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皇恩浩盪(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05 字 2020-06-25

「是,早已送達。」朱恆點頭道。

「很好……」張寧微微偏過頭去,好像是在看別的事物的模樣,這樣有一點自然停頓的時間,回過頭來便道,「時間不早了,今天姚夫人要到武昌,我到城門口去迎接,官署里就有勞朱部堂操持了。」

朱恆忙執禮道:「臣定當用心謀劃。恭送王爺。」

看到張寧離開的背影,朱恆想起他最後說那句話時的樣子。和張寧相處了不短時間,對於一些習慣朱恆已經了如指掌……每當張寧遇到難題時總會做那樣的動作,偏頭看別的東西,好像在刻意掩飾自己的猶豫不決;但又不會給人心不在焉的感覺,因為眼珠子的細微轉動好像在思考問題。

或許張寧本就是個謹小慎微而且有些優柔寡斷的人,不過他從來不會表現出來,在有意識地克服自己的弱點。

那他究竟是什么態度?再次確認軍火的事,意思是可以依靠漢王的軍力來抵擋東線?朱恆是從漢王府過來的人,總覺得不太可靠,但是現在還有別的辦法嗎?

張寧帶著衛隊出城等候,果然等到姚姬的一行人馬。因為昨天就有關卡咨文稟報內侍省的行蹤。當然一個嬪妃身份的人進城就沒有多少迎接儀式,和建文駕臨時完全不同;張寧親自出城迎接就可以表示尊重了。

內侍省選定的地方仍然在楚王府,建文帝的行宮同樣在此。因為楚王府占地寬廣、建築極多,幕僚們建議將內侍省也設在此處,一則威嚴,二則讓張寧的母妃住在王宮可表示合盟之心……所以姚姬也將住在楚王府。

這座王宮本來是太祖第六子楚昭王朱楨的王府,朱雀軍進攻武昌城時,這里的主人楚王已經是第二任、朱楨的兒子楚庄王朱孟烷。不過楚庄王在大軍還沒到達武昌城時就跑了,等張寧拿下武昌城時,這里只剩一座空的王宮和一些無關緊要的宦官宮女。

記得建文帝剛進城時要入住楚王宮,還惺惺作態了一番、多不情願。他說這里是堂弟的王宮,現在把弟弟趕跑自己來住有點不義雲雲……說來楚庄王和建文帝還真是如假包換的堂兄弟,建文的父親朱標和楚庄王的父親朱楨同是太祖的皇子,親兄弟。後來張寧稱楚王自己跑了,這么多房子空著也是空著,給皇兄借住作為行宮也是無妨,以後還給楚王就是,建文這才同意。

張寧騎馬接著姚姬的車隊從南城門進城,通過察院大街就到了楚王府北宮門。這條街的名字叫察院街緣由很簡單,湖廣按察使司就在這里。大伙從北門進去是因楚王宮分內外宮,從南面正門進去是外宮;北面是內宮,也是內侍省的范圍。皇帝住在外宮的大殿上,忠正殿、皇恩殿等建築更有氣派;「內侍省」將設在內宮,從北門進去,亭台樓閣宜於居住,卻沒有大型的宮殿。

威儀當然是要留給建文帝的,這也是張寧需要他的原因。內侍省名義上可以是皇帝的後宮,其實就是姚姬控制的勢力;相比之下,張寧這個藩王在武昌城連王府都還沒有,他住在官署里。

北宮門上面有副牌匾,上書:皇恩浩盪。不過這道門的名字不叫皇恩浩盪門,而叫「望京門」,名字是永樂帝遷都北京後改的;沒什么特別的意思,就是楚王表示自己很想念在京師的皇帝。

人馬穿過南門延伸的兩丈寬主道,在一棟二層高的大房子前停下來。張寧從馬上跳下來,將韁繩交給馬夫,徑直走到馬車旁邊,揮手支開了一個白衣侍從,親自給姚姬把廂門打開。等姚姬彎著腰下來時,他又把手臂輕輕伸過去,姚姬笑了一下,便扶著他的手腕下車來了。

張寧指著前面遠處的一條東西橫開的大道說:「這是楚王宮內外分界,前面是父皇的人掌管,按照約定好的規矩,母妃的侍從不能隨便過去……當然您要親自去拜見父皇,那是可以的。」他稍稍降低了點聲音,「宮外、包括南正門內侍省的人可以把手,為防細作奸人混進行宮。」

姚姬直著脖子微微點頭,一句話都沒說,回首目光從張寧的臉上掃過,眼睛顧盼生輝,然後輕輕把手從他的腕上拿開了。周圍的人都是內侍省的侍從,此時無不彎腰垂首,眼睛看著地面。

張寧又道:「母妃一路車馬勞頓,今日早早歇息解乏,兒臣便不多叨擾了。」

「湘王近日很操勞忙碌?」姚姬朱唇輕啟,淡淡地問了一句。

張寧轉頭目光看了一眼毫無觀賞性的路面,略一思索停頓,便答道:「倒不是很忙,今早已去過一趟官署,參議部諸官足夠應付日常政務了。」

姚姬聽罷說道:「那你留下來同我用膳罷,許久不見,我也想與你說說話。」