錦衣衛,外結名將,你想干什么?

朱瞻基沉吟片刻:「陸尚書正好在行宮,他是南鎮撫司的人。現在就能叫他來問問,來人去宣南鎮撫司僉事陸尚書過來。」

那陸尚書的名字叫陸尚書,倒不是真的尚書,這家伙是個武夫,卻取了這個好笑的名字。

陸僉事能入皇帝法眼,也非等閑之輩,一來就說話一套一套:「潛入敵軍打探軍情,臣等在蒙古也干過,這是其一;其二,臣斗膽進言,既然說叛軍有厲害的火器,他是從哪里得來的?難道短短時間內一個讀聖賢書考功名的人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臣以為還得查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